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FD总线协议选件发布,支持高达15Mbps数据速率的总线控制局域网性能。优势在于现代汽车电子领域的管理解决方案。R&S RTx-K9选件使得R&S RTE和R&S RTO用户能够分析总线接口和协议触发。基于硬件解码分析能够使用示波器快速的找到错误,加速CAN FD接口协议测试的认证和调试过程。
客户可以直接触发报文起始,报文结束和数据值,并且可以采用高性能的搜索功能找出相关的事件。解码后的报文结果可以以不同颜色表示的报文内容显示或者以表格形式显示。在解码总线配置时
关键字:
罗德与施瓦茨 CAN-FD
概述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在空间上的耦合实现非接触式数据传输,达到自动识别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有大量的、面向众多领域的RFID应用系统。在开发这些RFID系统时,若因不同的应用需求和应用环境,而将每个RFID系统孤立看待,无疑会增加开发成本和延长开发周期。因此,文中基于构件化的封装设计思想设计了一个RFID系统通用的软硬件平台,对软硬件进行封装,提高软硬件的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
关键字:
RFID MCF52235 CAN
电源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是运用电源模块并联技术实现功率合成,组成积木式、智能化的分布式大功率电源系统。为使并联的各个模块协调工作,对分布式电源系统进行可靠的监控是电源技术发展的热点之一。
目前对分布式电源监控普遍采用的做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在数字化程度不高,速度不够快,精度和可靠性不够高等问题,然而在工业控制中电源控制显的十分的重要。
1电源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传统电源系统并联系统多是采用模拟的方法实现模块间的电流均流的,但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不足:必须有均流控制母线,需要增加专门的均流控制器。
关键字:
DSP CAN
0引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单片机为中心的数据采集、检测控制等系统接入网络共享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以PC机为中心的时代逐渐转到以单片机系统为中心的时代。
但是,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系统主要通过RS-232、RS-485和CAN总线协议通信,它们无法直接于互联网连接,因此,系统处于与互联网隔绝的状态。这些系统广泛采用低成本的8位单片机,而这种单片机一般只具有RS-232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要想接入互联网必须进行通信接口改造,这种改造不
关键字:
RTL8019AS 以太网 CAN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的技术不断革新,各式各样的小汽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汽车早已经不是代步工具那样简单,它已经成为现在人们生活不可获取的一部分。近日,Spansion 公司宣布推出了Spansion Traveo 微控制器系列最新产品S6J3110,该产品面向汽车仪表系统搭载HMI和嵌入3D图形引擎技术。
人机接口技术(HMI)
CAN是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的简称,是由研发和生产汽车电子产品著称的德国BOSCH公司开发了的,并最终成为
关键字:
Spansion CAN MCU 201411
是德科技公司日前宣布,旨在提升工程师调试CAN FD和SENT串行总线效率的解决方案将亮相汽车测试展。展会于10 月 28 日至 30 日在美国密歇根州诺维市 Suburban Collection Showplace 会展中心举办,是德科技位于 12024 展台。
与 Keysight InfiniiVision 4000 X 系列示波器结合使用,CAN FD 选件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阶段深入探测并消除总线错误。SENT 选件能够触发并解码高速和低速通道的汽车传感器串行数据,包括触发不同的错误
关键字:
是德科技 CAN 传感器
在设计或应用电源时,大家都会关心电源的输出纹波噪声,但取多少合适呢?若要求放宽了,纹波噪声过大,电路不能正常工作,还费时间调试修改。要求高了,自然滤波器的成本上升,且可能变成是杀鸡用牛刀式的过度设计。
下面根据一些常规的应用,推荐一些能容忍纹波噪声的值,可做一些参考。
1、 普通的数字I/O隔离:电源的纹波噪声容限比较大,100mV左右都没问题;
图1 IO隔离
2、继电器输出、光耦输出的电源隔离:跟数字I/O类似,可容忍达100mV的纹波噪声;
关键字:
纹波噪声 I/O隔离 CAN
1 引言
在现代工业中,PLC 之间或PLC 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联网应用日益广泛。PLC 的联网功能越来越强。以欧姆龙CP1、CJ1 和CS1 系列PLC 为例,配合使用各种模块,可以支持工业以太网、Controller Link 等现场总线通信联网功能。但是,应用广泛的CPM1A、CPM2A等中小型PLC 的通信联网一般只能采用工业总线的物理层形式(如RS232 或RS485),通信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并不是很强。
