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产业报》3G专栏:在研发团队的文化建设上您有何心得?如何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谢永斌:首先,大唐通过大力引导宣传,让研发人员从内心深处认识到TD对国家通信发展的重要意义。大唐的研发人员自身都有深刻理解,他们以前接触到的所有高科技产品包括2G电话、计算机等,没有一样是中国的标准。以前,高科技讲座常常是外国人演讲中国人听,今天,关于TD技术的演讲终于由中国人站在讲台上。大唐把员工认识定位到对国家贡献的崇高精神追求层面。 其次,尽管大唐推动TD发展初期资金紧缺,但公司管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大唐移动 TD研发 3G
引言
WiBro,Wireless Broadband Accessservice。无线宽带接入,是韩国自定的标准,由韩国电子通信协会和三星电子共同发起的高速便携式互联网(HPI)项目发展而来。 WiBro是一个服务品牌,采用WiMAX技术,完全兼容IEEE802.16e标准,是世人所关注的Mobile WiMAX市场开拓者。
无线宽带技术能够随时、随地获得人们想要的信息,资费较低,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在现有的技术中,无线数据业务主要采用WLAN或者蜂窝技术。W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iBro技术 3G
随着3G(目前最主要的技术是WCDMA)在全球范围部署的扩大,热衷于追求新体验的消费者开始对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速下行分组接入 (HSDPA) 技术的已经逐渐走出实验室,其部署时间表已经开始排定。技术行业似乎总是如此的风云变幻,一旦确信部署某种技术在市场和技术两方面都是可行的,人们就会开始寻求下一个重大的创新突破,HSDPA 正是如此。 HSDPA 正在走向商业化,目
关键字:
HSDPA 3G 手机设计
中国3G仍在等待,在商用前的这段敏感期,有关3G的传闻和争论也还在继续。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高通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董事长汪静日前在一次会议上表示,中国未制定推出3G的明确时间表,导致中国电信业发展停滞4年。电信专家李进良当即撰文对此论进行反驳。中国电信业保持着稳定高速的发展态势,并没有因为3G的延迟而停滞,而等待td的成熟也无可厚非。但是,客观地说,尚不明朗的3G时间表是否会给电信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呢? TD需要后发制人 全球3G发展已进入快车道。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TD
日前,无线通信领域硅芯片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者德州仪器 (TI) 与全球领先的电信产品供应商爱立信联合宣布,两家公司将建立战略性的技术合作关系,共同针对支持 Open OS 的最新 3G 设备开发定制解决方案。
由两家公司联合开发的技术解决方案将完美集成 Ericsson Mobile Platforms (EMP) 的小型低功耗 3G 调制解调器以及 TI 的高性能OMAP™应用处理器。新的合作解决方案将采用OMAP、定制基带以及连接技术,并能支持主要的Open OS,从而可轻松实现
关键字:
爱立信 3G 手机
据悉,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高管闪电互换、中国联通执行董事调任中国网通,这一突如其来的人事变动,不禁让人们将其与3G相联系,并被视为3G发牌前的准备工作。另据报道,高通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董事长汪静表示,中国未制定推出3G的明确时间表,导致中国电信业发展停滞4年。
3G牌照的发放关系到电信业的整体发展,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设备制造商都因为至今仍不明朗的3G时间表而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丧失了宝贵的发展时间。 &nb
关键字:
3G 通讯 无线 网络 无线 通信
7月15日,硅谷动力记者获悉,信息产业部业已正式颁布3G移动可视电话行业标准,涉及TD-SCDMA/WCDMA制式。从而使得移动用户之间随时随地的实时音、视频等交互不再壁垒重重。
据悉,该系列标准主要是现阶段只限于移动终端之间的互通,将来还会扩展到移动终端与PSTN、ISDN等各种网络设备的互通。它规定了TD-SCDMA/WCDMA电路域可视电话业务的业务总体特征、功能和协议结构、媒体编解码和复用、业务流程、认证、计费和统计、业务服务质量以及终端要求等内容。
此前,只有联通拥有支持可视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可视电话 TD WCDMA 无线 通信
