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会非常熟悉RS232,RS485,CAN等工业上常用的总线,他们都是传输数字信号的方式。那么,我们用什么方式来传输模拟信号呢?工业上普遍需要测量各类非电物理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角度等,这些都需要转换成模拟量电信号才能传输到几百米外的控制室或显示设备上。工业上最广泛采用的是用4~20mA电流来传输模拟量。 采用电流信号的原因是不容易受干扰,因为工业现场的噪声电压的幅度可能达到数V,但是噪声的功率很弱,所以噪声电流通常小于nA级别,因此给4-20mA传输带来的误差非常小;电流源内阻趋于无穷
关键字:
RS232 CAN
有网友测试可用,本人没有亲自测试。
这个电路一段为RS232接口,另一端为RS485接口,在发送的时候由于三极管的作用可以阻止RS232接收端收到,就是说可以避免自发自收,输出直接为RS485,具有发送和接受功能。 电路很精巧,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高超技术。
关键字:
RS232 RS485
关于我写的adsl modem和PC通过RS232的接口一文,朋友提了很多很好的,宝贵的意见,还给了另外几个关于用三极管代替max232的的电路图,本人对于两外几个图都作了分析,以下是鄙人的一点遇见。
第一个版本:
就是我所说的adsl modem和PC通过RS232的接口这个电路图
图1
这个图通信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缺点不稳定,容易受到干扰,因为这个电路FYI朋友特别提到不是很不符合RS232的电气标准,但是通信绝对没问题。我做过如下实验。
关键字:
RS232 电平转换
本文基于Micrel公司推出的3端口10/100M交换芯片KSZ8873,充分利用其价格低廉、配置方便、应用多样等特点,结合PIC32系列单片机,提出并设计出一种RS485/RS232接口转双网口的模块,并且软件实现了将Modbus-RTU协议与Modbus-TCP、IEC104协议的转换。该模块成功应用于光伏并网逆变器中,双网口设计在组网时采用菊花链方式,可节省了布线成本50%以上,同时还具有性能稳定、独立性强、维护方便等优点。
关键字:
KSZ8873 单片机 双网口 RS485 RS232 协议转换 201511
1 概述
随着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的快速增加,人们对定位与导航的需求日益增大,尤其在复杂的室内环境,如机场大厅、展厅、仓库、超市、图书馆、地下停车场、矿井等环境中,常常需要确定移动终端或其持有者、设施与物品在室内的位置信息。但是受定位时间、定位精度以及复杂室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比较完善的定位技术目前还无法很好地利用。
2 RFID工作原理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系统称为射频识别系统,其能量供应和数据交换是应用无线电和雷达技术实现的。
关键字:
RFID RS232
1系统概述
1.1系统背景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倡导的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政策广泛落实,高层住宅建设逐渐成为房地产开发和消费的主体。同时也给售后物业管理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最突出的是电梯设备的使用、维修、管理成本高和物业收费困难等问题。随着IC卡电梯控制管理系统的研制及应用,对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为物业管理创造了新环境。
1.2系统简介
IC卡电梯控制及收费系统是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IC卡感应技术为一体的完善的智能电梯控制系
关键字:
RS232 IC卡
3 无线地磁车辆检测传感器的软件设计
3.1 数据帧结构定义
无线车辆检测接收机与数据服务器的接口,采用485接口。数据服务器发送查询或控制命令,遵循MODBUS协议格式。停车位信息的上报采用主动上传方式;数据服务器下发为广播式,无线车辆检测接收机根据命令字中的地址进行判断后应答。
无线车辆检测接收机除了拥有Zigbee网络ID等参数外,还具有一个无线车辆检测器群的地址,地址范围从4到127,不能重复。道路指引标志牌的无线车辆检测接收机固定为253号(群地址)。每个标牌提供1个可写寄
关键字:
CC430F5137 RS232 MAG3110 电传感器 车辆检测
LabVIEW是一种程序开发环境,由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研制开发,类似于C和BASIC开发环境,但是LabVIEW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显著区别是:其他计算机语言都是采用基于文本的语言产生代码,而LabVIEW使用的是图形化编辑语言G编写程序,产生的程序是框图的形式。 LabVIEW软件是NI设计平台的核心,也是开发测量或控制系统的理想选择。
基于LabVIEW的数控机床网络测控系统——总体设计 (一)
基于LabVIEW的数控机床网络测控系统—&mda
关键字:
NI RS232 USB
