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信息产部电信研究院相关专家透露,在3GPP中,TD-SCDMA HSUPA的标准工作已于2007年6月基本完成。另据了解,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预计将在明年6月结束TD-HSUPA标准化制定工作
TD-SCDMA系统的接入阶段演进方案包括TD-HSDPA(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和TD-HSUPA(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两个方面。TD-HSDPA难度较低,在中国移动今年的网络建设中已经明确要求所有接入设备必须支持,而TD-HSUPA则具有较大的难度。
据了解,TD-SCDMA在Release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CCSA TD-HSUPA 3GPP 通信基础
- 本文针对3GPP R5版本后无线接入网(UTRAN)在选择IP化发展背景下对传输承载网络的新需求,分析了RNC和NodeB接口的使用方法和传送承载方式,剖析了3G 无线接入网IP化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了基于城域传送网和城域数据网的各种传输承载方案和部署建议。
1、概述
从业务和技术层面来看,目前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主要冲击来源于“移动”和“IP”两大领域。IP技术的设计思想简洁实用和应用丰富多彩,成为一统天下的网络互联协议,全IP的组网方式成为网络演进的趋势。在3G系统大规模商用一再推迟的情况下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PP IP 路由器 无线 通信
-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UTRA)演进的目标是构建出高速率、低时延、分组优化的无线接入系统[1]。 演进的UTRA致力于建立一个上行速率达到50 MHz、下行速率达到100 MHz、频谱利用率为3G R6的3~4倍[2] 的高速率系统。为达到上述目标,多址方案的选择应该考虑在复杂度合理的情况下,提供更高的数据速率和频谱利用率。在上行链路中,由于终端功率和处理能力的限制,多址方案的设计更具挑战性,除了性能和复杂度,还需要考虑峰值平均功率比(PAPR)对功率效率的影响。
在3GPP LTE的标准化过程中,诺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PP OFDMA SC-FDMA 无线 通信
- 安捷伦科技公司近日宣布推出用于3GPP长期演进(LTE)的Signal Studio软件。Signal Studio软件可以与Agilent N5182A MXG和E4438C ESG矢量信号发生器连用,帮助无线研发和制造工程师生成经过安捷伦验证和性能优化的信号,用来对下一代移动通信中使用的不断演进的3GPP LTE产品进行设计和测试。3GPP LTE标准旨在提供一个框架,推动3G标准向高数据速率、低延迟和分组优化的无线接入技术演讲,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安捷伦 3GPP LTE 无线 通信
- 摘要:为了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及标准优势,3GPP启动其长期演进(LTE)的标准化工作。在物理层(层 1)、空中接口协议结构层(层2)和网络结构方面,3GPPLTE采纳一系列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IP语音(VoIP)业务和多媒体广播及多播业务 (MBMS)的解决方案的优化正在进行中,目前已经实现高数据率、低时延和基于全分组的设计目标。
为了应对宽带接入技术的挑战,同时为了满足新型业务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2004年底启动了其长期演进(LTE)技术的标准化工作。希望达到以下几
- 关键字:
3GPP VoIP 标准化 通讯 网络 无线 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
- 伴随着争议和微妙的不确定性,中国距离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脚步越来越近。 此间专家预测,中国手机服务市场必将随着3G业务的开展而“水涨船高”。 “对用户来讲,3G时代最具吸引力的无疑是能够享受更个性化、更贴心、更便捷的移动通信服务。如何把握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形成个性化的服务是企业占据市场先机的关键,”赛迪数据移动通信部总经理黄静说。 与2G、2.5G网络相比,3G网络对高速数据业务的支撑能力让人们对未来移动生活充满畅想,手机电视、移动定位等业
- 关键字:
2.5G 3G 摩托罗拉 诺基亚 手机电视 通讯 网络 无线 移动通信 增值业务 中国移动
- 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除了传统的语音通信方式外,图文、视频、高速数据等新型业务需求也在快速增长。 无论是实力雄厚的传统运营商,还是发展迅速的新兴运营商,都希望在飞速发展的通信市场继续领先或占有一席之地。各运营商投入巨资进行大规模骨干网的建设,而连接骨干网络与用户终端网络“最后一公里”的接入网络的“瓶颈效应”也显得愈加突出,它吸引了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制造商、运营公司和业务提供者。 而目前众多的3.5G宽带无线接入应用却限制在话吧、网吧等小规模形态模式。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地
- 关键字:
3.5G 宽带无线接入 通讯 网络 无线
3gpp 5g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3gpp 5g!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3gpp 5g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3gpp 5g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