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源模块以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简化设计等多重优势,受到许多工程师的青睐,但即便使用相同的模块,不同的用法也会导致系统的可靠性大相径庭。使用不当,非但不能发挥模块的优势,还可能降低系统可靠性。
1.两级浪涌防护电路,使用不当适得其反 电源模块体积小,在EMC要求比较高的场合,需要增加额外的浪涌防护电路,以提升系统EMC性能。如图1所示,为提高输入级的浪涌防护能力,在外围增加了压敏电阻和TVS管。但图中的电路(a)、(b)原目的是想实现两级防护,但可能适得其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EMC
- K78-500R3系列在2015年12月一经上市就受到广大客户的青睐,为满足市场需求,近日,金升阳扩展了K78-R3系列的输出功率范围,推出了1A输出电流的K78-1000R3系列产品。 同K78-500R3系列一样,K78-1000R3系列效率高达96%,不需要外加散热片使用,操作温度范围依然高达+85°C,是替代传统LM78XX线性稳压器的最佳选择。K78-500R3/ K78-1000R3系列为SIP单列直插封装,与标准的TO-220脚位完全兼容,比线性稳压器体积更小,更省空间。与此
- 关键字:
金升阳 电源模块
- 如何抑制电磁干扰,一直都是开关电源模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不仅关系到电源模块本身的可靠性,也关系到整个应用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全面抑制开关电源模块的各种噪声干扰才会使开关电源模块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一、电磁干扰的定义 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简称EMI)是指任何在传导或电磁场伴随着电压、电流的作用而产生会降低某个装置、设备或系统的性能,或可能对生物或物质产生不良影响之电磁现象。 二、电磁干扰的产生 1、电磁干扰的产生 骚扰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电磁干扰
- 摘要:目前新能源领域,电动车持续火热。其中的关键系统,电池管理系统(BMS),是连接电动车与锂电之间的纽带,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BMS的供电及通讯部分更加需要慎重选择。
BMS即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 产业兴起 目前,石化燃料的紧缺以及温室效应的肆虐,决定了目前的燃油驱动车不可持续。未来的方向必然朝着电动车发展。锂电池具有寿命长,体积小,清洁,安全等优势。被普遍认为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能
- 关键字:
BMS 电源模块
- 摘要:单片机复位、电脑死机、手机蓝屏等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实和电源模块的供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针对电源供电故障现象,如何定位背后问题?这里将为大家一一揭晓。 目前,市场上电源模块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输入电压、输出功率、功能及拓扑结构等都各不相同,其特点是可为微控制器、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器、模拟电路、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供电。电源模块的可靠性比较高,但也可能发生故障,以下是用ZLG致远电子的DC-DC为例分析常见的八种故障。
一、输出电压偏低 电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 摘要: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遇到电子设备没电的状况,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充电器或者直接更换设备的电池,我们常常将这些充电器或电池等供电设备俗称为“电源”。但是这些“电源”真的都是电源吗? 我们平时用的充电器或电池等供电装置到底是不是电源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电源的定义:电源就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即: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 因为它可以将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所以我们把这种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平时我们理解的“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AC-DC
- 摘要:“测量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原本输出5V的模块,怎么只有4.8V了?输出电压变低了,模块坏了?”不是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低,不一定是模块损坏了,也可能是应用不合理。让我们来找一找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低的原因。 电路输入电压过低,会使得电路不正常。长时间工作在低输入电压情况下,电路的寿命也会有极大的影响。想要在设计电路时避开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导致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低的原因。 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输出线过长或过细 E2405UHBD-30W电源模块特性: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 “测量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原本输出5V的模块,怎么只有4.8V了?输出电压变低了,模块坏了?”