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众多控制与测试之间的数据交换开发的一种串行数据通信协议,是一种多主方式的串行通信总线。CAN总线是一种开放式、数字化、多点通信的控制系统局域网,具有通信速率高、传输时间短、传输距离远、纠错能力强、控制简单、扩展能力强以及性价比高等特点,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现场总线之一。但是目前PC机普遍配置RS232串行通信接口,没有CAN总线接口。实际中很多设备带有RS-232接口没有CAN总线接口,为了方便具有RS
关键字:
ATmega16 CAN RS232
Nettest II
Nettest II作为Profibus网络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不可或缺的诊断分析仪,现已与PB Diagnostic Plug强强组合。而且Nettest II套件包含了所有可用的授权功能(包括基础功能,在线功能,主站功能)并无需额外的费用。
PB Diagnostic Plug
PB Diagnostic Plug是一款便捷式的高性能Profibus诊断插头,它可以安装在任何的Profibus节点,用于持续监测总线数据交换中的典型通信故障。其自带的LED灯可直
关键字:
Nettest II PB Diagnostic Plug
1前言
现场总线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课题,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全数字控制系统是21世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流。PROFIBUS-DP是一种经过优化的高速、廉价的通信连接,专为自动控制系统和设备级分散I/O之间通信设计,使用PROFIBUS-DP模块可取代价格昂贵的24V或0~20mA并行信号线,用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高速数据传输。PROFIBUS-DP主要应用于现场设备级,它的响应时间从几百到几百ms,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it/s~12Mbit/s,传输的数据容量为每个报文多达244个字节
关键字:
RS232 RS485 现场总线技术
摘要 为记录某航行体航行是否正常,采用监测有无重要电路电压和存储通讯CAN信息的方式。将被监测电路的电压通过TPL281-4光耦转换直接与微处理器C8051F040的I/O引脚连接,若相应I/O无电,则将此刻时间和信息存储到AM29F160DT芯片內。应用结果表明,该监测电路达到了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航行体内部控制器和相关重要信号需被监测和记录,作为正常航行及故障判断的重要依据。当航行体内部重要信号缺失时,该电路仍能进行一些相关处理,以确保航行体能有效结束航行。
1 系统硬件结
关键字:
C8051 CAN/RS232 DS12887
1.引言
目前仪器设备多数采用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支持热插拔的USB标准接口将取代RS232接口,因此计算机将越来越少配置甚至不配置RS232接口。
实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具有低成 本、高集成度和设计简单等优点,实现无线联网和组网功能,适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文件远端下载和上传,为诸如无线切割机、各类物联网掌上终端等设备的数据传输提供了解决方案。
RS232接口与USB接口虽然都属于串行接口,但它们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信号电平以及机械连 接方式则不同。
关键字:
STM32 USB RS232
1.引言
目前仪器设备多数采用RS232接口与计算机通信,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支持热插拔的USB标准接口将取代RS232接口,因此计算机将越来越少配置甚至不配置RS232接口。
本文详细介绍了一种采用USB通信接口设计的无线数据通讯终端系统。此系统以高速、可 靠、可在线编程的STM32F103C6T6为主控制器件,实现了通过计算机与其他终端之间数据及文件的无线传输功能。实验证明,该系统的设计具有低成 本、高集成度和设计简单等优点,实现无线联网和组网功能,适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文件远端下
关键字:
STM32 无线通讯 RS232 USB
1 概 述
RS232(UART)接口是一种简单、方便和实用的通信接口,用途非常广泛。在许多嵌入式应用,如智能仪器仪表、电子设备中,均使用RS232与PC机等外部系统进行通信,实现上位机对下位机的控制及数据交换等。在系统调试过程中,通常也是通过RS232,将调试数据发送到PC上显示出来。
但在PC机领域,RS232(COM)串行接口已经从最新一生产的计算机,尤其是笔记本电脑中消失了,而串行接口USB成为了标准的配置。这种变化给硬件工程师带来了不少麻烦。
目前通常的解决办法是购置一根&
关键字:
PSoC USB RS232
pb-b-rs232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b-b-rs232!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b-b-rs232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b-b-rs232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