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WAPI产业联盟主办的“WAPI测试实验室落成”发布会日前在京召开。 WAPI产业联盟通过广泛的意见征求和筹备,确定了WAPI测试实验室由产业联盟牵头联盟企业共同参建的形式。经过了半年的建设期,实验室正式落成。WAPI测试实验室是WAPI标准和相关扩展协议、规范、指导性技术文件的研究、测试单位,其宗旨是服务联盟、服务产业,为WAPI产业提供非盈利性的技术支持和测试服务,辅助厂商开发基于WAPI的产品和方案,进行产品咨询和互操作测试。
目前阶段实验室可开展WAPI协议一致
- 关键字:
WLAN WAPI 3G
- 近日,由WAPI产业联盟牵头组建的WAPI测试实验室正式落成,该实验室的建成将为WAPI产业提供非盈利性的技术支持和测试服务,辅助厂商开发基于WAPI的产品和方案,进行产品咨询和互操作测试.
据了解,目前阶段实验室可开展WAPI协议一致性测试、WAPI多信任证书技术测试、WAPI漫游测试、WAPISOM系统等测试项目. WAPI测试实验室的建成,为WAPI产业健康发展,确保各厂商之间产品的互操作和一致性,提升WAPI产业联盟的服务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在收费模式方面,实验室想联盟成
- 关键字:
WLAN WAPI 3G
- 3G通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备受测试厂商关注,同时,他们也对3G的另外两个标准加紧布局,以便3G向下一代演进时占据测试市场的有利地位。
及时跟进TD-LTE标准
日前,国际电信联盟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ITU-R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征集遴选4G技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入围。这为在TD-LTE有一定投入的测试仪器厂商带来了福音。
一向低调的安捷伦科技最近在北京为其X系列信号分析仪中性能最高的分析仪N9030APXA信
- 关键字:
安捷伦 TD-LTE 3G
- 刚刚完成候选技术征集工作的4G标准,最终结果将于明年10月在中国宣布.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评选结果很可能是两大候选技术同时胜出.
此次国际电信联盟共收到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北美标准化组织IEEE的共6项4G候选技术提案,这些提案涵盖了LTE- Advanced和802.16m两种技术.在对这些技术提案进行总结后,国际电信联盟确定了LTE-Advanced和802.16m为4G国际标准候 选技术.根据工作计划,国际电信联盟下一步将对两种候选技术进行分析评估和试验验证.
- 关键字:
4G LTE-Advanced 802.16m
- 包括AT&T,Verizon,阿卡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以及三星在内的多家厂商近日终于就LTE网络上的语音,短信传输协议标准达成了一致意见。这些厂家的LTE网络将共同遵守一份由多家厂商共同拟定的名为《同一个声音》(One Voice)的标准草案。
不过,为了进一步保证由旧有的GSM或CDMA网络升级到LTE网络的升级过程能够进展顺利,各家厂商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协调。目前已经有许多厂商已经发布了自家的LTE宽带猫产品,并称这些产品能够充分利用LTE网络的较高带宽。同时各家厂商也已经开
- 关键字:
诺西 LTE CDMA
- 3G通信在中国的快速发展,让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标准备受测试厂商关注,同时,他们也对3G的另外两个标准加紧布局,以便3G向下一代演进时占据测试市场的有利地位。
及时跟进TD-LTE标准
日前,国际电信联盟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ITU-R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征集遴选4G技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入围。这为在TD-LTE有一定投入的测试仪器厂商带来了福音。
一向低调的安捷伦科技最近在北京为其X系列信号分析仪中性能最高的分析仪N9030APXA信
- 关键字:
3G 通信 TD-LTE
- 华为与三星日前联合宣布,双方将于11月在欧洲开展全球首次LTE外场互操作性测试(Interoperability Test,简称IOT),此次互操作性测试是在华为部署的LTE网络和三星提供的商用LTE调制解调器之间展开。此举标志着LTE技术大规模商用的又一个重大障碍(商用终端设备)已经扫除,LTE产业链向最终的端到端的闭环迈进了重要一步。
“领先的LTE技术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享受到难以置信的移动通信体验。”华为无线产品线总裁万飚说,“作为端到端的移动宽带网络解
- 关键字:
华为 LTE IOT
- 工信部今天上午举办2009年前三季度工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祝军在会上表示,明年国际电联可能会最终确定4G的国际技术标准,但不会影响到国内于今年全面启动的3G业务发展.
