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ai nb

LG :明年致力于把NB-IoT网络扩大到全国范围

  •   众所周知,IoT包括设备的传感器与联接,还有数据,其中联接是通讯公司的强项,无论是无线还是有线;而传感与数据,则是其短板。在日本东京举办的“华为全球移动宽带论坛(Global Mobile Broadband Forum)”上LG Uplus物联网业务高级副总裁Ahn Sung Jun与大家分享了过去一年当中LG Uplus如何开展IoT相关的业务,以及一些成功和失败的案例。   Ahn Sung Jun表示IoT有家庭、公共和产业领域。在家庭领域,从去年8月份开始截至到上周
  • 关键字: LG  NB-IoT  

收购AI、IoT企业 三星电子开启新一波事业结构调整?

  • 不论如何,三星决定斥资80亿美元买下Harman,不但成为业界话题,也为三星内部注入活力,一扫连日因为Galaxy Note 7智能型手机事件带来的阴霾;
  • 关键字: 三星  AI  

收购AI、IoT企业 三星电子积极布局软件生态系

  •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最近大动作进行多起外国企业购并,似乎开始启动新一波事业结构调整,事业重心不再局限于电视或智能型手机等最终成品、硬体领域及B2C事业,逐渐朝向零组件、解决方案、B2B、软体等面向扩展。   不仅如此,三星似乎欲向业界宣告,只要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花再多钱投资也愿意,砸重金购并国外业者的策略模式也与先前有所不同。   副会长李在镕从2014年5月接下经营重担后,“选择与集中”一直是李在镕奉行的理念。2016年10月底李在镕正式成为
  • 关键字: 三星  AI  

AI专家:科技巨头狂挖AI人才威胁学术进步

  •   11月22日消息,据金融时报报道,人工智能(AI)领域先驱、蒙特利尔大学教授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警告称,AI领域人才大量流向大科技公司,正对学术研究造成威胁。本吉奥是深度学习领域的大神,这种技术主要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以推进计算机语言理解和图像识别技术的进步。   大公司挖人危及学术研究   本吉奥称:“科技领域正在招募大量人才,导致学术研究领域人员不足。对于那些大公司来说,这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学术界来说,这是一种灾难。”本吉奥称,
  •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全国首家NB-IoT规模化商用启动

  •   18日,全国第一家NB-IoT(窄带物联网)规模化商用局启用仪式在福州举行。福州市城市供水漏损治理项目作为国内首个NB-IoT规模商用的承接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移动通信正在从人与人的连接,向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连接迈进。作为物联网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NB-IoT技术具有支持海量连接、深度覆盖、低功耗、低成本等优点,是实现万物互联的突破性技术。今年6月,该技术通过3GPP国际标准组织认定,标志着其进入商用阶段。未来,该技术可应用的范围包括智能抄表、物流监控、车联网、智能井盖等诸多领域。   
  • 关键字: NB-IoT  物联网  

看明白了这篇NB-IoT科普小文,你就厉害了

  • IoT是未来五年全球发展的趋势之一,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
  • 关键字: NB-IoT  物联网  

征战AI市场 英伟达有几分胜算?

  • 鉴于AI芯片的应用尚在起步阶段,及对手英特尔在此领域中有的放矢的并购和自身在CPU的挖潜和整合能力,英伟达以AI之名换来的股价暴涨背后并非高枕无忧和一片坦途。
  • 关键字: 英伟达  AI  

微软布局AI是场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豪赌

  • 人工智能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如今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是创业公司、大学及科研机构,还是世界科技巨头都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做前瞻性的研究。
  • 关键字: 微软  AI  

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7500亿,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明显提升

  •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巡视员卢希29日下午在无锡表示,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互联网龙头企业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新兴力量。中国在物联网领域,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明显提升。   据中国新闻网10月29日消息,2016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无锡召开。卢希在会前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卢希称,近年来有关部门制定和实施了10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中央财政连续4年安排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共20亿元,物联网被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支持范围,中国的物
  • 关键字: 物联网  NB-IoT  

