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策会MIC发表液晶面板产业报告指出,全球液晶电视及笔记本电脑的增长率于2011年,预计将降至20%以下,其中液晶显示器将只有9%的增长率,笔记本电脑的增长率为16%,液晶电视的增长率为17%。MIC资深产业分析师周士雄表示,面板业者对次世代生产线的投资步伐趋缓,是全球液晶面板整体产能增长率逐渐下滑的原因,若建厂投资时间持续延后,预计至2008年,全球液晶面板产能增长率将降至17.9%。
2007年液晶显示器的渗透率已接近90%,笔记本电脑约35%,液晶电视也超过40%,液晶电视已成为传统消费性
关键字:
液晶 面板 TFT-LCD 液晶显示 LCD
近年来,LED技术的应用,日趋普及,LED厂商迈入2007年第4季后,屡创新高的纪录不断,不过12月盘点作业将影响营收下滑,并开始进入LED传统淡季。业内人士预估,由于市场产品应用面扩大、需求强劲的带动下,2008年第1季订单热络不不减当年,将比2007年第4季营收衰退幅度缩小,从往年平均衰退10%缩减至5~7%。
受到2007年的手机及中小尺寸面板背光源订单旺盛,LED大厂纷纷积极扩充产能,例如亿光2008年集中扩产在SMDLED及Lamp领域,预计第1季将从11.68亿颗达到每月产能15亿颗
关键字:
SMDLED LED 面板 发光二极管 LED
据电子时报研究中心表示,2007年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电视机的销售量为2千台,2008年的销售量将增长到1.8万台,此后二年的销售量将分别是5万台和12万台。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OLED一直是个热门领域,松下、佳能、日立最近宣布它们将联合开发OLED技术。索尼在11月22日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OLED电视机。
但是,OLED电视机市场规模仍然比较小,它在生产成本、成品率、生产大尺寸面板方面仍然落后于其它平板电视机技术。
关键字:
OLED 电视机 面板 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京东方昨晚发布公告称,“由于三大液晶面板整合在操作上存在技术性障碍,原各方达成的总体方案无法实施,到目前为止,三方整合尚无实质性进展。”分析认为,这说明国内三液晶巨头重组搁浅,并很可能失败。
对此,京东方公关总监张宇告诉新浪科技,“这并不意味着重组失败,京东方一直积极推进重组,现在仍在积极争取,力求突破。”他没有说明三方整合存在那些“操作上的技术性障碍”。
2006年12月28日,京东方发布公告称,“为提升中国大陆TFT-LCD产业的竞争力和股东价值”,该公司将与上广电集团、广电电子和广电
关键字:
京东方 液晶 面板 液晶显示 LCD
12月27日消息,三星电子公司日前在美国对其主要竞争对夏普公司提起诉讼,声称后者在美国市场侵犯了4项电视和电脑显示器专利技术,夏普是日本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商。
据彭博社报道,三星在提交美国特拉华州威明顿联邦区法院的诉状中称,夏普自2004年以来违法使用4项受美国专利法保护的“产品技术和生产工艺”。诉状称,夏普在美国位于圣迭戈和新泽西州马瓦赫的两家工厂“并没有停止其侵权行为的迹象”,因此三星“将继续遭受损失”,诉状请示法庭发布禁止令,阻止夏普非法使用其它公司的发明创造。
作为液晶面板的两大宿
关键字:
三星 液晶 面板 液晶显示 LCD
台湾一些手机面板制造商日前表示,目前触控面板增产速度过快,明年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手机面板市场会衰退,相反,内地市场在2008年将持续扩大成长。
据digitimes.com报道,面板厂商还指出,2007年内地白牌手机出货量达1.5亿至2亿部。虽然在2008年很难维持今年的增长水平,但是也不可能会出现会负增长。不过,厂商也表示,持续增长的国际手机品牌可能会影响到内地白牌手机市场的发展速度。
台湾触控面板制造商介面光电董事长叶裕洲对2008年的内地白牌手机市场发展的预测颇
关键字:
手机 面板 台湾 手机
如同先前的预测,由于显示器及笔记本电脑面板在下游客户对圣诞假期销售所需的库存准备充足的情形下,对需求减少,即使11月价格持平,价格下跌的压力在12月将更加沉重,IT面板的降价幅度约2%-4%。
根据我们目前对12月下旬电视面板价格的调查结果,受惠于40寸以下尺寸需求仍然强劲,价格维持稳定,40寸及以上尺寸,在G7、G7.5以及G8产能持续开出的情况下,价格下跌的压力将逐渐浮现。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产品受需求下滑影响,造成产能过剩,面板厂因此将部分产能转生产电视面板,而中国市场面板库存水位逐渐攀升,
关键字:
显示器 面板 电视 液晶显示 LCD
市场调研机构 Displaybank公布最新研究报告称,明年全球等离子面板的销售量将从今年的1219万个增长27.6%达到1556万个。日本松下将保持是全球最大的等离子面板提供商,它的销售量将达到560万个,市场份额将占到36%。
调查公司表示,明年全球40英寸级别的等离子面板的市场份额将从今年的58%下降为42%,50英寸级别的市场份额将增长到41%,接近40英寸级别的比例。
今年第三季度中国32英寸等离子面板市场迅速增长,预期明年同期将增长117%,等离子模块的销售量从今年三季度的25
关键字:
消费电子 等离子 面板 液晶 等离子显示 PDP
iSuppli预测,等离子面板营收自2009年起开始衰退。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研究公司iSuppli表示,等离子显示器厂商面对液晶显示器(LCD)厂商的激烈竞争,可能自2009年起因价格下滑而出现面板营收开始衰退的情况.
iSuppli在周四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今年全球等离子面板营收将成长至86亿美元,较去年增加12%,2008年时可望达到102亿美元的高峰.
