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几年里,中国已经成为最大的蜂窝手机终端市场,拥有超过3亿GSM、CDMA和PAS网络用户。这个数字预期还会继续增长,因为还没有为半数以上的人群提供服务。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会进一步加速市场的增长。第一,一部分人口,特别是农村人口将受益于业界最初推出的低成本手机。这些入门手机将以基本语音通信功能为主,功能有限,但能够使更多人受益于移动电话。第二,当3G牌照发放给电信运营商后,新的业务将出现在高速数据传输网络上,推动现有的手机用户升级他们的手机以享受新提供的服务。因此,中国无线通信标准化组织(CWTS)针对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3G 0709_A 杂志_专题
- 摘要: 本文探讨了手机设计从GSM到3G所面临的射频方面的诸多新问题,并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从而大幅提升3G手机的射频集成性能。关键词: 射频;3G;手机;IC集成
时间对手机设计人员来说始终是一种稀缺商品,而手机射频部分的集成一直耗费着过多的宝贵开发资源。随着手机复杂性的增长,射频IC集成的负担也在不断加重。然而,随着无线手机OEM厂商开始在他们的产品中增加EDGE和3G支持,射频组件和子系统厂商再也不能将这一重担推到OEM厂商身上。相反,射频厂商现在开始承担这一责任。他们不仅需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0709_A 杂志_专题 射频 3G 手机 IC集成
-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终端市场呈现出产品种类丰富、更新频率加快、需求稳步增长等特点,同时,北京奥运举办、3G即将启动等利好消息,将有望刺激国内需求进一步提升。2006年我国手机产量4.3亿部,其中3.85亿部出口国外,同比增长60%以上。中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和出口基地,产量及出口量还将持续增长。 规模与增长 2007年上半年得益于全球3G市场和国内2.5G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国内移动通信终端产业呈现产销两旺的局面。赛迪顾问《2007年H1中国移动通信终端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手机 手机
- 时值3G应用关键年、08奥运科技备战年,随着TD-SCDMA技术标准、同频干扰、组网方式、终端性能等的迅速完善,扩大规模试验在国内十城市展开部署,HSDPA的引入也已经提上日程。但是,TD-SCDMA的市场定位、业务开发、产业链建设和长期发展演进等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分析全球移动通信的最新动态,围绕移动通信的演进这一焦点,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以“移动通信的演进之路”为主题主办了《“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并于2007年9月25日—26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闻库司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 移动通信
- 在日前召开的“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杨泽民代表主办方致词。杨泽民表示,3G在全球进入商用阶段已经有几年时间,3G的发展过程就像多章节的故事一样,演化出很多跌宕起伏的精彩篇章。杨泽民用两句话概括:有些如大家所预期,有些出乎人们的预料。
杨泽民认为,如同全球业界的预期,3G确实提供了2G技术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也提供了2G技术做得不够好的服务。我们看到,3G运营商已经创造出很多精彩的故事,3G的业务发展对于很多企业,甚至对一些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对于出乎人们预料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
- 时值3G应用关键年、08奥运科技备战年,随着TD-SCDMA技术标准、同频干扰、组网方式、终端性能等的迅速完善,扩大规模试验在国内十城市展开部署,HSDPA的引入也已经提上日程。但是,TD-SCDMA的市场定位、业务开发、产业链建设和长期发展演进等仍然是业界关注的焦点。 为分析全球移动通信的最新动态,围绕移动通信的演进这一焦点,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以“移动通信的演进之路”为主题主办了《“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并于2007年9月25日—26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隆重举行。信息产业部科学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 奥运科技 移动通信
- 3G以及3G增强型技术仍然是产业主流,相关技术、业务以及市场正逐步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而WiMax虽然受到广泛关注,但还不是成熟产品。 3G和WiMax之间的关系一直是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在昨天的“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上,信产部科技司司长闻库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表态:3G以及3G增强型技术仍然是产业主流,相关技术、业务以及市场正逐步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而WiMax虽然受到广泛关注,但还不是成熟产品。 闻库提到的WiMax主要是指基于802.16e的移动WiMax,基于802.16d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WiMax 信产部
