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市场,LG电子真的是越来越重视了。
1月底,LG电子高调宣布,将在世界最大的手机市场中国推出500万像素的照相手机“VIEWTY”(LG-KU998)。从去年年末开始,LG电子在中国先后推出了旗下名牌“PRADA”手机(LG-KE858)和触摸导航手机(LG-KF600),在LG电子海外市场中,中国是最先推出LG-KF600的国家。
事实上,这并不是中国市场第一次受到这样的优待,平板电视领域,中国市场也是LG旗下的XCANVAS品牌海
关键字:
LG
长虹集团旗下的虹欧等离子项目正进入量产前的最后阶段,然而,一桩由LG电子诉讼引发的商业间谍案却让其蒙上了一层阴影。
3月6日,部分国内网站转载的外电报道称,韩国首尔南部地方检察厅日前已向当地法院提交诉讼,控告LG电子一名前职员郑某和两名下属偷取和泄露PDP等离子显示屏的机密技术予一家中国公司,估计导致LG电子损失14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提出的诉讼中,LG电子并没有点出该公司的名字,不过业内有人推测该公司就是长虹集团控股的四川虹欧显示器件有限公司(COC), LG电子之所以没有将案件延
关键字:
长虹 LG
2月14日,据我国台湾媒体报道,三星、LG及飞利浦已于2007年4季度陆续向联发科订购了电视芯片,日系品牌也将在今年开始出货。
腾讯科技分别致电三星、LG及飞利浦了解到,LG无法确认此消息是否属实,飞利浦和三星则截止到发稿时仍未回复。
此前,台湾《经济日报》曾报道称“联发科获大陆电视芯片大单”。报道指出,“联发科首度拿下大陆电视品牌大厂康佳、海信等企业的电视芯片订单,明年(腾讯科技注:此时应指2008年)上半年可望出货。”如果该消息属实,康佳
关键字:
三星 LG
针对六家TD-SCDMA企业获得首批入网许可证(俗称牌照)一事,知情人士详细透露了一些情况。据悉,总共有6家企业的7款TD-SCMDA手机获得入网许可证,其中只有中兴通讯为两款机型,目前已有3家企业证实己获得入网许可证。
3家企业已确认获得牌照
截止1月31日下午,已有3家企业承认获得TD-SCDMA入网许可证。海信通信产品部总监秦绍玲表示,“首批获得入网许可的TD手机企业包括海信等6家”;中兴通讯相关人士则坚称,“我们是首家获得入网许可证的企业&rdq
关键字:
TD-SCDMA 三星 LG
近日盛传“在长虹的建议下,LG电子继2007年6月推出32英寸等离子面板后,目前继续向小尺寸方向突破,开发26英寸或20.1英寸等离子面板”的消息,引起了各方关注。2007年26英寸液晶电视在市场上的良好表现,让业界对20英寸级平板电视快速替代CRT电视充满期待,而等离子阵营如果亦加入20英寸级彩电的战场,那么CRT、液晶、等离子继2007年首度在同一尺寸级(30英寸级)会战之后,2008年又将在20英寸级的彩电市场,形成等离子、液晶“二英”战CRT的新格局。不过,《中国电子报》记者向关联方LG和长虹
关键字:
LG 液晶 等离子 等离子显示 PDP
市场调查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公布最新报告称,全球WiMAX市场正在迅速升温,今年第三季度全球固定和移动WiMAX设备的销售收入增长了6%达到2.06亿美元,今年第二季度收入增长了14%。
调查公司表示,受到新的固定和移动WiMAX网络展示的推动,三季度全球固定和移动 WiMAX设备的发货量增长了16%,接入网络服务的网关的发货量比上季度增长了36%;这些网关用于集中移动WiMAX 基站的数据流量。报告显示全球WiMAX的部署将进一步扩展。
除了美国的Sprint-Ne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MAX IMT-2000 3G 无线网络
据国外媒体报道,码分多址技术(CDMA)开发集团(CDG)公布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CDMA用户比二季度增长2000万,包括cdmaOne 和 CDMA 2000 用户在内的全球CDMA用户总数已经达到4.214亿个,3G CDMA 2000 用户已经突破4亿大关达到4.004亿个。
CDG常务董事Perry LaForge表示,我们对CDMA用户的快速增长和CDMA技术的实力感到高兴。
调查显示,全球绝大多数CDMA用户分布在亚太和北美地区,在全球CDMA用户总数中,亚太地区大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CDMA 3G CDMA 2000 移动通信
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尽管多数市场分析人士今年年初时预计,今年的手机市场将保持温和增长,增长率在10%左右,但是韩国证券投资公司的分析师却认为,今年的手机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这种强劲的增长势头将会一直持续到2008年。
韩国证券投资公司的分析师预计,今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同比将增长16.2%,达11.6亿部,明年全球手机出货量将增长11.8%,达13亿部。
消费者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消费者对手机新的需求,以及欧洲及北美消费者更换智能手机的需求将会推动明年手机市场的增长。
预计2008年,诺基亚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手机 三星 LG 手机
