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消息,爱立信和中华电信研究所今天共同签订合作备忘录,将合作建设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LTE实验网络,作为中华电信研究所参与台湾网络通信科技计划(NPC)中的LTE测试平台。该合作备忘录由爱立信台湾总经理岳汉森(Stefan Johansson)和中华电信研究所所长涂元光共同签署。
根据该合作备忘录,爱立信将为中华电信研究所提供包括符合3GPP标准的LTE-SAE核心网、RBS6000系列的LTE基站以及网络管理系统。合作测试计划重点包含了基于IP的LTE-SAE网络基本功能测试、多天线M
关键字:
爱立信 LTE
14日看到消息,LTE商用网络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以及挪威的奥斯陆两地正式运营,虽然谁是首个仍然值得商榷,但不容置疑的是LTE已经由此正式走上商用轨道。反观TD-LTE,也将在明年进入最关键的一年。
首先是中移动将在上海世博会部署TD-LTE实验网,这将是TD-LTE全球首个试验网,将会对其后续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基于TD-LTE的TD-LTEadvanced将有可能成为4G标准之一,最终结果将有待ITU裁定。
成为4G标准不在是问题关键
自主知识产权问题一直被国人看做是衡量
关键字:
WiMAX 4G TD-LTE
摩托罗拉TD-LTE(TD-SCDMA Long Term Evolution,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俗称4G)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商用。目前,摩托罗拉已完成工信部TD-LTE从实验室到室外系统基本集测试。
该人士还透露,目前在北京郊区,摩托罗拉正在进行TD-LTE最后选址测试,该测试将吸引众多芯片、终端企业参与,之后摩托罗拉将在全国三个主要城市进行TD-LTE试点测试,具体选择城市目前还在规划中。
此前,在ITU2009世界电信展上,摩托罗拉作为唯一一个提供现场TD-LTE体验的
关键字:
摩托罗拉 TD-LTE TD-SCDMA
无线通信网络设施正在由3G向4G转型,随着对多载波、高速、多任务支持需求的增加,基站与核心网设备对多核处理器的需求越来越强。根据In-Stat的调查结果显示,到2013年,将近88%的移动处理器出货量是属于多核产品的,其市场规模将达到775万台,并将保持22.3%的年复合增长率。有业内人士表示,3G基站受益于多核技术之后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而随着DSP(数字信号处理)由单核向多核转型,DSP市场的格局也将被打破。
多核成未来趋势
由于通过芯片主频来提升性能已经接近物理极限,采用多核架构来提
关键字:
无线通信 3G 4G LTE
爱立信刚刚宣布,与TeliaSonera在斯德哥尔摩启用全球首项商用4G业务。这比原计划提前投入商用,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4G/LTE网络,其网络速度使高清视频的接收与发送成为可能。
TeliaSonera在斯德哥尔摩拥有目前全世界最快速、最大规模的移动宽带商用网络。爱立信(NASDAQ:ERIC)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Carl-Henric Svanberg)对这一历史性时刻感到无比振奋,他表示:“移动宽带的新纪元今天刚刚开始。凭借LTE,也就是‘4G’,
关键字:
爱立信 4G LTE
“中国会是全球较早上马LTE的国家。”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华区总裁张志强近日表示,虽然中国电信运营商的时间表还未公布,但紧随全球最先启动LTE的日本和挪威电信运营商之后,中国运营商的LTE部署时间可能在2011~2012年。
张志强表示,LTE是一种准4G技术,终端应用内容将比3G更大、速度更快。明年,基于LTE平台的新技术将在上海世博园得到应用,诺西将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室内分布式基站和世博会园区导航系统网络建设。
另据张志强介绍,诺西的Flexi Multiradio基
关键字:
诺基亚西门子 LTE 4G
北欧运营商TeliaSonera今天在斯德哥尔摩正式启用了全球首个4G/LTE网络,而这也是目前全球正式投入使用的惟一的4G网络。
爱立信作为该网络的提供商之一,其即将卸任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思文凯表示对这一历史性时刻感到振奋,“移动宽带的新纪元今天刚刚开始。凭借LTE,也就是‘4G’,您的移动宽带体验将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LTE的速度能为您带来无比轻松的宽带接入感受。”他说。
LTE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旨在以最经济、最节能的方式传输海量
关键字:
爱立信 4G LTE
12月9日消息,对于备受关注的TD-LTE,中国普天近日表示,随着TD-LTE推进的加速,与FDD-LTE之间的差距从年初评估的六个月正在逐步缩短。
TD-LTE是国产3G标准TD-SCDMA的演进方向。作为国产TD四强之一的中国普天表示,经过多年研发,普天TD-LTE进展顺利,在业界领先,已经能够提供全套的LTE产品解决方案。产品特色主要包括:体积小、功能强、功耗低、噪声低、安装简便、平滑升级、规格标准、扩容方便。
