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中国电信业重组正在加速前行的同时,一场卡位未来移动互联网的战斗已经在新三大移动运营商中悄然展开。
近日有媒体报道,吉林网通首个WiMAX无线宽带试验点在松原分公司开通试运行,目的是要尝试全省450M大灵通覆盖地区宽带上网解决方案。而下一步试验点将在为用户提供宽带上网的基础上开通多种视频业务,同时利用用户终端下联Wi-Fi与LAN技术联网,尝试覆盖更多的宽带用户,以降低设备综合建设成本。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是电信运营商的“村村通”工程的延续,但运营商真正的用意并不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Wi-Fi WiMAX 无线宽带
- 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通告中确定了此前流传已久的“六合三”电信全运营商的重组方案。《通告》的发布成为新一轮电信重组正式拉开序幕的标志。众所周知,电信行业是UPS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细分行业市场,而此次电信重组的大幕拉开,给众多的UPS厂商带来了新的契机。
《通告》中电信运营商的重组方案为“六合三”,即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基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UPS 联通 移动 3G
- 小灵通业务自1998年首次开通以来,已经走过了10年风风雨雨的历程。小灵通用户在顶峰时曾发展到近1亿用户,并成为固网运营商的重要收入来源。
但随着移动通信资费的不断下调,小灵通业务的价格优势被大大削弱,加之小灵通网络的质量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导致用户离网率上升,用户增长速度放缓,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即便如此,小灵通仍有庞大的用户群。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2008年4月电信行业数据,截止到今年4月底,小灵通用户数为7948.8万。
目前,电信行业的重组已经展开,综合性全电
- 关键字:
小灵通 通信 电信 重组
- 新华网北京6月26日电在重组公告发出后,中国联通就CDMA出售和与中国网通合并事宜开展了系列工作。中国联通新闻发言人26日说,重组所涉及的人员划转和融合目前尚未开始。有关人员的任何合法变动,只有在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以及取得所有必要的政府批准后才会发生。
据介绍,联通、网通仅是就合并建议进行了公告,合并最终完成的前提条件是后续双方股东大会投票表决通过,并且获得香港法院的批准以及必要的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审批。在合并完成之前,网通红筹与联通红筹仍然是两个独立的上市公司,人员融合还没有开始。因此,近日社会所
- 关键字:
联通 重组 CDMA 网通
- 5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 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发布《三部 委关于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通告》,鼓励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中国联通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
电信重组使中国的通信产业原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大电信巨头将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位置,固网与移动运营商的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通过与通信业的专家交流,我们得到一些初步的印象和判断。
电信重组带来的新格局
1、运营商现有用户基础
中国移动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通信 联通 CDMA 网通 卫通 铁通 移动 3G
- 围绕中国联通展开的,中国电信拿下联通C网、联通G网与中国网通合并这场总金额近5500亿元的电信重组重头大戏,其实际操作的极端复杂性,在三家参与交易的运营商达成初步协议近一个月后,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6月23日晚间,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发布联合公告,称由于“需要更多时间准备协议文件和通函中涉及的财务资料定稿”,所以将推迟寄发原本应于当日向联通股东寄发的关于联通网通合并详情的通函,并且也将推迟原定于7月7日向网通股东寄发关于联通网通合并协议安排的文件。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昨
- 关键字:
重组 电信 联通 C网 G网 网通
- 据移动与铁通重组工作组的高层人士透露,移动将在下周进入铁通盘点资产,涉及诸多部门,主要以是财务部门为主,计划部或战略发展部等配合。
此外,对于铁通将一分为三的传闻,这位高层人士认为,初定方案只是铁通公司班子的意见,是否得到移动集团班子的认可,还很难说。关键的是移动集团在固网与移动网的融合方案还在论证之中,如果融入上市公司,那还需多方商定。
高层人士还透露,各地移动和铁通的公司都在业务层面上展开了交流的探讨。据记者了解,从6月10起,在江西吉安市区的各个铁通自营营业厅(不含代办点)均可办理移