昨日获悉,LG电子和飞利浦的合资公司、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制造商——LG飞利浦计划将韩国部分液晶显示器模块组件设施搬到中国广州。 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向LG电子韩国总部求证之后,向记者确认了上述消息。 LG飞利浦目前在韩国拥有液晶面板及模组生产线,上个月,LG飞利浦发布了2007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得益于液晶面板价格趋于稳定,LG飞利浦第二季度扭亏为盈,也是在过去五个季度中首次实现盈利。LG飞利浦第二季度运营利润为1500亿韩元(约合1.63亿美元),去年同期运营亏损为3
关键字:
消费电子 LG 飞利浦 产能 广州 消费电子
6月11日消息,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宣布禁止使用高通侵权芯片的3G手机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后,许多公司纷纷表示不满,而且占据美国CDMA手机市场较大份额的世界第五大手机制造商韩国LG集团最近也加入了这一抗议阵营。
据theinquirer.net报道,除LG外,三星和摩托罗拉也会受到该禁令的牵连。市场调研机构iSuppli表示,今年将有约420万部手机的销售会受到这一禁令的影响。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AT&T也参与了对ITC禁令的反诉,但它可能是该禁令的受益者。禁令将
关键字:
3G芯片 AT&T LG 高通 通讯 网络 无线
在LG-飞利浦的股权竞购中,东芝走到了最后。 6 月5 日,大连东芝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东芝将收购LG- 飞利浦14% 的股份。LG- 飞利浦是飞利浦与LG的合资公司,其在目前全球液晶面板市场位居前列。飞利浦出于公司战略转型的需要,有意将其所持有的33%LG-飞利浦股份出售。此前,夏普、松下等均传言可能接盘。 据记者了解,东芝将收购LG- 飞利浦14% 的股份的消息,将在今年7 月飞利浦的“持股锁定期”结束后宣布。而飞利浦所持
关键字:
10亿美元 LG-飞利浦 东芝 消费电子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韩国两家历史上经营风格最为近似的企业—三星和LG出人意料地走到了一起。 2007年5月14日,韩国产业资源部宣布,韩国三星集团和LG集团下的三星电子、三星SDI、LG电子和LG飞利浦LCD(LPL)四个主要的平板显示器制造商已经签署协议,决定共同成立韩国显示器产业联盟(Korea Display Industry Association;简称KDIA),并进行技术专利交叉许可,购买彼此之间的产品,共同进行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为此,双方还在首尔举行了“显示器产业协会”创立大会,
关键字:
LG 三星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面对液晶显示器面板涨价,奇美、明基、宏基与优派均表示暂时观望,表示无意涨价。根据市场状况来看,目前只有LG涨新台币100元到200元。 奇美、明基、宏基又怕三大厂商均担心调涨市场液晶显示器价格将会丧失一部分消费者,奇美新视代副总郑良彬表示,经过上月调涨过一次液晶显示器价格后,担心此次二度涨价会抑制买气,他还表示,如果要调涨价格,必须先消化一些库存,对此,宏基也有同样的担忧。明基总经理洪汉青也表示,目前显示器市场对价格很敏感,二度涨价对销售不利。优派台湾业务总监蔡进明说,目前液晶显示器价格持平,
关键字:
LG 消费电子 液晶面板 涨价 液晶显示 LCD 消费电子
5月30日,信产部透露,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将从今年6月14日起强制执行,从原来的行业推荐标准升级为强制标准。届时,所有的新品手机要拿到入网证,必须要过充电器标准这一关。 LG向TOM科技表示,将会全力支持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的推行,已经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 2006年12月,信息产业部正式公布了名为《移动通信手持机充电器及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通信行业标准,俗称“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该标准规定,所有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新申请进网许可的手机及配套的充电器均要统一接口。
关键字:
LG 手机充电器 统一标准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据美联社22日报道,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准备出售其在与韩国LG电子公司合资企业中所占的股份,进一步退出平板显示器市场。 美联社援引飞利浦首席执行官柯慈雷的话称,飞利浦正与LG飞利浦显示器公司和其他合作伙伴就这一建议进行谈判。不过,他对此并没有详细说明。 LG飞利浦公司为LG和飞利浦的合资企业。根据相关规定,飞利浦所持有的33%的股份只有在今年7月份以后才能出售。此前,飞利浦一再表明将卖掉这些股份。(新华社)
关键字:
LG 飞利浦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lg-2000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lg-2000!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lg-2000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lg-2000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