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特梅尔公司 (Atmel® Corporation) 宣布在其 AT91SAM ARM 微处理器下一代产品中使用 ARM® Cortex™-M3 32位 RISC 处理器。这一举措重申了爱特梅尔对 ARM 架构的承诺,补充了 ARM7TDMI®、ARM926EJ-S™ 及ARM1176JZ-S™ 处理器的授权许可。
爱特梅尔计划推出的 AT91SAM3闪存MCU 系列,将结合 Cortex-M3处理器与 AT91SAM 系列微控制器领
- 关键字:
爱特梅尔 ARM MCU 微控制器
- 飞思卡尔半导体是汽车行业领先的半导体提供商,目前它扩大Power Architecture™微控制器(MCU)组合,以满足需要32位性能、且对成本敏感的大量汽车应用的需求。公司已经推出三个新型汽车MCU系列,优化安全、底盘、组合仪表、车身电子和网关设计。
这三个Power Architecture MCU系列采用90纳米技术生产,由飞思卡尔与STMicroelectronics共同开发。该合作属于2006年1月开始的联合设计计划的一部分。MCU产品基于e200 Power Archi
- 关键字:
飞思卡尔 汽车 微控制器 MCU
- 日前,德州仪器(TI)与北京华旗资讯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旗)、北京时代飞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飞腾)三方共同宣布推出爱国者MV5920多媒体播放器,此为全球首款双核高清MP5多媒体播放器,基于TI达芬奇技术的TMS320DM6441 处理器,其双核的架构可实现卓越强大的性能,能给用户带来无比精彩的高清体验,并进一步推动便携式电子产业走向高清MP5的新标准。
DM6441 是一款包含 ARM9®、TMS320C64x+™ DSP 内核以及视频/影像协处理器的双内核
- 关键字:
TI 华旗 时代飞腾 DSP 爱国者 MCU
- 1 Flash在SOPC中的作用
Flash在SOPC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可用Flash来保存FPGA的配置文件,从而可以省去EPCS芯片或解决EPCS芯片容量不够的问题。当系统上电后,从Flash中读取配置文件,对FPGA进行配置。另一方面,可用Flash来保存用户程序。对于较为复杂的SOPC系统,用户程序一般较大,用EPCS来存储是不现实的。系统完成配置后,将Flash中的用户程序转移到外接RAM或片内配置生成的RAM中,然后系统开始运行。
2 Flash编程的实现
- 关键字:
FPGA SOPC Flash RAM NiosII
- 定标器在大学实验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其中近代物理实验中的核物理实验里就有2个实验(G-M计数管和β吸收)要用到高压电源和定标器,而目前现有的设备一般使用的是分立元器件,已严重老化,高压极不稳定,维护也较为困难;另一方面在许多常用功能上明显欠缺,使得学生的实验课难以维持。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采用EDA进行结构设计,充分发挥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技术的集成特性,抛弃原电路中众多晶体管,成功地对系统中的大量处理电路进行了简化和集约,提高了仪
- 关键字:
FPGA 定标器 核物理实验 G-M
- 1 前言
为了防止汽车发生交通事故,当汽车智能检测装置探测到前方有危险时,必须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息。语音报警向驾驶员明确提示危险,以便驾驶员能及时准确地采取措施。因此,本文提出数字语音处理技术,先将各种状况的报警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存储,遇到危险时,将判断危险类型并自动选择播放存储的报警信息。由于语音信息量大,直接存储需占用庞大的存储空间,为此,本文采用FPGA实现ADPCM(Adaptive Differential Pulse CodeModulation,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编解码器设
- 关键字:
汽车 语音报警 ADPCM FPGA 单片机
- 日前,德州仪器 (TI) 与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Xinwei) 联合宣布推出信威新一代 McWiLL/SCDMA 宏基站,从而使数百万中国家庭能够以超高速接收语音与数据通信服务,同时还有助于中国服务供应商降低部署成本。通过充分利用 TI 功能强大的 3GHz 多核 DSP、优化的软件模拟信号链组件,信威不仅能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紧张的部署工作,还能为 TD-LTE 等超 3G技术提供移植路径。
ABI Research 公司的分析师 Serene Fong
- 关键字:
TI 信威 McWiLL/SCDMA 宏基站 无线宽带 DSP MCU
- 1 TLC5510简介
TLC5510是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的8位半闪速架构A/D转换器。采用CMOS工艺,大大减少比较器数。TLC5510最大可提供20 Ms/s的采样率,可广泛应用于高速数据转换、数字TV、医学图像、视频会议以及QAM解调器等领域。TLC5510的工作电源为5 V,功耗为100 mW(典型值)。内置采样保持电路,可简化外围电路设计。TLC5510具有高阻抗并行接口和内部基准电阻,模拟输入范围为0.6 V~2.6 V。
1.1 引脚功能描述
TLC5510采用2
- 关键字:
数据采集 CMOS A/D转换器 FPGA