IBM、MIT和哈佛发起新基因组计划:用AI研究癌症

  •   据计算机世界网站近日报道,IBM公司的“沃森”人工智能将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及哈佛大学布罗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携手,研究数千个对癌症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病例,希望通过厘清耐药性产生的机理,研发新一代抗癌药物和疗法。   布罗德研究所基因组学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解释称,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疗法能抑制癌症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癌症最终仍会卷土重来,部分原因在于肿瘤发生了变异,产生了耐药性。该研究所负责人艾瑞克·兰德表示,美国每年约有60万人死于癌症,其中耐药性是&ldquo
  • 关键字: IBM  AI  

NEC:借助AI撬动未来物联网世界

  •   看过《碟中谍》系列大片的朋友,可能对特工们在火车站庞大的人流中借用人脸识别隐形眼镜迅速锁定目标的场景惊叹不已,而这一幕已被NEC从梦想带到了现实。近日,NEC在东京高大上的场所——东京国际论坛大厦举办了全球用户论坛暨展览会(C&C User Forum & iEXPO2016),记者作为核心媒体代表在现场亲身感受到了NEC展示的前沿ICT技术,其中就包括运用AI提高准确度的人脸识别技术,帮助管理人员在大型活动中快速地通过面部数据进行身份识别,锁定目标。通过两天的
  • 关键字: NEC  AI  

面向cat.1和NB-IoT 中国电信和联通会合推物联网吗?

  •   今年年底,中国电信4G基站将达到85万个,而中国联通已建成超过70万个4G基站,成为全球最大的FDD 4G+网络,其FDD基站全球占比为28%。   目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达成了约 6 万站套 4G 基站共建共享和 1.45 万公里传输光缆合作项目。   鉴于前期中国电信和联通成功推动六模全网通的合作与发展,两者是否会在万物互联时代,推动物联网从网络、模块、终端及业务层面的全面融合呢?   以下为comobs的判断:   1.目前,联通在900MHz重耕用于LTE与发展NB-IoT的日子过起
  • 关键字: cat.1  NB-IoT  

国外科技巨头的AI战略布局及技术现状

  •   PC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为 软件产品的快速反应能力,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构建移动端的生态系统,人工智能时代则 更为依赖 AI 核心技术。AI 技术拥有两大要素: 核心技术平台、 数据循环。只有将 AI 技术与数据结合,才可形成实用性的业务。   IBM:入局早,深刻受益行业发展红利   人工智能是 IBM在2014 年后的重点关注领域。IBM在AI 领域无出其右,如80年代的专家系统、1997 年击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深蓝计算机、2011 年在美国智力竞赛节目 《危险边缘》 中战胜其人类
  • 关键字: AI  NVIDIA  

对低功耗广域网络NB-IoT你要知道的问题

  •   本文是VT Network公司的商业拓展主管Patrick Robinson针对低功耗广域网络,尤其是NB-IoT的一些看法。作者正在运营者一张Sigfox的网络,有一些低功耗广域网络运营经验。在译者看来,文中对NB-IoT的有些看法虽有些不妥,但其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故发布本文,供业内同仁来探讨。   起源   Patrick在无线领域工作了16个年头,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基于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发展,这一市场上有各种各样媒体宣传内容,其中不乏夸大成分。我们读过很多文
  • 关键字: NB-IoT  LoRa  

李开复:AI 科学家与 B2B 业务最有机会人工智能创业

  •   李开复坦承过去太早投入AI,“现在才是创业黄金期”   李开复首先指出,“现在就是AI创业的黄金时期”,以创新工场来说,拟定了AI专属投资计划,目前有50%的投资都锁定在AI领域,中国和美国加起来超过25个案子,金额超过1亿美元。未来创新工场将变成AI工场,会有科学家帮助新创团队耕耘人工智能领域,打造AI孵化器。   之所以这么看好人工智能发展,李开复以无人驾驶技术举例,像是Google无人车已经跑了200万英里,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也累积
  •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共3093条 197/207 |‹ «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 ›|

ai nb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ai nb!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ai nb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ai nb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热门主题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