- 关键字:
移动 铁通 重组
- 【编者按】本次重组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新三家运营企业都可以全业务运营,三家运营商如何根据自己的不同背景,根据自己已有的网络资源和客户资源,开展基于全业务的差异化服务?固网与移动的有效融合已成为电信产业发展必然趋势,这一产业趋势导致的根本性转变就是要求运营商从战略到业务的转型。
当中国电信获得移动业务后,借助多重业务捆绑以及原有固网业务移动化的发展契机,提高其整体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成为核心;也就是说,中国电信需要在固网与移动网络融合而衍生的数据业务上下功夫。中国移动在获得全业务牌照后,将需要改变基础业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运营商 C网 联通 FMC KDDI
- “站在中国移动的位置,他们的对手只有自己。”北京东方策略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涛认为。在许多人看来,新的中国移动也许是受重组不利影响冲击最小的运营商,移动整合铁通的难度较小,主营业务几乎不受影响,而且所有的品牌形象也都得以保留。但是作为本次重组的众矢之的,中国移动也面临着无形的压力。
TD-SCDMA网络的发展是中国移动首先要面对的考验。在三部委发布的“重组”相关文件中,支持技术创新是所有配套政策中的第一条。与此同时,中移动采用自有的3G标准TD,也受到
- 关键字:
重组 移动 基站 TD-SCDMA
- 中移动当前已经独占移动市场70%以上的份额,强大的规模效应已经使其逼近垄断临界点。在这种情况下,中移动在手机资费定价中的话语权远大于其他运营商,其规模优势可以保证价格不断下降,这对移动市场新进入者构成致命威胁。而价格管制“只管上限,不管下限”的前提更使中移动价格优势不断凸显。
重组后价格战开始抬头
电信重组正在成为新一轮电信资费大战的“药引”。自5月24日,国家公布电信重组方案以后,北京的移动资费随即下降。据悉,中国移动旗下的神州行品牌在北京
- 关键字:
电信 重组 移动 手机
- 从热闹走向冷清的IPTV,开始出现生存的转机。
6月16日,记者获悉,电信重组之后的三大运营商之一的中国电信,已经从6月中旬开始了新一轮的IPTV终端统一招标,数量多达57.4万余台,其中标清终端53.6万台,高清终端3.8万台。
国内IPTV产业从2005年开始盛起,但由于同广电行业的政策壁垒、内容的缺乏以及用户发展的艰难,使得IPTV的商业模式前景难以明确,到2007年发展就几乎停滞,许多内容提供商纷纷倒闭,设备供应商同样因此而陷入到亏损的境地。
电信运营商以大批量的设备采购,对
- 关键字:
IPTV 电信 重组 网通
- 中国投资网(CHNVC.COM)讯 国外半导体公司展开了并购重组潮,希望通过整合带来的规模和领导力在市场上获胜。中国半导体企业也受到并购重组潮的影响,但多数目前已经打开市场局面的中国半导体设计企业更希望通过上市获得成功。如果被收购,也能作为有价值的公司被高价收购。
大公司整合背后有深层原因
最近,半导体业国际巨头接二连三地上演了购并、拆分再合并的重组案。例如全球排名第一的英特尔与排名第五的意法半导体(ST)分别剥离出各自的闪存部门,组建了新闪存公司Numonyx;意法半导体与恩智浦整合双方
- 关键字:
半导体 重组 整合 ST 意法半导体 恩智浦 英特尔
-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重组对电信设备商以及产业链上游的芯片制造商是一个利好消息。iSuppli预计,到2010年,中国移动TD系统设备投资规模将达180亿元以上。未来3年中国电信为完善CDMA网络而在系统设备方面的投资将达到500亿元。中国联通把CDMA网络业务卖给中国电信之后,将有充足的资金来发展他的GSM网络。预计中国联通拿到3G牌照后将很快升级到WCDMA,甚至有可能在发达城市直接将现有网络升级到HSDPA,利用成熟的3.5G网络吸引数据用户。预计中国联通未来3年在GSM网络的升级过程中在系统设备方面
- 关键字:
重组 电信设备 芯片 3G 牌照 WCDMA
- 中国电信产业2008年重组成三家新的FMC运营商——但这是否意味着全国性3G呼之欲出?
本月初,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宣布了人们期待已久的固定与移动通讯产生重组计划。本次重组要求中国联通把CDMA2000网络分拆给中国电信,并把GSM/GPRS业务与中国网通合并。该方案符合iSuppli公司在过去18个月所预测的最可能发生的情况。
另外,中国政府还在宣布了现有的四大国有运营商管理层变动,王建宙将继续担任中国移动的董事长兼总裁。中国网通前总经理张春江将被任命为中
- 关键字:
重组 电信 FMC 运营商 3G
- 重组使运营商的既有格局旧貌换了新颜,然而,对免费无线Wi-Fi,是在抢中国电信的蛋糕吗?中国电信该如何应对?
五月底,运营商重组的大事终于从风传落了地,三家新的电信运营商分别拿到了一张3G牌照,中国3G之路终于启航。然而,当我们细看中国电信的无线网络市场发现,单就无线上网来说,诸如麦当劳、星巴克等的中高档餐饮部落,已经成了比手机上网更惬意的上网居所。
花开欧美
在美国,麦当劳实际上所提供给顾客的并不只是汉堡和薯条而已,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每一位顾客在店内就餐时还享受着免费的Wi-Fi
- 关键字:
Wi-Fi 电信 运营商 重组 3G 无线宽带
重组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重组!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重组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重组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