- 7月15日,台湾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周卓辉今天表示,成功研发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类太阳光色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周卓辉表示,研究团队的创新方法与所制作的类太阳光组件,一投稿就获准刊登在国际著名的应用物理快讯期刊上;这项发明将一举改写人类用电照明200年来的照明史,可发出像太阳的自然光色和色温。这项发明,是人类首次发现一颗结构件简单的OLED,可以发出十分接近日光的光色,透过简单的电压改变,可以获得2300到8200K(绝对温度)的色温变化,涵盖了日出的3000K、日落的2500K、也涵盖了
- 关键字:
照明 OLED 类太阳光色有机发光二极管
- 国内第一条自主开发的OLED量产生产线年底有望在东莞落成投产,届时日产量将达到150万片。东莞有机发光显示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赵伟明在日前科技馆举行的 “有机发光显示(OLED)技术及其应用发展”论坛上透露。
据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晓宏博士介绍,OLED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成长。预计2012年OLED出货量则可达2007年3倍——2.27亿片的规模。
赵伟明介绍,目前东莞将装备一条生产线,日产量大约是150万片OLED芯
- 关键字:
半导体 OLED 显示器面板
- OLED TV拥有超轻薄、无需背光源且色彩表现丰富鲜丽等优点,对于目前LCD TV在平面电视的主流地位深具威胁,OLED TV也被视为下一代TV的明日之星,其中,LG Display预计2009年底将推出15吋可应用于TV产品的AMOLED面板,而LG将趁着年底的耶诞旺季推出上市。
业界认为,AMOLED显示器已成为高阶电子产品的重要差异化特色之一,现阶段AMOLED应用的大幅成长,主要是来自于手机品牌大厂的力拱,尽管OLED TV才正开始起步,不过OLED TV将是未来成长最为迅速的薄型显示应
- 关键字:
LG OLED 背光源 LCD
- 新闻事件: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展示了他们研发的一种节能型OLED技术
技术特性:
有望将OLED显示器的耗电量最多减小40%
采用了一种能够减少OLED屏幕像素发光能耗的颜色色谱
使用这种节能色谱显示出来的图像在画面细节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展示了他们研发的一种节能型OLED技术,这种技术有望将OLED显示器的耗电量最多减小40%.他们采用了一种能够减少OLED屏幕像素发光能耗的
- 关键字:
LCD OLED 背光源
- 据显示器市调机构DisplaySearch 近日发表研究报告显示,拜电子书需求攀高之赐,虽然2008-2016年期间总体面板的销售额复合年增率(CAGR)仅将达1%,但以电泳(electrophoretic)等显示材料为介质的电子纸显示器销售额CAGR却可望高达49%。此外,上述期间内小笔电专用的面板销售额CAGR则可望达15%。
DisplaySearch指出,预期2008-2016年期间应用于电视的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销售额CAGR将达到140%,而公共广告牌、数位相框专用的面板销售额
- 关键字:
OLED 电子纸 电泳
- 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展示了他们研发的一种节能型OLED技术,这种技术有望将OLED显示器的耗电量最多减小40%.他们采用了一种能够减少OLED屏幕像素发光能耗的颜色色谱,使用这种节能色谱显示出来的图像在画面细节方面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耗电量却可以大幅下降.
尽管目前的显示器市场被LCD技术统治,但研究者们一直在从事OLED显示屏节能性方面的改善工作,并且也已经制出了一些符合市场要求的样品.他们采用了一种能够减少OLED屏幕像素发光能耗的颜色数组合,使用这种颜色组合显示出来的图像
- 关键字:
显示器 OLED
- 7月6日消息,美商GE (General Electric)宣布将在明年开始量产一款如纸般薄的软性照明板(lighting panels);该产品是在软性的聚合物基板上,将OLED组件印刷上去,并用超高屏障的涂层(coating)把它们包覆起来。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TechEx的预测,有机印刷电子(organic printed electronics)市场将在2028年达到3,000亿美元的规模。由于预期其软性照明板能广泛应用在建筑、工业与消费性等领域,GE最近还在克里夫兰艺术学院(Clev
- 关键字:
GE OLED 软性照明板 有机印刷电子
- 诸如CRT、LCD、PDP、OLED、LED等不同显示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从某一方面比较不同显示技术的优势都是不太公平的。因此,针对不同的显示技术,制定相对统一、涵盖面广的标准是很有必要的。
高清晰度电视要求显示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在人眼观察下没有差异,因此应制定显示器件的各种技术指标,如分辨率、对比度、灰度、响应速度、色彩的还原度、亮度等一系列指标,以确保人们看到的电视图像与实际图像一样。目前液晶、等离子、投影、LED(发光二极管)大屏幕和CRT(显像管)等技术都可以做出人们满意的视像产品,都可
- 关键字:
显示 OLED CRT PDP LED
- 最近几天,记者获知确切消息,平板电视最昂贵的部件液晶面板这两天又在涨价,其中台湾屏上涨了5~10美元。短短半年中,液晶面板的价格就上涨了20%。这对利润本就微薄的彩电制造企业来说,是很难承受的。就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即使彩电制造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严格控制,也无法消解成本大幅上升的压力,彩电涨价将无可避免。
原材料不足导致产能下滑
目前,国产彩电制造企业的液晶面板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日韩,一是中国台湾。相对而言,台湾屏更便宜,所以应用也就更多。但最近以来,台湾屏的产能下滑十分明显。供求关系失
- 关键字:
LG OLED 液晶面板
- 卢博彦,我国台湾液晶产业的泰斗级人物。从最初的3.5代线到现在高世代面板生产线,他都亲自参与研发。但如今,他却选择坐在昆山龙腾光电不大的办公室里。他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来这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这个紧挨着国际大都市上海、同时紧邻中国大城市之一苏州的县级市——— 昆山,到底有什么能够吸引他呢?
