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微控制器(MCU)市场的竞争将更趋白热化。美商Analog Devices, Inc.(ADI)日前重申他们在智能边缘应用上的布局,将会以搭载神经网络处理核心的新一代MCU产品「MAX78000x」为主轴,积极拓展在工业、汽车等领域的边缘运算市场。台湾区业务总监徐士杰表示,就MCU市场而言,ADI虽是属于后进者的角色,但也将充分发挥后进者的优势,在效能方面带来更佳的表现,满足新一代的智慧边缘运算应用需求。尤其是在并购Maxim之后,其产品线将会使ADI的方案更加完备。徐士杰认为,ADI在智慧边缘应用将
关键字:
ADI 智慧边缘 AI MCU 工业应用
3月1日,中颖电子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请问公司的车规级MCU芯片,客户验证周期要多长?什么时候可以形成量产订单?”的问询时称,不同应用的难度不同,验证周期也不同,今年有机会得到一些订单。其同时就投资者关心的美国制裁问题回应称,美国制裁主要集中在高阶制程,自动驾驶等领域,我们的产品暂时不涉及。目前的项目都在顺利进行中。事实上,去年底,中颖电子就曾披露,其汽车锂电池芯片及车用MCU芯片公司都在积极研发和落地部署中。车规级MCU芯片处于研发测试阶段,已有客户接洽并规划导入。近期,关于芯片的研发周期,中颖电子表
关键字:
中颖电子 车规级 MCU
证券时报e公司讯,针对“公司的车规级MCU芯片客户验证周期要多长?什么时候可以形成量产订单”的提问,中颖电子在互动平台回复称,不同应用的难度不同,验证周期也不同,今年有机会得到一些订单。另外,美国的制裁主要集中在高阶制程、自动驾驶等领域,公司的产品暂时不涉及。目前公司的车规级芯片项目都在顺利进行中。
关键字:
MCU
服务多重电子应用领域、全球排名前列的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继续扩大嵌入人工智能(AI)解决方案组合,为嵌入式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和数据专家提供一套业界首创的在线开发工具和服务。STM32Cube.AI云端开发者平台让开发者有机会使用一整套围绕行业领先的 STM32微控制器 (MCU)构建的在线开发工具,促进软硬件选购决策,降低边缘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复杂度,加快新产品上市速度。意法半导体通用微控制器子产品部执行副总裁Ricardo De Sa Earp 表示:“ 我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MCU 边缘人工智能
证券时报e公司讯,12月28日,e公司记者了解到,搭载长虹自主研发智能控制MCU芯片的首批冰箱整机在绵阳成功下线。据悉,该MCU芯片基于RISC-V内核,主频达200MHz,在行业内首次采用40nm ULP超低功耗工艺设计。据长虹透露,未来一年,该智控芯片计划在冰箱、空调、洗衣机、冰箱压缩机等产品实现装机应用1000万片。同时,该芯片还将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能源管理等领域。
关键字:
MCU RISC-V
整个 2022 年,MCU 的价格可以用「跌宕起伏」形容。年初,国外的 ST、瑞萨和微芯等厂商均发布了涨价函,表示 MCU 原厂成本压力大,必须依靠向下游转移晶圆和物流成本。3 月,调研机构 ICInsights 表示在 2021 年平均售价上涨 10%——这是 25 年来的最大涨幅。并且月测 2022 年 MCU 的销售额将增长 10%,达到创记录的 215 亿美元。MCU 的开局可谓是「雄心勃勃」,当然市场也并没有拖后腿,3 月开始,MCU 的价格开始飙升。在经历了多轮涨价后,热门型号已经涨到原价的几
关键字:
MCU
1971 年,MCU 诞生。MCU 中文名称为微控制单元,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 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 I/O 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由于 MCU 的灵活性,其广泛用于消费电子、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和通信领域。随着 MCU 的不断发展,从曾经的 1 位、4 位、8 位、16 位,发展到现在的 32 位甚至 64 位。在众多 MCU 的种类中,8 位、32 位 MCU 逐渐成为目前的市场主流,而夹在其中的 16 位 MCU 似乎不上不下。优秀的
关键字:
MCU
大家是否还记得拥有第一台手机以前的生活?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现今的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相关的手机充电技术也经过了不断发展变化。随着手机尺寸跟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就需要高续航力的大容量电池。全新的充电技术可以允许大电流对手机电池进行充电,轻松地提高充电速度,可在一小时内将大容量电池充饱电。 Richtek推出全新的RT7755AE&RT7202KF为高度整合PWM+USB PD Type-C Adaptor,也简化了周边电路的设计,并且符合DOE、CoC能效同时也达到USB
关键字:
