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arm-wince

arm-wince 文章 进入arm-wince技术社区

基于ARM和STi5x数字网络机顶盒的设计

  • 论文设计了一款基于ARM9和Sti5518的数字网络机顶盒。文中对传统的数字机顶盒和数字网络机顶盒作了比较
  • 关键字: 机顶盒  设计  网络  数字  ARM  STi5x  基于  

基于ARM与MEMS器件的微惯性测量装置设计

  •   在仿生推进机理的研究中,精确测量鱼类尾鳍拍动参数对于鱼类仿生推进机理研究及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研究者大多采用分析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图像获得参数的观测方法。这种方法受到环境与设备的限制,结果精确度较差。本设计是一种基于MEMS器件的生物运动微惯性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实现了对SPC-III机器鱼尾鳍拍动参数的精确测量,为国内首次利用MEMS器件进行的活体鱼尾鳍拍动参数测量实验打下了基础,为机器鱼仿生推进设计理论提供支撑。   1 设计要求和系统结构   根据活体鱼类的生物特征和实验本身的特
  • 关键字: ARM MEMS   

英特尔:嵌入式联网设备市场是下一个金矿

  •    随着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二者之间已呈现出更多的融合趋势:一方面嵌入式设备被更多地连接到互联网上,成为互联网接入终端;另一方面这些设备之间也越来越多地实现了互联互通。自今年英特尔推出面向嵌入式领域的凌动处理器以来,英特尔的嵌入式市场战略逐渐清晰,而其与终端设备芯片厂商ARM之间的竞争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7月14日,英特尔在北京举行嵌入式战略沟通会,英特尔公司数字企业事业部副总裁、嵌入式及通信事业部总经理DougDavis参加了会议,其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个价值
  • 关键字: 英特尔  嵌入式系统  ARM  PC  

ST STM32系列获ARM RealView开发工具包支持

  •   STM32F101 (接入行)和STM32F103 (性能行)将是意法半导体首个基于ARM Cortex-M3处理器的器件系列,兼具卓越的高性能和低功耗,待机功耗仅为2 A。该系列器件拥有高达72MHz的CPU时钟速度、128Kbyte片上闪存ROM及20Kbyte片上RAM,还包括A/D、CAN、USB、SPI、I2C等众多外设及多达80个GPIO。   RealView微控制器开发工具包3.1可为新器件提供支持。这一最新版本保留了Keil Vision3集成开发环境(IDE)易于使用的特性,并增
  • 关键字: ST  ARM  处理器  Cortex-M3  

解析S3C44B0X上应用的一款Boot Loader

  • 本文对Boot Loader的功能、操作模式等作了简单的介绍,重点对基于S3C44B0X内核的UP-NetARM3000上移植uCOS所设计的Boot Loader代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详细的介绍了这款Boot Loader的运行流程和工作机理,为成功装载嵌入式操作系统建立良好的软硬件环境。
  • 关键字: Boot Loader  嵌入式操作系统  ARM  

嵌入式系统mC/OS-II在LPC2119上的移植方法和技巧

  • 本文在分析实时嵌入式系统mC/OS-II和LPC2119芯片的基础上,对mC/OS-II向处理器上移植前需要了解的知识和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最后给出了移植的具体工作。论文着重分析了mC/OS-II的移植。
  • 关键字: mC/OS-II  ARM  重映射  LPC2119  任务  

ARM处理器的节能优势

  •        许多嵌入式ARM处理器的系统都是基于电池供电的能量供应方式,而处理器的功耗对于整个SoC芯片至关重要,因此ARM处理器的低功耗优势可以充分节省能量消耗。总之,当前的典型功耗的电流图并不依赖于标准过程、标准集或工作负载。         EnergyBench提供若干工具,这些工具可容易低与经济实用的硬件结合使用,以便使用E EM B C开发的标准方法测量典型功耗
  • 关键字: ARM 处理器   

ARM多核和MIPS多执行绪嵌入式处理器技术剖析

  •          在嵌入式装置中建置多核心(包含同质或异质)以及多执行绪技术,的确能带来诸多效益,尤其是改进系统效能方面最为明显。          尽管RISC嵌入式技术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但是在维持以往嵌入式软件资源兼容性的前提之下,能够改善其未来适用性,并且有效提升新系统的效能表现,使其不失为良好的解决方案。   &
  • 关键字: ARM MIPS 嵌入式 处理器 多核  

