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平板显示为核心的平板显示产业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被誉为全球第三大制造业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得到了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数字化、无线化、网络化的信息化产业发展趋势对平板显示产业的发展敞开了无限的想象空间。“2008深圳光电显示周暨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日前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开幕。在2008中国光电显示产业峰会上,业界专家集中探讨了中国光电显示产业发展之路。从此次研讨会不难看出,国内正在加速形成和完善平板显示产业链,越来越多的资源开始向面板生产领
- 关键字:
平板 OLED PDP TFT-LCD CRT
- 低功耗继续获得进一步增长动力,特别是在移动应用市场,如音乐/视频播放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取景器、以及消费者用视频眼镜。目前有不少微型显示技术在竞争这一市场。(特别是微型液晶技术)技术已经通过日益普及的大屏幕TV和监视器应用市场而成熟。反射式显示技术(包括数字光源处理技术DLP和硅基液晶技术LCOS)对投射系统而言特别有优势,而且多年来它们已经在各种流行应用中得到了实现,并已取得了重大进展。放射式显示技术(如OLED,即有机LED)相对较新,但已经能跟LCD和LCOS技术在价格和性能上进行竞争。此外,由
- 关键字:
OLED DLP LCOS 微显示器 数码相机 低功耗
- 引言
OLED(有极发光二极管),也称为OEL(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这种器件具有自发光、清晰亮丽、轻薄、响应速度快、视角宽、低功耗、成本低廉、制造工艺简单等特点,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是继LCD之后最看好的显示器。目前,在蜂窝式移动电话、个人助理(PDA)、数码相机等领域中,OLED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OLED对电源偏置电路的要求非常严格,一般需要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的升压变压器,这种升压变压器还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
MAX8570是MAXIM公司推出的OLED升压变压器专用芯片。它不
- 关键字:
OLED MAX8570 升压变压器 二极管
- 王珍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22日从“2008中国有机发光显示行业大会”上获悉,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将于今年10月在昆山投产。面对CRT(显像管)产业萎缩、LCD(液晶)产业落后于人的被动局面,下一代新型显示器OLED将成为中国发展平板显示产业的一个重要机遇。
OLED又称“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更薄、更轻、可卷曲、响应快、视角广、色彩丰富及功耗低等优点,被认为是继LCD、PDP(等离子)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
今年10月将
- 关键字:
有机发光显示 OLED 生产线
- 2008年5月22日北京,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一款可显著改进2.5 英寸小型显示器画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电源驱动器,从而可充分满足新型显示技术不断发展的需求。TPS65136 电源IC可支持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以及便携式媒体播放器等应用的有源矩阵OLED (AMOLED) 显示器。
AMOLED 显示器支持每个像素点自发光,因而可实现极高的色彩饱和度、轻薄的外形设计、高对比度、快速的响应时间以及超低功耗等优异特性。TI的TPS65136 可通过提供正、负电压来管理 AMO
- 关键字:
TI OLED 电源 驱动器 转换器 AMOLED 锂离子电池
- 作为最有希望统领新一代显示技术的代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三星电子高调宣布了其未来三年OLED的发展战略,并表示2009年OLED电视机将量产;率先上市11英寸OLED电视的索尼也在尝试着降低成本。
国内方面,长虹涉足OLED领域,打破了先前只有学院派和边缘企业涉足OLED研究,而无传统家电企业涉足的尴尬。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看不到OLED技术的前景或为生存抽调不出更多研发资金的企业很多,所以在国内尚没有形成整体进军OLED的氛围。
日韩企业暂时领先
又是
- 关键字:
OLED 长虹 三星 有机发光二极管
- 给平板电视“减肥”OLED显示技术
近两年以来,以液晶电视为领头羊的平板电视随着产量增加、市场大幅增长,得到了快速发展。许多消费电子厂商在极力推行平板的同时,也在探寻下一代显示技术的发展,从最近一年的OLED发展势头来看,OLED的优势与机会越来越显现出来。
OLED是英文名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的缩写,中文译作: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即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其原理是在两电极之间夹上有机发光层,当正负极电子在此有机材料中相遇时就会发光,
