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wimax+--+part+i 文章
最新资讯
联发科旗下3款WiMAX控制芯片计划在2009年底正式量产出货,2010年出货量可望有10倍速成长,正式加入贡献公司业绩的产品线阵营,联发科将与台湾6大WiMAX营运商合作WiMAX芯片解决方案,包括最新3款第2代IEEE 802.16e WiMAX芯片,分别适用在WiMAX CPE产品、手机及其它嵌入式装置。
联发科当初决定投入全球WiMAX芯片市场,曾引发台系网通芯片业者紧张,担心联发科对于网通相关芯片市场及研发人才产生磁吸效应。IC设计业者指出,26日登场的台湾宽频通讯展,联发科将展示自家
关键字:
联发科 WiMAX
我们将建立一个专利特许结构,在这样一个结构建立起来之后,会给用户提供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终端价格。”在今日的“2009 WiMAX高峰会议”上,面对飞象网记者关于专利的提问,全球WiMAX论坛主席Ronald Resnick给出了上述答案。
成本决定产品定价
专利问题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WiMAX产业联盟从成立之初就宣称最大程度专利共享,但由于WiMAX还未大规模商用,专利授权模式和具体费用结构也未真正确立。
据Ronald Resnick透露,按照
关键字:
华为 WiMAX
10月23日消息,WiMAX论坛主席Ronald Resnick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发展“机器到机器”(M2M)的网络中,WiMAX技术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该人士表示,在中国有大量这方面的需求,如视频监控、安全应用等,3G并不能完全解决,很多纵向应用领域都需要WiMAX。WiMAX可以对3G网络构成补充,在中国和印度,这方面的需求会不断增加。LTE技术目前尚未真正实现,而WiMAX技术现在就可用。
受制于政策等多方面原因,WiMAX在中国只能当&ldquo
关键字:
WiMAX 3G LTE 物联网
据市场调研公司Maravedi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第二季度新增56万用户后,目前全球WiMAX用户数约为400万。
据Maravedis报告显示,与前一季度相比二季度BWA/WiMAX用户的平均增长率为16.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74%。
“WiMAX业务营收不断增加,由于全球WiMAX运营商经验与用户增长速度同步,而且大部分货币兑美元逐步升值。”Maravedis首席运营官及创始人安德兰·费拉赫(AdlaneFellah)表示。
&ld
关键字:
WiMAX LTE
2009年7月WiMAX在日本东京都地区正式开通后,发挥了鲶鱼效应,进一步促进了日本移动通信业的竞争,实现了日本政府发放高速无线通信牌照所期望的效果。
日本政府将WiMAX定位为下一代高速无线通信技术,认为WiMAX可发挥通信运营商、电视广播、业务提供商等多方优势,是将无线通信和固定通信融合的有效手段,是解决边远地区通信,补充各地宽带网和移动通信网不足、实现随时随地通信的信息社会的有力工具。2007年日本总务省在对2.5GHz的两个频段进行招标和发放两个高速无线通信牌照时,专门指定有一个给WiM
关键字:
无线通信 WiMAX 3.5G
Maxim推出业内首款采用3.5mm x 5.1mm WLP (晶片级封装)的单芯片2.3GHz至2.7GHz、WiMAX™ MIMO RF收发器MAX2839AS。该器件在MAX2839 (QFN封装)成功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实现了超小尺寸的WiMAX模块,用于结构紧凑的固定及移动应用。
收发器采用双接收器架构,与单接收器架构相比可减少10dB的RF通道衰减,极大地提高了笔记本电脑、express/PC卡、USB软件狗、智能电话及家用台式CPE调制解调器等游牧式或移动式WiMAX应用
关键字:
Maxim WLP WiMAX MAX2839
10月14日消息,据台湾媒体报道,联发科内部大改组,成立两大事业群,分别由总经理谢清江、执行副总经理徐至强出任第一与第二事业群总经理,直属董事长蔡明介。业界解读,徐至强为联发科手机晶片营运销售的灵魂人物,此次升任事业群总经理,象征他更上一层楼。
据报道,联发科上周对员工发出组织调整及高阶人事变动案。联发科主管指出,为强化营运效益及提升组织综效,将增设事业群,着眼于整并产品事业部门,提升营运效率。联发科将以二大事业群分进合击、齐力合攻,追求各事业群营运新动能。
这次改组主要是整并旗下多个产品
关键字:
联发科 WiMAX 多媒体处理器 无线联通
尽管此前全球最大的WiMAX运营商Clearwire发出了将向LTE敞开怀抱的信号,但在2009世界电信展(ITU展)上它仍力挺WiMAX,称WiMAX已跨过发展拐点,永远不会过时。
而据WiMax论坛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目前全球WiMAX商业用户已经达800万至1000万,预计到2013年将突破1亿。随着越来越多运营商、尤其是新兴市场运营商对WiMAX的认可,这一技术标准步入大发展时代已指日可待。