- OLED全称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驱动下而达到发光并实现显示的技术。OLED与LCD相比有许多优势:超轻、超薄(厚度可小于1 mm)、亮度高、可视角度大(可达170°)、由像素本身发光而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约为LCD速度的1 000倍)、清晰度高、发热量低、抗震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可弯曲。所以OLED更能够展示完美的视频,再加上耗电量小,可作为移动电话、数码电视等产品的显示屏,被业界
- 关键字:
OLED LCD MCU SSD1303
- 电子产品世界,为电子工程师提供全面的电子产品信息和行业解决方案,是电子工程师的技术中心和交流中心,是电子产品的市场中心,EEPW 20年的品牌历史,是电子工程师的网络家园
- 关键字:
CDMA2000 DSP 基带信号发生器 FPGA
- 1 引言
光栅数显系统主要用于普通机床,可直接显示机床加工的长度值,有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光栅数显系统大多采用国外集成电路实现,研发成本高,且不便于操作人员使用。针对这种状况,研发了基于MCU+CPLD的新型光栅数显系统。该系统具有计数精度高、成本低、操作方便以及升级快等特点,能够处理高达5 MHz/s的正交脉冲,并在掉电时有效存储当前长度值,其数码管可显示关键的长度值,点阵式液晶屏还可显示相关的提示信息。
2 系统工作原理
利用CPLD实现正交脉冲处理逻辑电路,
- 关键字:
MCU CPLD 光栅数显 正交脉冲
- 1 引言
测控系统常常需要处理所采集到的各种数字量信号。通常测控系统采用通用MCU完成系统任务。但当系统中采集信号量较多时,仅依靠MCU则难以完成系统任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技术的多路数字量采集模块。利用FPGA的I/O端口数多且可编程设置的特点,配以VHDL编写的FPGA内部逻辑,实现采集多路数字量信号。
2 模块设计方案
2.1 功能要求
该数字量采集模块主要功能是采集输入的36路数字及脉冲信号,并将编帧后的信号数据上传给上位机,上位机经解包处理后显示信号相
- 关键字:
FPGA 数字量采集 测控 USB单片机 MCU FIFO
-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信号处理已深入到条个领域。在数字信号处理中,许多算法如相关、滤波、谱估计、卷积等都可通过转化为离散傅立叶变换(DFT)实现,从而为离散信号分析从理论上提供了变换工具。但DFT计算量大,实现困难。快速傅立叶(FFT)的提出,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从根本上改变了傅立叶变换的地位,成为数字信号处理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广泛应用于雷达、观测、跟踪、高速图像处理、保密无线通信和数字通信等领域。
目前,硬件实现FFT算法的方案主要有:通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FFT专
- 关键字:
FPGA FFT 处理器 DFT DSP
- 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充分利用阵列天线所获取的空间信息,通过信号处理技术使波束获得超分辨率和低副瓣的性能,实现了波束的扫描、目标的跟踪以及空间干扰信号的零陷,因而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在雷达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以及电子对抗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是把阵列天线输出的信号进行AD采样数字化后送到数字波束形成器的处理单元,完成对各路信号的复加权处理,形成所需的波束信号。只要信号处理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产生不同指向的波束。由于数字波束形成一般是通过DSP或FPGA用软件实现的,所以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关键字:
FPGA ADSP 数字波束 信号处理
- 1 引 言
中高频感应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和溶化金属的,这种方式是一种较理想的加热工艺,已经广泛应用于金属熔炼、焊接、表面淬火等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中高频电炉的负载是由感应圈和被加热的金属工件组成,为了降低无功功率,需要用串联或并联电容的方式来补偿无功功率,使整个电路中形成中高频的LC振荡。维持这样较恒定的频率振荡,金属内部将形成涡流而发热,从而达到加热和熔化金属的目的。传统的控制电路主要采用分离元件的模数混合电路,控制精度低,容易产生噪声问题。
本文将提出一种基于FPGA片上可编程技术
- 关键字:
FPGA 电炉 控制 电路 电磁感应
fpga+mpu+mcu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fpga+mpu+mcu!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fpga+mpu+mcu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fpga+mpu+mcu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