据悉,10月14日至21日,国际电信联盟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ITU-R 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征集遴选4G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入围,一同作为候选的还有802.16m. 下一阶段国际电联将对这两种技术标准进行分析评估和试验验证,并于2010年10月最终决定4G国
- 关键字:
3G 4G TD-LTE-Advanced
- Nanoradio 今天宣布为全球领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夏普 (Sharp) 向日本和亚洲无线移动领域供应针对无线局域网 (WLAN) 模块的 NRX700/2 无线保真 (WiFi) 芯片集。这两家公司已经步入一种低功耗 Wi-Fi 系统级封装 (SiP) 综合解决方案的大量生产阶段。
使用蜂窝/Wi-Fi 双模手机的固定移动融合 (FMC) 应用必将成为日本快速发展的市场,拥有高数据吞吐量的低功耗 Wi-Fi 模块则是支持这种应用的关键技术。
Nanoradio 是专业从事 Wi-F
- 关键字:
Nanoradio WiFi WLAN
- 近日,在接受《通信产业报》记者采访时,Broadcom公司无线连接集团WLAN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MichaelHurlston表示:“全球所有的出货手机里大概15%具WiFi功能。到明年底,这个比例可能达到30%左右。”
目前全球WiFi市场发展迅猛,ABI报告显示,WLAN半导体芯片的利润将在未来3年翻一番,其中802.11n技术最有前景。据MichaelHurlston介绍,802.11n芯片出货量要在明年超过802.11b/g,成为市场主导产品。
Micha
- 关键字:
博通 WLAN WiFi
- 提到LTE,人们一般是以技术先进性和业务领先等方面来加以叙述,大容量、高速率是LTE区别其他系统的基本特征,其实困扰移动通信发展的因素还有网络建设和维护成本、站址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最近,KDDI董事长兼社长小野寺表示“LTE的优势不是速度而是成本。”他说:“说到LTE,往往想到速度(数据传送速度),其实并非如此。在已导入数据通信定额制的通信运营商看来,目前面临的问题是每个用户的流量(数据通信量)增加。对LTE的期待在于(数据通信中)每bit单价的降低。即使简单计算,
- 关键字:
LTE 无线
- 10月26日下午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刊文证实,国际电信联盟(ITU)确定了4G国际标准候选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术方案成功入选。工信部称,这一标准已获欧洲标准化组织3GPP和亚太地区通信企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2009年10月14日至21日,国际电信联盟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ITU-R WP5D工作组第6次会议,征集遴选新一代移动通信(IMT-Advanced,又称4G)候选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团参会,并提交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Advanced技
- 关键字:
华为 4G TD-LTE-Advanced
- 10月23日消息,WiMAX论坛主席Ronald Resnick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在中国发展“机器到机器”(M2M)的网络中,WiMAX技术将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该人士表示,在中国有大量这方面的需求,如视频监控、安全应用等,3G并不能完全解决,很多纵向应用领域都需要WiMAX。WiMAX可以对3G网络构成补充,在中国和印度,这方面的需求会不断增加。LTE技术目前尚未真正实现,而WiMAX技术现在就可用。
受制于政策等多方面原因,WiMAX在中国只能当&ldquo
- 关键字:
WiMAX 3G LTE 物联网
- 据市场调研公司Maravedis发布的最新报告,今年第二季度新增56万用户后,目前全球WiMAX用户数约为400万。
据Maravedis报告显示,与前一季度相比二季度BWA/WiMAX用户的平均增长率为16.5%,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为74%。
“WiMAX业务营收不断增加,由于全球WiMAX运营商经验与用户增长速度同步,而且大部分货币兑美元逐步升值。”Maravedis首席运营官及创始人安德兰·费拉赫(AdlaneFellah)表示。
&ld
- 关键字:
WiMAX LTE
- 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4G通信标准正在进行全面规划,相关标准最快可在2010年底确定。
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专家宋荣方教授对通信产业报(网)记者表示,3G虽然向视频迈出了重要一步,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无线结构。最初制定的3G带宽非常有限,很多用户在同一时间使用视频比较困难,而4G的带宽是3G的10倍,频谱利用率大约也是10倍,吞吐量是3G的100倍,可以真正实现把宽带送到用户手上。
我国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4G项目的研究,2003年前完成关键技术重点研发攻关,之后进入系统集成演示和示范
- 关键字:
3G TD-LTE 4G
lte-wlan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lte-wlan!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lte-wlan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lte-wlan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