不是的,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低,不一定是模块损坏了,也可能是应用不合理。让我们来找一找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低的原因。 电路输入电压过低,会使得电路不正常。长时间工作在低输入电压情况下,电路的寿命也会有极大的影响。想要在设计电路时避开这个问题,需要了解导致电源模块输出电压变低的原因。 电源模块输出电压低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输出线过长或过细 E2405UHBD-30W电源模块特性: 输入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 摘要:一摸电源模块的表面,热乎乎的,模块坏了?!且慢,有一点发热,仅仅只是因为它正努力地工作着。但高温对电源模块的可靠性影响极其大!我们须致力于做好热设计,减小电源表面和内部器件的温升。这一次,我们扒一扒电源模块的热设计。
高温对功率密度高的电源模块的可靠性影响极其大。高温会导致电解电容的寿命降低,变压器漆包线的绝缘特性降低,晶体管损坏,材料热老化,焊点脱落等现象。有统计资料表明,电子元件温度每升高2℃,可靠性下降10%。对于电源模块的热设计,它包括两个层面:降低损耗和改善散热条件。
一、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PCB
- 摘要:在电源系统设计中,当一个电源模块的功率无法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时,我们往往会考虑多个模块的并联使用。如果并联设计不合理,就会导致并联模块输出均流失效,会有烧坏电源模块、甚至损坏后级系统的风险。今天跟大家简单分享一些造成电源模块并联失效的真正原因。
目前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采用新型的功率器件实现小型、轻量、高效率的电源模块化,通过并联进行扩容。电源并联运行是电源产品模块化、大容量化的一个有效方案,是电源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实现组合大功率电源系统的重点。
1.不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功率器件
- 电源系统设计工程师总想在更小电路板面积上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对需要支持来自耗电量越来越高的FPGA、ASIC和微处理器等大电流负载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和LTE基站来说尤其如此。为达到更高的输出电流,多相系统的使用越来越多。为在更小电路板面积上达到更高的电流水平,系统设计工程师开始弃用分立电源解决方案而选择电源模块。这是因为电源模块为降低电源设计复杂性和解决与DC/DC转换器有关的印刷电路板(PCB)布局问题提供了一种受欢迎的选择。
本文讨论了一种使用通孔布置来最大化双相电源模块散热性能的多层PCB布
- 关键字:
PCB 电源模块
- 文章摘要:你的电源系统需要隔离吗?需要做到高效率小体积吗?所使用的方案有考虑成本最优化吗?现在这些都不需要你们考虑,周立功可以提供从隔离电源模块、开关芯片、LDO等一整套的电源解决方案。
需求你来提,省成本是我们的事。隔离电源模块可以高效解决各种端口干扰,开关芯片转换出各种系统所需电压,LDO给MCU处理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电源模块与芯片方案需要互助互补,各取所长才能共建一个良好的系统供电环境,同时开启它们的共赢之路。
有了电源模块及MPS电源芯片,我们应该如何各取所长?如何将他们应用到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MPS
-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NASDAQ: MXIM)发布最新白皮书,介绍了新一代灵活易用的电源模块如何简化电源设计。可立即使用的电源模块能够帮助系统设计人员缩短产品上市时间,解决印刷电路板(PCB)空间紧张难题。
白皮书《新一代电源模块有效简化电源设计》中,介绍了该系列高效电源模块如何集成小型系统级封装(SiP)电源方案所需的全部关键元件。采用Maxim最新的DC-DC电源模块,用户可以在单颗IC封装中集成电压调节器所需的无源补偿元件,实现小型化电源方案。
- 关键字:
Maxim 电源模块
- 摘要: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悬丝诊脉之事?病人的脉象能否通过丝线传导给医生呢?这个目前都是一个疑问。但是,广州致远电子通过“悬丝”测温是真有其事,下面就一步步的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电源模块属于灌胶模块类产品,基本都是由外壳、电路板、灌封胶(聚氨酯)组成。电源模块由于是发热类器件,在研发过程中需要严格测试其内部元件的温升,来保证电源模块的使用寿命。怎样才能测试到内部元件温度呢?那就需要用到“悬丝”测温了。
图1
- 关键字:
电源模块
- 摘要:
从EFT的特性及本质问题出发,分析产品的EFT干扰路径,并采取相应滤波及阻断措施,使电源端口的脉冲群干扰传导或辐射到用电单元时,不会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这样来实现产品整个抗扰度的提升。
关于EFT的干扰问题,主要分实际应用及认证测试两块。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在大功率电机或电闸进行操作时,会影响到控制电路正常工作,我们需要进行整改,以满足功能要求。在一些强制认证产品中,需要通过相关测试标准,具体标准因产品种类不同而不同。
图1 EFT试验
- 关键字:
EFT 电源模块
电源模块介绍
电源模块是可以直接贴装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电源供应器,其特点是可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 (DSP)、微处理器、存储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FPGA) 及其他数字或模拟负载提供供电。一般来说,这类模块称为负载点 (POL) 电源供应系统或使用点电源供应系统 (PUPS)。由于模块式结构的优点甚多,因此模块电源广泛用于交换设备、接入设备、移动通讯、微波通讯以及光传输、路由器等通信领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