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LTE建设、实现LTE运营是推动经济增长、落实国家战略、带动信息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社会信息化总体水平的必经之路。未来5年我国预计将建设百万个LTE基站,网络投资数千亿元,发展5亿LTE用户,成为全球最大的LTE区域市场。
- 关键字:
WLAN LTE 4G
- 通过以上对LTE 与WiFi 网络的技术标准、覆盖能力、容量、终端等多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LTE作为下一代网络首选的移动通信制式在技术标准、覆盖能力、特有技术上均全面领先WiFi 网络,但WiFi 网络在容量、AP 性价比、终端普及率上的优势决定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在特定场景下WiFi 网络仍然是LTE 网络的有效补充。
- 关键字:
LTE WiFi FDD制式
- TD-LTE与LTE FDD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全球LTE商用网络的不断开通,用户数和业务量的增长,LTE FDD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而TD-LTE具有较丰富的频谱资源,两者融合组网,可以有效缓解FDD频谱紧张问题
- 关键字:
LTEFDD GSM WiFi TD-LTE 融合组网
- 洪教授首先谈到一个问题,中国的3G计划至少被推迟了七到八年,若按国家主管部门的计划,今明两年唱主角的将不是3G,而是4G,这从MIMO的研究日程可以看出来。据洪教授透露,东南大学“很早”就接到了国家“多输入多输出(MIMO)移动通信系统”这一863重点研发计划,并已于2006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该系统多次亮相国际通信大展,多次获得业界赞誉并得到国际专家的认可。
- 关键字:
MIMO 技术 4G
- 作为全球主流4G技术之一, TD-LTE在全球呈现燎原之势。在国外,已经有日本软银、巴西SKY、沙特STC等多张商用网络投入运营。在国内,工信部牵头、中国移动承担的TD-LTE一阶段、二阶段规模外场试
- 关键字:
TD-LTE 中国移动 4G
- 可编程技术的特点是能够跟随基站设计的演进,因为通常设计在规范被完全批准之前就开始了。基站需要大量的ASIC器件,FPGA通常被用作接口和粘合逻辑:能够快速修正设计错误,或支持专门的DSP器件的功能。
- 关键字:
规范 FPGA 4G
- 智能手机不再是移动通讯服务业者唯一能捞钱的平台,现在他们的摇钱树又多了一棵──汽车。有不少移动通讯服务业者都将汽车视为下一个具备庞大成长潜力的商机,汽车业者同样也看好新的收入来源,并开始炒作ldquo;有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rdquo;议题。手机芯片业者高通(Qualcomm)是唯一针对汽车市场推出LTE芯片组的半导体业者,
- 关键字:
汽车系统 LTE
- 在移动产品中增加WiMAX连接可以为所有这些服务提供超过1Mbps的宽带速度,同时保持现有3G设备的体积和电池寿命不变。宽带速度正在开启众多新兴移动计算设备市场。封装在独立模块中的WiMAX子系统则简化了这种无线技术的集成
- 关键字:
移动宽带 WiMAX 4G
-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FDMA)是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的一种形式,它针对多用户通信进行了优化,尤其是蜂窝电话和其它移动设备。它是针对蜂窝电话长期演进(LTE)的最合适调制方案。
- 关键字:
蜂窝电话 LTE OFDM
- 大唐移动基于TD-SCDMA考虑发展和演进问题,把TD-LTE、IMT-Advanced(高级国际移动通信)TDD定位于TD-SCDMA的演进版本,延续和发展我国在3G领域的成果。
- 关键字:
TD-LTE
- Zigbee是一种崭新的,专注于低功耗、低成本、低复杂度、低速率的近程无线网络通信技术。也是目前嵌入式应用的一个大热点。
- 关键字:
低功耗 2.4G ZigBee
- 电信级运营网络对可靠性需求可分为三个层面:设备可靠性、网络可靠性和业务可靠性。在承载网中,网络和设备的可用性要求达到99.999%(这相当于设备在一年的连续运行中,因各种可能原因造成停机维护的时间少于5分钟),高可靠性是电信运营商网络建设和网络运营的基本要求。
- 关键字:
承载网 LTE 可靠性 快速检测 保护倒换
- 0 引言当前,信息与通信、自动化、生产、管理等应用日益走向融合, 信息网络与通信网络融合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实现了数据信息传输、音视频会议、电话、传真、即时通信等多种类型的应用服务,这种新型网络模式
- 关键字:
3G 数据信息 4G
4g lte介绍
目录
1 优势与缺陷
? 优势
? 缺陷
2 4G设备
3 技术点
4 安全问题
优势与缺陷
4G LTE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p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2014移动通信世界大会GTI峰会上表示,中国移动推动TD-LTE向LTE-A演进,把速率从100Mbps提升到20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