FDD LTE则是WCDMA和CDMA2000的下一步演进方向,LTE的
关键字:
TD-LTE 3G TD-SCDMA
不论应用在手持设备上还是数据卡上,过去18个月里高速分组接入(HSPA)技术在亚太地区(不含日本)经历了快速增长。IDC预测,到2009年底,这一地区将实现4360万的HSPA连接量。
IDC亚太区电信研究总监Bill Rojas称:“在亚太地区(不含日本)大多数已经部署了HSPA的市场, HSPA的成功和持续的带宽需求正在加速推动对长期演进技术(LTE)的部署。HSPA数据卡的经验引人注目,然而其代价是带宽需求的爆炸式增长,导致HSPA运营商必须通过WiFi接入点卸载尽可能多的流量
关键字:
LTE WiFi 手持设备 HSPA
12月8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上海举行。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下称“大唐电信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书,金桥股份公司与大唐电信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大唐控股”)签署了产业园项目合作意向书。
据悉,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与大唐控股将就TD-LTE及4G国际标准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合力推进“大唐上海产业园”建设。大唐电信集团决定在浦东新区投资建设“大唐
关键字:
大唐 TD-LTE 4G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表示,该公司期待中的LTE(长期演进)网速为每用户平均下行速率5至12Mbps,上行速率2至5Mbps。
Verizon表示,LTE的网络时延将为现有3G技术的1/4。Verizon将LTE称作4G技术,并称该技术提供的网络速率比3G快10倍。Verizon期待中的LTE网速高于目前许多有线宽带的网速。而作为LTE的竞争对手,WiMAX的下行速率最高为10Mbps,平均下行速率为3至6Mbps。
Verizon尚未公布其4G服务的价格,不过
关键字:
LTE 3G Verizon
12月8日消息,在日前召开的“2009(第三届)移动互联网研讨会”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黄宇红表示,2009年TD-LTE发展大幅度加速,在系统、产品、测试、认证等方面基本做到与国际同步。
黄宇红还表示,大家最关心的TD-LTE终端问题也将在明年得到较好的解决,“明年将会有支持TD-LTE的数据卡芯片面世”。据了解,很多WiMAX厂商也在积极支持TD-LTE系统的发展。
黄宇红还介绍,中国移动明年下半年将在3个城市大规模部署TD-LTE外场试验网
关键字:
TD-LTE WiMAX
诺基亚西门子通信(以下简称诺西)大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近日透露,其杭州研发中心已实行大扩军,基本完成布局,将成为诺西在全球的LTE研发重要基地;同时,诺西也已定下加快增长、减低成本、提高效率等三大发展方向。
杭州研发中心扩至1000多人
在杭州经济开发区,楼顶上写着“诺基亚西门子通信”的两栋大楼极其引人注目。这两大并排相连的大楼每栋都高达近30层,建筑面积庞大,再加上蓝色玻璃外墙,在由机场往市区的路上非常显眼。
对此,诺西大中国区总裁张志强也觉得非常自豪。&ldq
关键字:
诺西 LTE 4G
4G芯片制造商Sequans Communications已被中国移动选中,为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运行的TD-LTE(全称为用于TDD频谱的长期演进技术)网络提供芯片和USB无线网卡,该网络将由中国移动在2010年5月至10月的世博会期间作为一个演示网络运行。Sequans的TD-LTE芯片技术将为世界首款TD-LTE USB无线网卡提供助力,中国移动将向参观者发放这些网卡以便其亲身体验LTE的强大功能。
作为全球领先的WiMAX芯片制造商,Sequans从事WiMAX以及LTE技术的开发
关键字:
Sequans TD-LTE 4G
全球领先的手机平台半导体制造商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与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和服务商诺基亚公司,近日宣布合作开发先进的射频(RF)收发器解决方案。双方签署的协议是一份非排他性合作协议,旨在确保诺基亚的可授权先进基带调制解调器技术以及英飞凌称雄业界的射频解决方案的兼容性和互通性。
诺基亚将与英飞凌携手合作,确保诺基亚现有和未来的可授权先进调制解调器设计,能够与英飞凌业界领先的射频收发器解决方案无缝兼容和互通,从而为整个手机行业提供面向HSPA(高速分组接入)、LTE(长期演进)等技术的完善调制解调器解决方
关键字:
英飞凌 LTE RF 收发器
fdd-lte介绍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3G的演进,通常被称作4G,包括TDD、FDD两种双工模式。FDD(频分双工)是该技术支援的两种双工模式之一,应用FDD(频分双工)式的LTE即为FDD-LTE。由于无线技术的差异、使用频段的不同以及各个厂家的利益等因素,FDD-LTE的标准化与产业发展都领先于TDD-LTE。
FDD模式特点
FDD模式的特点是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