- 关键字:
OLED 低能耗 平板电视 液晶面板
- 2009年之后,FPD市场增幅逐渐平缓,接近水平方向。此外,FPD电视大型化的趋势也让厂商投资负担急增,原有的投资速度难以为继。基板大型化带来的生产线投资重负,压得众多FPD面板厂商喘不上气,价格的逐年大幅下跌已经开始拉低投资回报率。传统发展走到了尽头,为打破薄利的僵局,FPD产业必须走上第二次成长道路。
除了取代CRT 电视 的传统路线外,FPD厂商想提高显示器应用开掘新的市场,关键一招就是薄型化和低功耗。多家公司已经采取显示屏技术和材料技术的双重革新,目标是实现厚2cm、耗电不到100W的低功耗
- 关键字:
FPD LCD OLED
- 有机发光显示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是比液晶显示技术更为先进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是被业界公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它与液晶显示技术相比,具有超轻薄、高亮度、广视角、自发光、响应速度快、适应温度范围宽、抗震强、功耗低、可实现柔软显示等优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工业应用、商业、交通等领域。下面以VGS12864E显示模块为例,介绍C8051F020单片机与它的接口设计及软件编程方法。
1 VGS12864E显示模块
- 关键字:
OLED,液晶显示技术,图形显示模块
- 1 引 言
有机电致发光(EL)器件,或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一般结构是在一金属阴极和一透明阳极之间夹一层有机电致发光介质。在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后,这层发光介质就会发光。将OLED应用于平板显示而制成显示器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也叫OLED显示器。与LCD相比,OLED具有主动发光,无视角问题;重量轻,厚度小;高亮度,高发光效率;发光材料丰富,易实现彩色显示;响应速度快,动态画面质量高;使用温度范围广;可实现柔软显示;工艺简单,成本低;抗震能力强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他被专家称为未来
- 关键字:
OLED
-
据市场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最新发表的研究报告称,2008年全球OLED显示屏销售收入预计将达到826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69%。这个市场2009年的销售收入将增长83%,2010年的销售收入将增长53%。AMOLED(有源矩阵OLED)显示屏将成为主流产品。
分析师称,2008年将是AMOLED显示屏突破性发展的一年,三星SDI、LG显示屏公司、索尼和CMEL等厂商将生产将近1700万块AMOLED显示屏,比2007年增长
- 关键字:
OLED
- 目前OLED的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除了被用作显示器设备的屏幕外,不少人还将它拥有照明设备上。今天,一位名叫Jonas Samson的设计师推出了一款电子壁纸,它的照明设备就是用的OLED。
人们在装修房子时,会想方设法让空空的墙壁焕发出生命力,因此壁纸被广泛应用。这次面世的电子壁纸是用的OLED以及e-ink技术,它完全可以满足家庭用户普通照明使用,因此能够替代灯泡。
现在利用OLED作光源的产品已经越来越多,尽管还没有上市,但这也代表着一种趋势。OLED光源今后也许会取代
- 关键字:
OLED,e-ink
-
4月28日下午17时消息,长虹平板电视领域的OLED项目在成都正式开工。这是长虹继投资等离子屏生产线之后又一次大规模进军平板显示器件领域。
OLED即英文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缩写,中文译作有机发光二极管。虽然目前平板电视的主流是液晶和等离子两种技术,但是,据了解,OLED代表着目前平板显示技术的又一条新的发展道路。OLED屏幕具备了许多液晶不可比拟的优势,可应用于手机、MP3、MP4、电脑、电视等所有显示领
- 关键字:
OLED,长虹
- 三星SDI表示,到2009年将推出面板的电视,以及笔记本电脑显示器。
三星SDI移动显示器营销部副总裁Woo-Jong Lee说,2009年将有能力生产300万块面板,预计到2010年这一产能将翻番。
目前,OLED面板产品异常的昂贵,但显示效果非常的好。索尼11英寸OLED电视价格为2500美元,这一价格可以买到50英寸的先锋Kuro型号等离子电视。
尽管三星已经表示将生产OLED电视,不过尚未推出一款产品。一年前,东芝表示将投资OLED面板生产。
- 关键字:
三星 OLED
-
尽管东莞电子信息名牌产品已有54个,信息产业占东莞全市工业的40%,但仍处于“漫山放羊”的状态。3月17日,信息产业局的成立,虽然有点姗姗来迟,却也是顺势而生。近日,信息产业局局长刘炯贤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东莞仍希望以OLED为突破口,确立东莞市乃至广东在下一代显示器产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
不过,尽管有宏威数码和东莞彩显的技术,加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的研发,要和深圳、佛山、广州、四川,乃至索尼、三星、杜邦竞争,东莞O
- 关键字:
OLED 信息产业 高新技术产品
p-oled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p-oled!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p-oled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p-oled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