ARM Linux中断分析

  •         ARM体系结构中,把复位、中断、快速中断等都看作‘异常’,当这些‘异常’发生时,CPU会到固定地址处去找指令,他们对应的地址如下:   地址 异常类型 进入时的工作模式 0x0000000
  • 关键字: ARM Linux 中断   

WinCE下光电编码器的驱动程序设计

  •   引 言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发展迅速,嵌入式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的专用性,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千差万别,其输入设备也不再像通用计算机那样单一。嵌入式计算机的输入没备一般有鼠标、键盘、触摸屏、按钮、旋钮等,而光电编码器(俗称“单键飞梭”)作为一种输入设备,由于其具有输入灵活,简单可靠等特点,因此特别适合应用在嵌入式仪器和手持式设备上,整个系统可以只用一个键作为输入。触摸屏由于其方便灵活、节省空间、界面直观等特点也备受青睐,但存在寿命短,长时间
  • 关键字: WinCE  

从10个方面分析评价Linux和WinCE的优缺点

  • 1.支持多种硬件平台 由于嵌入式设备硬件平台的多样性,CPU芯片的快速更新,嵌入式操作系统要求支持常用的嵌入式CPU,如X86, ARM, MIPS, POWERPC等,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另外还需要支持种类繁多的外部设备。Linux支持以上几乎所有的主流芯片,并且还在不断的被移植到新的芯片上。而在这方面,WinCE显然差得很远。 2.占有较少的硬件资源 由于多数嵌入式系统具有成本敏感性,处理器速度较低 ,存储器空间较少,这要求嵌入式OS体积小,速度快。Linux体系结构比较灵活,易于裁减,可以小
  • 关键字: Linux WinCE  

ARM中C和汇编混合编程及示例

  •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目前使用的主要编程语言是C和汇编,C++已经有相应的编译器,但是现在使用还是比较少的。在稍大规模的嵌入式软件中,例如含有OS,大部分的代码都是用C编写的,主要是因为C语言的结构比较好,便于人的理解,而且有大量的支持库。        尽管如此,很多地方还是要用到汇编语言,例如开机时硬件系统的初始化,包括CPU状态的设定,中断的使能,主频的设定,以及RA
  • 关键字: ARM C语言 汇编 编程   

WinCE下光电编码器的驱动程序设计

  •   摘要 光电编码器以其体积小、输入灵活等特点作为输入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仪器中。本文讨论光电编码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以三星公司ARM9芯片S3C2410为CPU的嵌入式系统开发板为平台,详细阐述嵌入式操作系统WinCE下光电编码器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正确可行,程序运行稳定可靠。   关键词 嵌入式系统 WinCE 光电编码器 S3C2410   引 言   近年来,嵌入式技术发展迅速,嵌入式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的专用性,系统的硬件、软件结构千
  • 关键字: 嵌入式系统 WinCE 光电编码器 S3C2410  

ARM嵌入式平台的VGA接口设计

  • 嵌入式系统中,大屏幕显示一般采用带有VGA接口的显示器来实现。本文介绍在基于ARM9芯片S3C24lO的嵌入式平台中,利用高性能视频D/A转换芯片ADV7120,将LCD扫描式接口转换为VGA接口的设计方法;详细介绍S3C2410相关寄存器的设置。
  • 关键字: ARM  VGA  嵌入式平台  接口设计    

分析评价Linux和WinCE/Windows的优缺点

  • 1.支持多种硬件平台 由于嵌入式设备硬件平台的多样性,CPU芯片的快速更新,嵌入式操作系统要求支持常用的嵌入式CPU,如X86, ARM, MIPS, POWERPC等,并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另外还需要支持种类繁多的外部设备。Linux支持以上几乎所有的主流芯片,并且还在不断的被移植到新的芯片上。而在这方面,WinCE显然差得很远。 2.占有较少的硬件资源 由于多数嵌入式系统具有成本敏感性,处理器速度较低 ,存储器空间较少,这要求嵌入式OS体积小,速度快。Linux体系结构比较灵活
  • 关键字: 分析 评价 Linux WinCE/Windows   
共4043条 248/270 |‹ «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 ›|

arm-wince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rm-wince!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rm-wince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rm-wince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热门主题

ARM-WinCE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