Richtek RT7755AE RT7202KF USB PD Type-C
智能电网(Smart Grid)指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力),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基于集成的高效双向通信网络,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与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而构建的智能化应用,以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运行,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目标。为了实现更高效率的电能转换,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智能化设备设施使用的控制芯片需要具有更高的性能、更强的实时性,更好的运行稳定可靠性。国民技术拥有高性能SoC架构技术、低功耗技术、数模混合设计架构技术、高可靠性技术、安全性技
关键字:
国民技术 MCU
IT之家 2 月 19 日消息,上海先楫半导体 HPMicro 近日发布了全新的(MCU)通用微控制器 HPM6200 系列。HPM6200 系列共有 12 种产品型号,包括单核和双核产品,提供 144 LQFP 及 116 BGA 两种封装 (与先楫已量产的 HPM6300 系列管脚兼容),有内置闪存(4MB)和无内置闪存选项。HPM6200 全线产品通过 AEC-Q100 认证,工作温度范围在-40°C~125°C。更多的产品信息如下:RISC-V 双核支持双精
关键字:
MCU RISC-V
厌倦了为不同的配件使用不同的充电器?ST 意法半导体的EVLSTCH03-45WPD充电器具有USB-A端口和USB-C端口,因此您无需使用多个充电器即可同时为不同的设备充电。 EVLSTCH03-45WPD 45W USBType-C®Power Delivery 3.0充电器是USB-IF认证的解决方案。 EVLSTCH03-45WPD是带有独立USB PD控制器的隔离电源。在初级侧实现了一个基于STCH03控制器的准谐振反激式转换器,该转换器具有光耦合器反馈以进行电压调节。该控制器结合了高
关键字:
ST STUSB4761 USB type C charger
AppleInsider报道,有传言称苹果可能会在未来的iPhone版本中从Lightning切换到USB-C,一位工程师走得更远,为iPhone 12 mini增加了USB-C端口。长期以来,苹果一直是关于闪电网络未来的猜测的主题,以及它是否会尽早切换到USB-C。在周六发布的一段视频中,似乎有人想看看在苹果发布自己的版本之前会是什么样子。该视频由ID为“Hyphaistos3672”的YouTube用户拍摄,描绘了iPhone 12 mini,但在底座上有一个额外的连接。在Lightning端口的一侧
关键字:
USB-C
高性能半导体、物联网系统和云连接服务供应商 Semtech Corporation近日宣布携手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微电子”)推出MCU+SX126x参考设计,为仪表仪器、消防安防、环境检测等应用领域的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该参考设计采用了Semtech LoRa CoreTM SX126x系列芯片以及复旦微电子的FM33LE0系列MCU产品,包含硬件参考设计以及基本的软件参考代码设计。通过结合Semtech LoRa®器件远距离、低功耗、灵敏度高等特点,以及复旦微电子MC
关键字:
Semtech 复旦微电子 MCU SX126x
IT之家 2 月 12 日消息,此前有多个工程师将 iPhone 的 Lightning 接口改成了 USB-C 接口,现在一位工程师则脑洞大开,打造了一款双接口的 iPhone,在原有的 Lightning 接口的基础上为其增加了一个 USB-C 接口。YouTube 博主 Hyphaistos3672 改造了一款 iPhone 12 mini,将一个 USB-C 接口放在了 Lightning 端口的一侧,打造了一款双接口 iPhone。为了完成这一壮举,他们将 iPhone 拆开,在底部开了一个洞,
关键字:
USB-C iPhone
意法半导体的高集成度、高能效ST-ONE系列USB供电(USB-PD)数字控制器新增一个支持双充电口的ST-ONEMP芯片。ST-ONEMP数字控制器基于市场首个ST-ONE架构,在一个封装内集成Arm® Cortex®-M0+ 微控制器、高能效非互补有源钳位反激式控制器和USB-PD 3.1接口。ST-ONE 架构的初级侧和次级侧电路之间电流隔离,极大地简化了USB-PD电源适配器的设计和组装。现在,通过增加电能共享支持功能,最新的ST-ONEMP简化了在USB-PD 输出外再增加一个输出的双充电口设计
关键字:
意法半导体 ST-ONEMP 数字控制器 USB-PD适配器
mcu&usb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cu&usb!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cu&usb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cu&usb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