本文选用欧姆龙的CPM2A 机型,配合使用RS232-CAN 适配器,实
关键字:
CAN PLC RS485
嵌入式WEB服务器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将嵌入式系统和 WEB技术结合起来,将 WEB技术引入到现场测量和控制设备中,从而实现基于嵌入式 WEB服务器的控制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现有的公共通信网络,使用标准的 Web浏览器作为接口直接对现场的控制设备进行访问,监控和维护等操作,实现了异构设备之间的跨平台互访。 1嵌入式 Web服务器总体设计
系统硬件设计如图 1所示。嵌入式 WEB服务器由网络模块、接口模块和存储模块三个部分组成。网络模块是整个嵌入式 WEB服务器的核心,负责完成服务器的初始化,并且在
关键字:
Linux WEB CAN
针对CAN总线通信质量、测试和验证的需要,以及传统CAN分析仪的复杂性,且必须选择PC机作为显示终端的不足,论证了一种基于ARM单片机和智能手机的CAN总线分析仪设计。该分析仪采用以ARM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电路完成对CAN网络的实时数据收集和监控;采用蓝牙通信方式实现分析仪与智能手机的通信并以智能手机为终端完成数据分析。文章对分析仪硬件、软件和智能手机页面进行了具体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波特率自动检测方法,最后给出了所设计的CAN总线分析仪的实际试验结果,可实现CAN总线波特率自动检测、正常监测以及CA
关键字:
ARM CAN USB
智能断路器通过CAN 总线网络接入变电站主控制室,实现实时监控,并通过CAN-TCP/IP 协议转换电路接入以太网,在电力调度中心实现“四遥”功能,并通过以太网,与发电、供电网络间进行双向通信。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电力设备向着可通信、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低压断路器是为供配电网络提供过载、短路和欠压等保护及避免接地等故障破坏的重要电气元件,智能控制器是实现其测量和完成各种保护功能的核心控制单元,断路器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控制器上。
目前
关键字:
CAN 总线 智能断路器 以太网
全球行业领先的嵌入式市场闪存解决方案创新厂商 Spansion 公司今日宣布开始供应Spansion Traveo™汽车微控制器S6J3100系列的样品。该系列利用高性能的CAN FD接口来增强车载网络。家族中的新产品面向多种不同的汽车应用,其中包括车身控制模块(BCM)和供热通风与空调(HVAC)。
博世公司已在多年前开发出CAN标准,并且一直采用创新解决方案推动车载通讯。博世公司在2012年国际CAN大会上首次推出了CAN FD协议,该协议是对传统CAN技术的无缝升级。如同传统C
关键字:
Spansion CAN S6J3100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在VRV系统使用的无极性通信电路,可以替代目前的有极性通信,如RS-485、CAN。并且详细阐述了各个关键器件的选取方法,另外还将调试和工程使用中的技术要点进行了分享。通过该硬件方案能很好的实现无极性通信,硬件电路简洁、成本地、可移植性强,能很好的模块化推广应用。
引言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机空调系统(Varied Refrigerant Volume,VRV),是控制冷媒流通量并通过冷媒的蒸发或冷凝来实现制冷或制热的空调系统。其工作原理是:由控制系统采集室内舒适性参数、室
关键字:
无极性通信 VRV 冷媒 CAN MM1192 201410
1 引言
现在总线技术有很多种。从成本上讲,RS-232/485的成本都比CAN低;速度上讲,工业以太网等也都不错。为什么唯独CAN在汽车电子中得到亲睐?
从成本上来说,CAN比UART、RS-232/485高,但比以太网低;从实时性来说:CAN的实时性比UART和以太网高,为了保证安全,车用通信协议都是按周期性主动发送,不论是CAN还是LIN,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消息其发送周期都小于10ms(每辆车都有好几条这样的消息),发动机、 ABS和变速器都有几条这样的消息;从可靠性来说,CAN有一系
关键字:
CAN RS-232/485 以太网
安凯客车故障诊断纪实
安凯新能源客车是国内较早研发及批量化运营电动客车的企业,最早上电动车国家公告,公告数量全国第一,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并且大量出口到欧美,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领导品牌。安凯之所以取得广泛用户的信任,在于该公司对行驶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标准。针对新能源客车普遍存在CAN总线受到电磁干扰问题,安凯和广州致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使用CANScope-Pro专业版CAN总线分析仪成功定位故障,排除干扰,并且进行可靠性测试,为安凯新能源客车
关键字:
安凯 CAN 频谱分析
can fd系统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can fd系统!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can fd系统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can fd系统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