CDMA发展组织 (CDG)) 宣布, CDMA2000®继续在亚太地区3G无线通信市场保持领先地位。CDMA2000® 在该地区拥有超过 1.61 亿3G用户,年均复合增长率 (CAGR) 达到30%。62家CDMA2000运营商在29个国家提供商用3G服务,年底之前, 50%的亚太运营商将向3,900多万用户提供EV-DO宽带数据服务。随着3G用户、运营商的迅速增长及宽带数据通信服务需求的大幅上升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CDMA2000 亚太地区 3G 无线 通信
7月10日,知名电信专家、863专家组成员、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秘书长尤肖虎做客新浪“对话3G”,谈中国4G技术发展,介绍全球4G现状,以及TD技术演进的思考。其间尤肖虎指出,4G的技术特点概括地说是在新的频段上使用新的技术,其带宽将会比3G宽10倍,同时传输效率提高10倍,预计4G大概整个系统能力将会比3G提高100倍。 中国4G研发开展5年 2001年,863计划启动了面向4G的移动通信发展的未来通用无线环境研究计划(FuTURE计划),目前上海的4G试验网处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4G 3G 无线 通信
各大运营商之间的高管轮岗在中国的通信行业并不新鲜。 日前,中国电信(0728.HK)发布公告称,从2007年7月9日开始,执行副总裁黄文林已经辞去该公司副总裁一职,将到中国移动(0741.HK)任职。同时,公告显示,中国移动副总裁张晨霜已经就任中国电信集团副总经理,在董事会批准之后,张晨霜将成为中国电信执行董事。 由于中国的六大运营商都是国资委控股的国有企业,副总裁级别的人士调整都需要国资委的任命和许可,在中国3G局势的敏感阶段,任何举措都有可能引来市场的猜测。 有媒体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无线 通信
近年来我国电信运营商的投资一直随着3G技术的日臻完善、3G牌照的发放预测波动,在3G全球化的浪潮中不断地摸索着前行,政府、开发商、运营商甚至个人都积极地关注并投资于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其中,除政府投资外,尤以各大运营商的投资最为引人注目。
电信行业投资现状
中国电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在“十五”期间每年均超过2000亿元。中国电信业投资经历了2000年的较快增长,在2001年达到峰值,2002年下降幅度较大,2003年由于宽带、CDMA、PHS、无线通信设备投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电信 3G 无线 通信
中国卫通总经理芮晓武提出了“归核化”发展战略,主要围绕着卫星通信广播电视和数字集群应急通信两大核心业务。
在我国电信运营竞争格局较为失衡的情况下,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两家小运营商的地位就更为局促。但在3G到来和电信重组的前夜,它们的业务运营之道也是全局博弈的重要部分。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去年我国六大运营商的电信业务收入为6483亿元,其中,卫通收入远低于100亿元,铁通收入不足200亿元。两者相加收入约占中国电信业务总体比例的3%。我国电信业的改革到2000年以后形成了以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
关键字:
3G 通讯 网络 无线 运营商
在本月初国际电信联盟(ITU)日本京都会议上,WiMAX技术顺利地通过了工作组级别的讨论,如果在下一级别研究组没有不同意见,WiMAX就可以正式成为3G标准。全球WiMAX论坛副主席Mohammad Shakouri认为,这一进展积极而正面,WiMAX向3G标准又前进一步。
尽管WiMAX离最终的认可还有很大的距离,能迈出这一步对WiMAX来说仍是至关重要的,国外电信媒体多使用“推进”(boost)字样予以评价。
为了分享ITU分配给3G的频谱资源,WiMAX在努力要加入3G家族,实现
关键字:
3G WiMAX 通讯 网络 无线
Broadcom日前宣布将大幅扩建在台湾地区的手机设计中心,并利用Broadcom高度整合的3G手机芯片组技术,推动新一代基于微软® 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的发展。
Broadcom移动通信事业部副总裁兼总经理Jim Tran表示,“我们预计优化的芯片解决方案可以降低手机成本,从而提高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通过此次扩编Windows Mobile工程师团队,增加台湾地区微软开发人才,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真正以微软技术为基础的卓越设计中心,这也将帮助我们的客户顺利推出创
关键字:
3G Broadcom 通讯 网络 无线 智能手机
韩国三星电子公司日前发布了一款针对3G手机设备的大容量闪存芯片产品,其内部实际封装了多颗闪存芯片,手机上的外部存储卡插槽可能从此成为历史。 据三星称,这个嵌入式4GB多芯片系统被叫做moviMCP,它在一个单元上集成了多个存储功能,消除了对外部扩展槽的需求,因而可以为高度压缩的手机节省更多空间。这个封装包含了16Gb NAND闪存和一个控制器,一个为处理器提供支持的1Gb DRAM芯片和一个支持手机整体运行的2Gb NAND芯片。 为不同类型的NAND
关键字:
3G 大容量 三星 闪存 消费电子 芯片 消费电子
3g 介绍
简介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