谜底是昆山市政府的贴心服务。十几年间,这种贴心服务让许多像卢博彦这样的人和企业聚集到这个小城,并让他们看到了昆山平板显示产业的希望。记者了解到,目前昆山平板显
- 关键字:
液晶 OLED 平板显示 玻璃基板
- 从1922年第一台彩电诞生到2005年TFT-LCD的普及,70年间面板技术并没有重大突破。当LCD发展到20、30、40寸时,“取代型创新” 应运而生,即用创新技术取代原来的CRT技术。而现在由于世代升级已经达到物理极限,各厂商之间已经没有太大差别,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应用上的创新至关重要,面板业也随之进入“应用型创新” 时期。例如目前备注关注和欢迎的上网本和iTouch即是应用型创新的典型。应用型创新在未来10至20年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TFT-L
- 关键字:
面板 OLED 触控 TFT-LCD
- 6月21日晚,四川长虹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为推进公司平板电视战略,通过实施液晶电视整机与模组的一体化设计、生产,提升产品的整体竞争能力,四川长虹与台湾友达光电下属子公司景智光电共同出资,在四川绵阳组建合资公司投资生产液晶电视模组。
合资公司首期投资及注册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其中四川长虹持股49%,友达光电持股51%。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液晶显示屏及光电周边产品与相关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维修。这是长虹全面投资新型等离子显示屏及模组之后,在平板电视领域的又一重大举措。
据了解,自2007年起,
- 关键字:
友达 OLED 液晶电视 显示屏
- GE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在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州展馆举行的“2009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 (简称“广州光亚展”) 上推出了多款最新的LED节能环保照明系统,代替传统的卤钨灯,为商用照明提供了更节能环保的新选择。其中的Vio TM 高功率白光led 更因其出色的高显色性和暖色温特质于今年3月份赢得了在伦敦举办的“2009照明设计大奖”中的光源和控制大奖。
GE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 。 爱迪生在上世纪初发明了灯炮,第一次革命性
- 关键字:
GE LED OLED
- 大屏幕触摸屏手机往往成为“指纹机”的代称,而现在,触摸屏指纹残留的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据传言显示,韩国LG电子正在测试一种新的OLED面板触摸屏技术,这种技术将最终被苹果采用.
据悉,LG开发了一种解决指纹残留问题的OLED触摸屏技术,这种触摸屏可以吸收“身体油脂和汗水”,所以即便手指不断的点击触摸屏,也不会有大量的指纹残留.
大屏幕触摸屏手机往往成为“指纹机”的代称,而现在,触摸屏指纹残留的问题即将得到解决. 据传言
- 关键字:
LG OLED 面板触摸屏技术
- 日本媒体时事通信社11日报导,日本偏光膜巨擘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社长广濑博接受专访时表示,关于备受期待的有机EL(OLED)次世代显示器,该公司预计于明(2010)年完成一款采用自家技术研发而成的40寸试作品。
广濑社长指出,在完成该40寸试作品之后,该公司也将和家电厂商合作,进军包含面板制造在内的相关市场,并计划于2015年将OLED发展成规模可达2,000-3,000亿日圆的事业部门。
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所属的新能源暨产业技术总合开发机构(NEDO)于
- 关键字:
住友 OLED 显示器
qd-oled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qd-oled!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qd-oled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qd-oled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