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透露,继采用康宁(Corning)强化玻璃Gorilla做为屏幕玻璃基板后,新一代iPhone的外壳也会改用Gorilla玻璃。从背后看起来,将会有镂空的效果。倘若此消息成真,依照苹果的惯例,新一代的iPod也会跟上iPhone的脚步,改变外型设计。
Gorilla玻璃是康宁的得意力作,宣称由于经过化学强化,具备防刮、耐摔、耐磨特性。尤其适合用在手机的触控屏幕之上。目前,Gorilla玻璃已应用于超过70款装置产品及17家品牌。手机厂商包括了摩托罗拉、三星、LG和NEC等。
不过,在新一
- 关键字:
康宁 玻璃基板 iPhone
- 消息人士透露,苹果芯片业务高管丹·多波普尔(Dan Dobberpuhl)已经从苹果离职,加盟一家芯片行业创业公司。
多波普尔是PA Semi创始人及CEO,苹果于2008年4月以2.7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PA Semi。当时,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表示,被收购后Pa Semi将负责为iPhone(手机上网)和iPod设计嵌入式系统芯片,而多波普尔将成为苹果芯片设计团队负责人。
苹果并未明确说明多波普尔是否已经离职。多名消息人士表示,多
- 关键字:
苹果 嵌入式 A4
- 全球技术研究和咨询公司Gartner指出,2010年全球触屏移动设备销售量将超过3.62亿部,与2009年的1.84亿部的销售量相比,增长了96.8%。到2013年,触屏移动设备将占全球整体移动设备销售量的58%,而超过80%的销售量来自北美和西欧等发达市场。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Roberta Cozza女士表示:“由于越来越多的公司一直以来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价格实惠的触屏手机消费市场,触屏不再属于高端设备,正在被应用在许多中档手机中。随着手机功能的增加,消费者开始更多地了
- 关键字:
触屏 移动设备 iPhone
-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金融咨询公司Trefis周五发布报告称,苹果有望于2011年取代RIM,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当前,RIM拥有全球手机市场3%的份额,而苹果约为2%。但Trefis指出,RIM的优势逐渐在丧失,很可能在明年年初被苹果超越。
Trefis称:“我们认为,苹果市场份额将于2011年超越RIM,届时,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11%和8%。”
Trefis认为,与RIM相比,苹果主要有三方面优势。首先是苹果拥有更为完善的消费产品体系,
- 关键字:
苹果 智能手机
- 由于愈来愈多的手机搭载触摸屏,触摸屏装置销量大增。根据Gartner预估,今年全球触摸屏装置的销售量将逾 3亿6270万件,较去年的1亿8430万件劲扬96.8%。
Gartner 预估,在2013年以前,触摸屏移动装置将占全球移动装置市场销售比重的 58%,在北美洲和西欧等已开发市场中更将超过 80%。
Gartner表示,随着手机制造商对整合各类触控技术的重视,许多厂商已进一步推出能真正优化触控输入的用户界面,同时,厂商也改良软件技术,以深化触控式用户和基础平台的整合,而不仅是限于软件
- 关键字:
触摸屏 触控 iPhone
- 美国科技博客Ars Technica联合创始人乔恩·斯图克斯(Jon Stokes)今天撰文,对苹果iPad所采用的A4处理器的内核、配置以及所采用的技术进行了分析。他认为,苹果之所以对A4的细节信息保持沉默,是不想让外界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这款芯片产品上,避免A4喧宾夺主,从而突出iPad的软件优势。以下为文章全文:
沉默的苹果
多数企业在耗费巨资设计复杂芯片时,都会大肆宣扬。Sun或IBM等公司所生产的芯片只被用于其自身的系统,尽管如 此,他们还是在搭配新款处理器的产品面市
- 关键字:
苹果 A4 Cortex A8
- 2月2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的专利申请总是会引发市场对其产生很大的兴趣,而这些专利技术也成为业内关注苹果的研究和关注苹果的开发实验室的一个窗口。有些专利申请往往更能引发市场的震动,就比如目前市场热议的一项专利技术,在旧式的iMac上搭配一块新式的触摸屏技术。
据报道,这项专利申请技术被称为形状鉴别输入设备(Shape Detecting Input Device),于2004年提出了最初的技术版本。该技术提出,触摸屏不仅是一个指针/输入设备,而且也是一个以键/锁系统为基础的形状识别装置。
- 关键字:
苹果 触摸屏 iMac
- 随着iPhone的热卖、平板电脑iPad的推出,以及各种新闻媒体的爆料,苹果的“多点触控技术”一次次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然而多点触控究竟为何物,很多人并不是十分清楚。
多点触控(Multi-Touch),是采用人机交互与硬件设备共同实现的技术,能在没有传统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等)的支持下进行计算机与人之间的交互操作。与单点触控技术相比,多点触控技术能够实现在一个触控屏(屏幕,桌面,墙壁等)或触控面板上,同时接受多个点的输入信息。
