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TD-SCDMA终端测试仪的系统设计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终端测试仪对ADC/DAC和射频模块的要求,同时介绍了MAX19700、MAX2507、MAX2392芯片。重点描述了测试仪如何控制芯片收发信号。
- 关键字:
模块 设计 射频 ADC/DAC 终端 测试仪 TD-SCDMA
- TD-SCDMA产业每一阶段的测试都牵动着业内企业的神经,不论是设备制造商还是芯片商,抑或是终端提供商,都在紧盯着中国3G这块“蛋糕”伺机而动。2007年针对TD-HSDPA、TD-SCDMA与GSM切换的测试正在电信研究院的组织下进行。今年9-10月的测试侧重在单小区的应用情况,11月侧重在多小区的全网优化和网络覆盖。进入12月,电信研究院又在北京怀柔开始对TD-HSDPA进行测试,此次测试的重点放在了HSDPA的高速下载和GSM/TD-SCDMA的切换功能。TD-HSDPA作为TD-SCDMA的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测试 测量 TD-SCDMA 3G GSM 移动通信
- 1、TD-SCDMA的名字由来 TD-SCDMA的名字来源很少人知道。1998年,在原邮电部(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的大楼里,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邬贺铨、杨毅刚和作者等凑到了一起,讨论未来中国3G标准的命名问题。中国3G标准的技术来源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电信研究院和美国希威尔公司的合资公司,下文简称北京信威)自主创新的SCDMA,但3G标准应该是一个包含窄带语音和宽带数据在内的全移动标准,必须有别于SCDMA系统。另外它将是一个国际标准,必须得到国际通信企业和组织的支持,并且还有与
- 关键字:
技术 起源 TD-SCDMA 演进 无线 通信
- 12月18日消息,大唐移动总经理唐如安离职一事余震尚未退去,日前又有消息传大唐移动已挪转风向标,淡出TD-SCDMA,将工作重点放在LTE(4G)的标准研究和推广上。 据接近大唐移动的消息人士称,大唐移动内部组织的改革正按计划展开,“公司可能只保留研发人员,原有的TD组网、系统设备、终端等市场推广部门的人员将陆续另做安排。”
据悉,大唐移动做此安排意在全力取得4G标准的话语权。之前,LTE已被确定为TD的演进方向,而TD能否在4G延续生命,中国能否在4G标准
- 关键字:
大唐移动 4G TD
- 12月12日消息,来自大唐电信和大唐移动内部人士均已证实了唐如安离职的消息,据称这位坚守大唐移动六年,坚守TD-SCDMA六年的元老,下一站将前往阿尔卡特朗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相关人士称尚未接到有关通知,但公司加强部署TD却是确有其事。 不再与大唐有所瓜葛 之前,曾有消息称唐如安辞去大唐移动总经理一职后,将去大唐控股任总裁。 对此,大唐移动某人士坚决否定了此说法,他表示,唐总之前的职位是电信科学研究院
- 关键字:
唐如安 阿朗 TD 大唐
- 12月10日上午消息,关于近日“大唐移动总裁唐如安离职”的报道及传闻,大唐电信集团相关负责人向腾讯科技表示,“经公司调查核实,截止到目前为止,公司没有任何程序和决议可证实该消息”。 此前腾讯科技曾连线大唐移动,相关人士表示,唐如安除了任大唐移动总裁一职外,还担任着集团副总裁的职务,因此任何决策也应以大唐电信集团的官方声明为准。 据了解,有关唐如安离职的消息已经不是第一次从业内传出,9月,也曾有类似消息爆出,而唐如安本人稍后曾以一封内部邮件辟谣,原文称“近来,个别媒体和记者不断蓄意编
- 关键字:
大唐 唐如安 离职 无线通信 TD
- 本报记者 李晓艳 何肖 唐如安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他被证实辞职。此前他的职务是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兼大唐移动总裁。 “这证明大唐重组中,大唐移动单独上市已无指望。”大唐电信集团内部某不愿公开姓名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唐如安离职主要原因是,各方对大唐电信集团重组中大唐移动如何安排有不同意见。 大唐电信重组一直以来给外界以迷雾般的印象。伴随着唐如安的去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就职不久的大唐电信掌门真才基将扫清重组路上的诸多障碍,重组加速已成必然。&nbs
- 关键字:
唐如安 辞职 重组 无线 通信 TD
- 最近,有多家TD-SCDMA终端生产企业向《中国电子报》记者确认已经接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调整移动通信终端投资项目的复函》(以下简称《复函》),《复函》中称“按照TD-SCDMA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的整体安排,同意相关企业在原有移动通信终端生产项目投资规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调整研发生产环境,形成TD-SCDMA终端规模生产能力”。
由于此函只发给了特定的企业,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2G时代国家已经取消的手机生产核准制将重现江湖?如果实行核准,将给TD-SCDMA终端、芯片和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三星 华为 移动通信
