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技术特征 红外线通信技术适合于低成本、跨平台、点对点高速数据连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统。 红外线技术的主要应用:设备互联、信息网关。设备互联后可完成不同设备内文件与信息的交换。信息网关负责连接信息终端和互联网。 红外通讯技术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软硬件厂商所支持和采用,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红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移动计算
关键字:
蓝牙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在2005年中国国际通信展上,3G成为最大的亮点之一。在这个展会上,从产品到技术,无论是WCDMA、TD-SCDMA还是CDMA2000,都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关注3G的不仅是通讯产业链上通常的系统厂商、芯片厂商、手机厂商、测试仪表、运营商,一个与通信业息息相关的通讯测试测量业——测试仪器租赁业务,对3G的动向亦极为关注。俗话说,“好风凭借力,扶我上青云”,对于中国不多的开展测试仪器租赁业务的公司之一——北京东方中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东方集成)来说,3G的兴起将为其带来更多TD-SCDMA高端客
关键字:
TD-SCDMA 东方集成 通讯 网络 无线
用于蓝牙技术的Java APIs 蓝牙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最初是由计算机制造商和其它制造商提出的,它替代了电缆,在计算机、PDA、电话和外设之间实现了连接。例如,蓝牙设备现在可以用来连接移动电话和免提耳机。自出现了蓝牙技术以来,它就给我们设立了更高的目标,使我们可以创建“个人网络(personal area networks,PAN)”或“piconets”。理论上,当蓝牙设备之间建立了连接时,就自然地形
关键字:
蓝牙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蓝牙技术的应用:在移动市场中推广蓝牙 美国无线商业与技术的作用 蓝牙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数据访问和同步,因为新一代应用正悄然而至。 根据In-Stat/MDR的统计,具备蓝牙功能的移动电话数量到2005年最少可达3亿之多。蓝牙越来越多地得到采用,其明显的证明之一就是新型手机和无线计算器件都嵌入蓝牙功能,并具备一系列新兴的新式附件,其中包括PC卡、USB适配器和RS232扩展器等。目前已开发了近千余种具备蓝牙功能的产品。 随着具备蓝牙功能的器件在市场中不断涌现,器件间的互用
关键字:
蓝牙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经历了数年的默默无闻,蓝牙技术终于走出了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的阴影,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手机和无线耳机市场,并开始成熟。 越来越多的手机制造商开始在其手机中配置蓝牙芯片,而这无疑又会带动蓝牙耳机的需求增长。蓝牙手机和蓝牙耳机使得用户可以进行无线会话。 来自咨询机构IDC的研究报告,今年全球销售的手机中百分之13的具备蓝牙功能,而到2008年这一比例将攀升到百分之53,在这其中百分之65的蓝牙手机在美国市场被销售。 摩托罗拉公司认为,目前蓝牙功能已经成为高档手机的标准配置,不
关键字:
蓝牙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是10m之内)的无线电技术。能在包括移动电话、PDA、无线耳机、笔记本电脑、相关外设等众多设备之间进行无线信息交换。蓝牙的标准是IEEE802.15,工作在2.4GHz 频带,带宽为1Mb/s。 “蓝牙”(Bluetooth)原是一位在10世纪统一丹麦的国王,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起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蓝牙技术使用高速跳频(FH,Freque
关键字:
蓝牙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ZigBee标準早在2004年底就已经通过,主要是取代目前的遥控器或状态感测等低流量无线控制方式。在架构方面,主要是利用IEEE802.15.4作为传输的底层协定,ZigBee本身是做为平台软体的堆叠。 ZigBee的应用范围 以目前日常生活来说,我们所接触到的遥控器越来越多,包含了电视、音响、电动铁门、灯光、掌上型装置甚至汽机车等,由於这些具备遥控机制的设备大多採用不能互通的协定,也因此我们没有办法使用统一的控制单元来进行控制,当需要控制的设备越来越多,我们手上的遥控器也就跟著变多,不仅在使用上有时会搞
关键字:
zigbee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的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线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它依据802.15.4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 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所以它们的通信效率非常高。 ZigBee联盟对其网络层协议和API进行了标准化。完全协议用于一次可直接连接到一个设备的基本节点的4K字节或者作为Hu
关键字:
zigbee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ZigBee Alliance从发展标准转向谋求推动生产厂商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自己的技术。 ZigBee使用IEEE 802.15.4的全球标准,并且在应用、安全和网络方面增加了层。它同Wi-Fi和蓝牙一样使用2.4GHz频率,覆盖距离达到30米。 虽然ZigBee比蓝牙所提供的带宽更少,但它消耗的能量也更少。一节通常的碱性电池能够支持ZigBee装置工作三年。 在ZigBee Alliance位于旧金山的Open House里,
关键字:
zigbee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市场上推行一种的新的技术或标准所需的时间似乎总是比预期的更长。实际上,从概念提出到实际采纳所需的时间常常要好几年之久。ZigBee也不例外。几年来,无线技术的追随者们已经听闻了业界在开发ZigBee标准及其应用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现在,随着ZigBee硬件和软件都已在市场上出现,我们可以预期今年市场上将出现真正的ZigBee产品。尽管其整个开发周期比蓝牙和Wi-Fi要短,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业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今天,对于那些一直等待着想把无线功能添加到他们设计中的设计工程师而言,ZigBee已经准备
关键字:
ZigBee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摘要 首先介绍了Zigbee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协议框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ZigBee技术的应用,最后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 ZigBee技术 IEEE802.15.4 发展趋势 1、简介 ZigBee技术是一种应用于短距离范围内,低传输数据速率下的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技术。ZigBee名字来源于蜂群使用的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通信方式,蜜蜂通过跳ZigZag形状的舞蹈来通知发现的新食物源的位置、距离和方向等信息,以此作为新一代无线通讯技术的名称。ZigBee过去又称为“HomeRF Lit
关键字:
ZigBee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在无线广域网领域,有GPRS与CDMA间的竞争;在无线局域网领域,有Wi-Fi内部802.11b/a/g等技术的竞争。在这种原本已经很复杂的局势中,UWB的加入让无线个人网和短距离无线应用市场出现了热闹景象。这种竞争、互补与互促,将使无线应用热潮更加波澜壮阔! UWB分久必合 超宽带(UWB)这种原来专属军方使用的技术随着2002年2月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正式将其解禁而备受世人的关注。自问世后一直被看作是蓝牙技术的替代品,它可以让电脑或其它电子通讯产品之间通过无线互传信息,速率
关键字:
UWB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超宽频技术的发展历程 超宽频技术的发展模式类似Wi-Fi一样,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被归类为军事技术,但如今极有可能扩展至一般消费性产品领域。根据最新的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的定义,超宽频(UWB)系统的中心频率大于2.5GHz,并具备至少500MHz的-10dB频宽。频率较低的UWB系统必须具备至少20%的频宽比(fractional bandwidth)。这些特性让UWB明显异于传统的无线电系统,以往的无线电系统的频宽比不会超过1%或20MHz
关键字:
UWB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Staccato Communications公司和它的运营商伙伴SK Telecom正在利用超宽带技术(UWB)开发个人局域网。 双方表示,它们正在合作实施一项手机UWB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同时用于蓝牙、高宽带UWB和多点WiNet服务。 韩国SK Telecom将采用美国Staccato提供的基于ARM9的UWB芯片组,以及Staccato的协议无关(protocol-independent)内核来实施UWB解决方案。 继IEE
关键字:
UWB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在香港举办的国际电信联盟2006年世界电信展会上, UT斯达康公司将与Tzero Technologies合作展示集成超宽带(UWB)技术的新一代IPTV机顶盒。UT斯达康新推出的这类产品将可使服务供应商在家庭内通过无线方式传输高分辨率视频流,从而降低安装和设备成本。 UT斯达康公司全球营销副总裁Brian Caskey表示:“UT斯达康感到自豪的是能够帮助客户快速部署可带来营收的接入服务,而这类服务的终极目标就是成本效益高的端到端IP网络。在家庭环境
关键字:
UWB 通讯 网络 无线 专题宽带
通讯介绍
通讯是报刊宣传的基本题材之一,具有内容真实详细具体、形式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样、语言生动形象等特点。通讯的类型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文艺通讯等;最常见的是: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具体形象地报道具有新闻特性的典型人物、事件和经验的文体。它的表现形式较多,如一般通讯、特写、速写,还有访问记、侧记、记谈、札记、散记、巡礼、见闻等等,大体皆可以归入通讯一类。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