Clearwire力挺WiMAX:称LTE不过虚张声势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先锋Wi
关键字:
中兴 WiMAX LTE
据WiMAX论坛最新预测,超过8亿用户将于2010年接入下一代WiMAX网络。根据这一预测,WiMAX设备及基础设施组合面临更多机会。本周,一系列来自WiMAX论坛的更新从芯片、终端、设备和运营层面揭示了WIMAX在全球更准确的定位和发展。
WiMAX芯片终端销量再掀热潮
移动WiMAX芯片商Beceem公司9月22日表示,该公司仅在2009年第三季度,其移动WiMAX终端芯片总销量已突破100万。并计划在2009年将这个数字提高到500万。与此同时,PMC-Sierra、Comsys、S
关键字:
华为 WiMAX 4G
过去两年来人们一直在怀疑,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是否能名符其实,真正成为一项 “全球”性技术。除了美国Clearwire 及其与Sprint 的结盟以外,在主要发达市场中没有其他主要一线运营商把WiMAX 作为首选的4G 技术。 WiMax 比长期演进(LTE)技术早出现两年,但这种先发优势看来正在因认证和部署方面的延误以及市场心生厌倦而不断丧失。此外,减少WiMAX 投资以及某些关键厂商退出等最近发生的事态,进一步使上述怀疑几乎得到肯定。
2G 和3G 网络所服
关键字:
4G WiMAX
SiGe半导体公司(SiGe Semiconductor) 宣布扩展其无线局域网 (Wireless LAN, WLAN) 和蓝牙 (Bluetooth) 产品系列,推出高性能、高集成度 SE2579U 前端模块 (Front End Module, FEM),专门瞄准快速增长的嵌入式应用市场,包含WLAN 功能的手机、数码相机和个人媒体播放器 (PMP) 等。
SiGe半导体WiMAX及嵌入式WLAN产品市场总监Sanjiv Shah称:“我们设计开发SE2579U,旨在帮助OEM
关键字:
SiGe WLAN Bluetooth WiMAX
继今年4月我国台湾地区开通 WiMAX服务之后,最近又有消息称,大陆将引入台湾地区电信运营商的WiMAX试验网,由工信部与地方政府共同选择两三个城市来进行试点,此项工作有望在8月底展开.另外还有消息称,国家广电总局将在30个城市展开WiMAX的网络建设.一直不被看好的WiMAX会借此翻身吗?对国内3G和未来4G市场 将带来哪些影响?美国安移通网络有限公司的中国区总经理史建军认为,WiMAX在中国的生存环境并不会因此有所改变.
Wi-Fi才是3G补充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WiMAX是3G
关键字:
3G WiMAX WAPI Wi-Fi
全球电信软件市场研究公司Analysys Mason的高级分析师Terry Norman日前在其报告中指出,在美国市场上,Sprint公司正在通过Clearwire公司建设一个覆盖全美的WiMAX网络,但用户增长的数量却非常令人失望。该项目的投资者谷歌和英特尔等已经取消了对Clearwire公司数十亿美元的投资。这对WiMAX的发展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此外,迹象表明北美的CDMA运营商可能会转向LTE网络的研发,而不是WiMAX。
据国外媒体报道,Terry Norman认为,在过去的两年或三
关键字:
华为 WiMAX CDMA LTE 4G
新日本无线开发完成了最适于WiMAX CPE※1和便携式WiMAX用发射接收切换SPDT※2开关IC NJG1669MD7 /NJG1660HA8,并已开始发放样品。
【开发背景】
近年来,不断普及的大容量无线通信标准WiMAX采用频率利用率优良的OFDM多载波调制通信方式※3。根据使用情况,OFDM调制通信方式的输入信号峰值功率有时会高于平均功率,为避免峰值功率时的信号失真,配备的天线开关要具有高线形特性。
NJG1669MD7(WiMAX CPE用)和NJG1660HA8(便携式
关键字:
新日本无线 WiMAX SPDT
无线技术是当前最热门地技术之一。无线技术出现在几乎所有电子设计地每个领域。目前,市场上地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主要有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和一些专用标准(如Adhoc网等)地产品。一些大公司为开拓市场和应用领域,
关键字:
3G 转化 趋势 调整 WiMAX over WiFi VoIP
mobile+wimax+--+part+i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obile+wimax+--+part+i!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obile+wimax+--+part+i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obile+wimax+--+part+i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mobile+wimax+--+part+i相关帖子
mobile+wimax+--+part+i资料下载
mobile+wimax+--+part+i专栏文章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