- 转眼间,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已经五年,在这五年中,通过产业联盟的形式,TD-SCDMA凝聚产业力量,形成了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完善的产业链,为推动TD-SCDMA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TD-SCDMA产业联盟的价值已经不仅仅在于推动TD-SCDMA产业化,还在于摸索出了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回首TD-SCDMA产业联盟的发展,创新的思维与开放的心态是其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
产业“连横”加强竞争力
2000年,当TD-SCDMA技术被国际电信联盟接受成为3G标准时,有许多人认为,中国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知识产权 消费电子
- 11月21日,国际电联2007年无线电大会在日内瓦圆满结束,WiMAX与TD-SCDMA(以下简称TD)的频段之争在2007年也终于告一段落。虽然WiMAX已经获许使用TDD频段,而大会也将2.3GHz~2.4GHz频段分配给IMT使用,但其最后能否取得商用还有待探讨。面对WiMAX成为3G标准,通信业界一时间议论纷纷。 从负面来看,WiMAX积极申请加入3G家族成为3G标准之一,显然是要争夺未来全球的3G市场,因而遭到爱立信、高通和TD产业联盟三方强力反对,这三个反对者分别代表了WCDMA、CDM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 WiMAX 无线 通信
- 12月4日消息,TD-SCDMA联盟近日介绍了国产3G标准TD-SCDMA的产业链进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基站等在内的TD-SCDMA的无线接入网设备已实现稳定量产,各项性能全面达标。
产业链已完整成熟
TD-SCDMA联盟称,“经过多年不懈的奋斗,TD-SCDMA已经形成了覆盖系统设备、网管、核心芯片、终端产品、业务应用、测试仪表及关键元器件在内的完整、成熟的产业链,在各产品环节,TD-SCDMA产业链多厂商供货环境已经形成。
据悉,国产3G标准TD-SCDMA的天线企业在原产品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3G 通信基础
- 随着大陆TD-SCDMA商用化日益临近,台湾手机业者也不愿意错失机会,英华达和宏达电也已经着手准备进军TD终端产业。
来自台湾的消息称,英华达已表示将争取TD手机牌照,并有多款测试机配合测试,而宏达电也透露,已着手投入TD手机开发。
虽然手机生产核准制已经正式取消,但业界人士表示,对于TD-SCDMA手机的生产,仍需经过发改委批准。根据一份媒体披露的名单,发改委目前核准的 TD-SCDMA手机生产厂商名单包括中兴、海信、联想、夏新、波导、大唐、摩托罗拉、海尔、LG、三星、华立、华为、明基、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英华达 宏达电 消费电子
- 在TD-SCDMA联盟5周年庆祝会上,与国产3G标准TD-SCDMA有关的四大部委再度明确表态支持TD-SCDMA,尤其是信产部副部长娄勤俭在充满激情的发言中盛赞对TD-SCDMA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4位功臣。
四部委力挺TD标准
该天,业界数百人齐聚北京共同庆祝TD-SCDMA联盟成立5周年,几乎所有与TD-SCDMA直接有关的部委官员、联盟企业高层、相关协会人员都出席。
数十位部委、运营商司局级以上官员也出席,其中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资委和信产部的主管副部长及相关司长。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3G 移动通信
- TD-SCDMA产业联盟在成立5周年庆典时公告称,目前各城市已完成TD网络建设进度的80%以上,部分城市已完成100%的建设任务。在终端等方面,TD-SCDMA产业链已经完全做好商用准备。
网络建设进程
对于TD-SCDMA规模网络试验,TD联盟表示,今年规模试验网络扩大到天津、广州等10个城市,其中8个城市由中国移动进行建设;网络建设和业务部署正在顺利进行,各城市已完成网络建设进度的80%以上,部分城市已完成100%的建设任务。秦皇岛、天津、广州、厦门等城市的TD网已建成并开通。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移动通信 3G
- TD-SCDMA联盟向通信世界网表示,目前商用化系统设备已逐渐成熟,终端和芯片已达可商用化水平,TD-SCDMA产业链系列产品已经完全做好商用准备。
TD-SCDMA联盟表示,2006年业界对TD终端开发的关注还主要集中在主板通信能力的实现,2007年则已有大批量可满足“可商用化的外观设计、人机界面优化和多样化业务的支撑性等商用要求”的TD终端产品面世。
目前 ,TD-SCDMA终端产品已经基本成熟,可以稳定提供话音、可视电话、网页浏览、视频点播、手机电视等3G典型业务;双模终端待机时间已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基带 芯片
lam-td-30d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lam-td-30d!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lam-td-30d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lam-td-30d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