曾几何时,人们对触控屏的认识还停
- 关键字:
iPhone 多点触控 iPad 消费电子
- 虽然苹果与芯片代工生产厂家签有协议,不必在制造设施方面进行投资,但其iPad平板电脑A4芯片的开发成本预计仍将达到10亿美元左右。
据悉A4芯片是“为这项产品特别设计的芯片”,“A4芯片的省电效率,足以让 iPad的电池续电力长达10小时。”
报道指出,苹果、英伟达和高通目前正在设计自己的ARM手机芯片,这些芯片将由签约代工厂家负责生产。虽然不需要直接投资建设工厂,但这些公司从头开始创造一种智能手机芯片的成本可能仍旧高达约10亿美元。
- 关键字:
苹果 iPad iPhone
- iPad本身并没有在iPhone等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有革命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大号的iTouch。可是就如同当年iPhone带来的不只是产品而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一样,iPad所带来的更多的是相关产业的震荡。
平板电脑的新机遇
FrostSullivan分析师吴健:“苹果为老产品平板电脑带来了全新的机会。”
关于平板电脑的争论事实上在若干年之前就已经出现,已经无数次实现预言的比尔·盖茨甚至也出现在这个争论中。他在2001年曾经预言:“
- 关键字:
苹果 iPad iPhone
- 据iSuppli公司预测,苹果今年的iPhone生产计划可能导致新一轮闪存供货危机的发生。据iSuppli公司预测,今年苹果对其iPhone产品进行升级之后,iPhone手机产品的闪存容量将平均达到35GB之多,比现有的最大容量32GB还多。再加上iPhone本身的销量还将进一步实现幅度为32%的增长,达到3300万部左右,这样全球闪存市场今年将因此而再次呈现闪存供应紧张的局面。
过去,苹果每年都会将其设备所装备的闪存容量以每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提升,这样今年其iPhone手机的闪存容量有望达到64
- 关键字:
苹果 iPhone 闪存
- 据国外媒体报道,调研公司Canalys数据显示,2009年第四季度,55%的智能手机采用触摸屏。
Canalys称,2009年第四季度,触摸屏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000万部,同比增长138%。与此同时,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涨幅为41%。
2009全年,触摸屏智能手机出货量为7500万部,相当于2008年出货量的2倍多。而2009年整体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66亿部。
整个2009年,苹果iPhone领跑触摸屏智能手机市场,诺基亚位居第二,宏达电和三星分居三、四名。
- 关键字:
苹果 触摸屏 iPhone
- 北京时间2月9日早间消息,美国数码产品维修网站iResQ今天刊文,曝光了苹果第四代iPhone的更多细节及图片,第四代iPhone要比当前的iPhone 3GS略高。
以下为该网站曝光了第四代iPhone值得关注之处:
1.第四代iPhone的液晶显示屏出厂时与数字转换器胶合在一起,这类似于第一代iPhone的设计,与iPhone 3G和iPhone 3GS不同。在iPhone 3G和iPhone 3GS中,数字转换器可以与液晶显示屏分离。这意味着第四代iPhone的屏幕维修成本更高,因为
- 关键字:
iPhone 3G
- iPad本身并没有在iPhone()等原有产品的基础上有革命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大号的iTouch。可是就如同当年iPhone带来的不只是产品而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一样,iPad所带来的更多的是相关产业的震荡。
平板电脑的新机遇
FrostSullivan 分析师吴健:“苹果为老产品平板电脑带来了全新的机会。”
关于平板电脑的争论事实上在若干年之前就已经出现,已经无数次实现预言的比尔·盖茨甚至也出现在这个争论中。他在2001年曾经预言:&ldq
- 关键字:
苹果 iPad
- 国外媒体今天撰文称,苹果上月发布平板电脑iPad,在其高 调的宣传中,人们差点忽略一个关键的细节:这款新品采用的是苹果自主研发的A4芯片。尽管这款芯片可能不会公开上市,但分析师认为,这说明在智能手机及平 板电脑等日趋热门的移动设备应用领域,英特尔的对手们有望最终击败这一芯片巨头的产品。 以下为全文:
阻击英特尔
英特尔表示,第一款使用其芯片的智能手机将于今年下半年上市,英特尔希望借此在无线网络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再现英特尔在曾红极一时的上网本领 域 创造的辉煌,目前英特尔芯片几乎成为上网本市
- 关键字:
苹果 iPad 芯片
苹果 iphone 14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苹果 iphone 14!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苹果 iphone 14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苹果 iphone 14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