但到2011年时,等离子年营收将萎缩至87亿美元,尽管出货量有成长,但厂商将因LCD等其他技术的夹击而削价竞争.
在L
关键字:
消费电子 LCD 等离子 面板
飙升的石油价格接近每桶100美元,这刺激了一系列新型太阳能技术的发展,将来有一天你可能会发现,摩天大楼和高层公寓的窗户,悄悄布满了可再生能源产品。
这种新兴技术,利用安装在大楼玻璃窗户和其他表面的薄膜,来转化太阳能,从而产生电力。与传统硕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相比,它更加美观便宜。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兴起,多晶硅供应吃紧,价格也上涨了。
目前,这种薄膜单位面积产生的功率低于传统的多晶硅模块,但是,相对于传统太阳能电池,它使用多晶硅较少,这使得它吸引了一些世界上顶尖的太阳能面板制造商。
据路
关键字:
模拟技术 电源技术 太阳能 面板 电池 电源
目前,LED在中小尺寸面板背光源上的应用率已经达到了60%到70%,笔记本产品也开始向LED背光源的应用进发。可见,到08年LED背光源将会大面积的替代CCFL背光源,其中笔记本面板将成为主力。面对此商机,不少面板模块厂商开始转向开发LED背光模组业务,备战明年LED背光广阔的应用市场。
现今,友达、群创及奇美电子已经正式开展LED背光业务,致力于中小尺寸面板生产的中华映管也不甘示弱,规划由集团旗下冷阴极灯管(CCFL)厂诚创投入LED封装、尚志半导体则跨足LED磊晶。中华映管官方表示,一片中尺
关键字:
消费电子 LED 背光 面板 发光二极管 LED
美国咨询公司Strategies Unlimited在LED相关讨论会“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hite LEDs and Solid State Lighting(White LEDs-07)”上发表了高亮度LED的市场分析报告。该公司表示,LED市场在2007年~2011年将以每年17.6%的速度扩大,2006年仅为41亿8,000万美元的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11年扩大至94亿美元。便携式DVD影碟机和车载导航仪使用的5~10英寸液晶面板用背照灯光源、
关键字:
汽车电子 LED 液晶 面板 液晶显示 LCD
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局面要缓解了?2007年让曾经愁眉不展的液晶面板厂商笑得合不拢嘴。第一季度,液晶面板的市场预测还非常悲观。全球第二大液晶面板厂LG.Philips2006年第四季度亏损约1.87亿美元,全年亏损达到约8亿美元,并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减产;京东方在3月的董事会决议中决定剥离液晶项目。
可短短几个月之后,一切都变了。从第二季度开始,液晶面板价格持续上扬,结束了几年来液晶面板行业的亏损局面。然而,仅仅过上了半年好日子,曾经纷纷减缓产能扩充的面板厂就又开始了扩充计划。10月,京东方宣布要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液晶 面板 京东方 液晶显示 LCD
在国内彩电业整体唱衰的大环境下,传统显示器厂商的电视业务却开展得如火如荼。近日,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专访的冠捷科技亚洲区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刘丹表示,2007年冠捷明年液晶电视的销量达到500万台,预计明年冠捷液晶电视销量可达930万台,进入全球前三名。
面板越紧缺大企业越赚钱
从今年3月份面板首次涨价至今,各尺寸液晶面板的价格丝毫没有降价的迹象,DisplaySearch最新的预测显示,液晶面板供不应求的状况将持续到2009年。由于内地彩电企业并不掌握面板的话语权,所以在面板涨价的这个
关键字:
消费电子 彩电 液晶 面板
日本开闭器工业将在电阻膜方式的触摸面板“FT”系列中追加9种型号,计划于2007年9月5日上市。该系列可嵌入计算机接口设备使用,也可粘贴在液晶显示器上。另外,通过增加形状及尺寸的种类,可轻松应用于FA设备、通信产品及银行联机系统等。
此次追加的是1种5.7吋数字(矩阵)面板以及8款5.7~15英寸模拟面板。数字面板方面,按键个数为15
关键字:
消费电子 日本 触摸 面板 液晶显示 LCD
面板介绍
在现代的电子信息产业中,面板这个词被广泛用到。英语的翻译叫:Panel。它可以指代LCD面板,PCB面板等等。在这里,它的意思就可以表示集成了大量元器件的板块。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