- 在召开的3G在中国2007全球峰会上,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副局长谢飞波表示,无线电频谱并不是一个放开的市场,采取限制发展的做法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谢飞波是谈到无线接入频率规划现状时作以上表述的。目前有观点认为我国的只有两家移动运营商,竞争不充分对产业发展不利。但谢飞波表示,我国严格控制移动运营商数量以及无线电频谱分配,正是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作法。他表示,无线电频谱并不是一个放开的市场,包括WTO方面也没有要求对此自由竞争。在我国,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两家移动运营商共分配2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信息产业部 移动通信
- 2008年奥运召开在即,3G时代即将来临,作为“杀手级”应用的手机电视越来越多的受到普遍关注,并被众多调研机构看好。然而,手机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尚短,仍处于市场导入期。步入平稳成长期,有四个门槛需要跨越。 国家标准有待统一。尽管广电总局于2006年10月底单方面颁布了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但电信运营商并未受到广电总局单方面颁发此标准的影响。中国标准化协会的CDMB,新岸线的TMMB和清华的DMB-TH以及广电的CMMB等4种技术标准对国家标准的争夺仍在继续。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尽早确定,将有助于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手机电视 无线 通信
- 随着十城市TD-SCDMA网络建设全面铺开,TD-SCDMA终端的进展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一直被认为会是TD-SCDMA发展瓶颈的终端环节,能否满足消费者和运营商的需要呢?日前在TD-SCDMA技术论坛组织召开的“成功商用对终端环节的要求”会议上,来自TD-SCDMA终端产业链上的企业认为,稳定性和高端应用将是TD-SCDMA终端成功的关键。TD-SCDMA终端要具备HSDPA “根据中国移动对TD-SCDMA终端的要求,在功耗和稳定性上要与GSM终端相似;要有足够的带宽,现在已经明确要求实现HSDP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TD-SCDMA 3G 无线 通信
- 中国的3G发展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战略棋子。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从全盘吸收进入自主创新、从产品完全进口到大量出口、从学习国外先进文明成果到开始输出科技文化的过程。作为移动通信20年发展的亲历者,电信专家李进良和汪涛都认为:中国的3G发展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中华文明复兴的重要战略棋子。 20年建成世界第一大移动通信网 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我国移动通信在空白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移动通信网络。2003年,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总数,建成世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3G 移动通信网 手机 无线网络
- 根据工研院IEK-ITIS发表的2006年台湾移动通讯服务市场回顾报告,2006年台湾手机用户持有率再度突破100%,达到102%;其中3G用户仍是手机用户增长的主力,2006年底累积3G用户数约342.9万人,占整体手机用户数的比重由2005年的6.1%,大幅跃升至14.7%。 工研院IEK-ITIS分析师王韵筑、林玉如表示,台湾行动通讯服务市场营收约新台币2,199.8亿元,比2005年减少0.1%;受到2006年第三季营收增长幅度不如预期,再加上传统第四季面临季节性的收入减少,导致2006年下半年服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台湾 3G 手机
- 虽然3G在中国已经吆喝了好几年,但是3G到底意味着什么?与传统2G的GSM、CDMA手机相比,3G手机究竟能给消费者带来怎样的全新体验?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3G仍然笼罩着一层面纱。近日,中兴通讯举办“3G先锋体验大行动”活动,首次将3G带到普通用户身边。9月15日,第一站深圳站的活动拉开帷幕,从众多报名网友中挑选出的10个用户成为国内首批吃3G螃蟹的普通消费者。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从2007年8月31日到2007年10月31日,消费者只要登陆合作网站的 “中兴通讯3G先锋体验大行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中兴 3G 移动通信
- 引言 近10 年来, 移动通信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历了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和即将投入商用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流制式分为三大类———WCDMA , cdma2000 和中国的TD-SCDMA , 焦点集中在WCDMA 和cdma2000 。而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的考虑和目前全球范围内3G的应用情况, 可以说WCDMA 已经成为最为主流、应
- 关键字:
通讯 无线 网络 WCDMA 3G 基带传输 移动通信
3g 介绍
简介 3G,全称为3rd Generation,中文含义就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1996到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制式手机(2G)便增加了接收数据的功能,如接受电子邮件或网页;第三代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要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缝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