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第一大产业,是国家经济和世界经济的支柱,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引领和带动着其他行业跨越式前进,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经济走向、技术水平、文明程度和社会面貌。而电子元器件产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电子元器件技术作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关键,电子元器件创新水平作为各种电子信息产品创新水平的标志,电子元器件创新能力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创新能力乃至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灵魂,电子元件创新作为新经济腾飞的动力,其战略带动作用日益凸显。回顾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历程,通过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集成电路
- 本报讯 11月份,电子制造业生产增速进一步回升,增加值同比增长14.4%,比10月份提高7.2个百分点。1-11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在27个重点监测的产品中,有19个产品当月产量实现正增长,其中手机、彩电、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分别增长45.7%、31.5%、63.7%和41.8%,比10月份分别提高38.3个、17.8个、21.7个和24.8个百分点。
电子制造业销售产值扭转下滑势头。11月份,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7.5%,比10月份提高12.2个百
- 关键字:
电子制造 电子信息
- 12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召开2009年(第九届)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评选结果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部党组成员刘利华、部总经济师周子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领导、部分专家以及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和入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的单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娄勤俭在讲话中指出,电子信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代表,是典型的依靠技术创新引领发展的产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创新发明的拥有和使用能力。历年的重大技术发明评选评出了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市场潜力大、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封装 显示
-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主导产业的“一号工程”。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倾注,这座城市从不缺乏决心与魄力。
从发展到聚集,从壮大到丰盈,作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承载地的成都高新区,对电子信息产业链发展方略,有了更纵深、更明晰的思考与行动——以集成电路、软件、光电显示、通信“四向着力”的产业集群方向,加速电子信息产业聚集。
然而,在成都,对电子信息产业的关注,并不仅仅是某个区域,或是某个部门的倾注,而是一座城市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LCD 电子信息
- 天津市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链向高端拓展,推进工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实现增长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创新效益型转变,全市工业逐步呈现出设计信息化、装备智能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的良好发展态势。
自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以来,信息化已成为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技术在产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渗透与融合,有效地带动了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革新,极大地提升了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发展能级。党的十七大提出大力推进“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移动通信
- 从1月的市场低谷,到3月的逐渐复苏,再到8、9月明显好转,2009年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经历了极其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秘书长温学礼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今年我国电子元件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形势基本一致,与年初我们的预测也基本相符。今年电子元件行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与去年基本持平或略有增长,实现利润的情况会稍微好于预期,整个电子元件行业的利润率预计为4.8%。”
政策扶持初显成效
电子元器件产业在整个电子信息制造业中是仅次于计算机的第二大细分产业,无论产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 机顶盒
- 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年影响了全球企业,作为高科技的信息产业领域,计算机行业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很大打击,国内计算机产业面临严峻考验,计算机产量、销售产值增速明显放缓,国内计算机企业经营普遍陷入低迷状态,部分企业出现负增长或亏损。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计算机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在2009年,一些积极的内外因素,比如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宏观政策,直接或间接拉动了国内计算机市场的需求。特别是国务院适时颁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国内计算机企业应对危机带来了信心和政策支持,也为我国计算机行业市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计算机 PC
- 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指导下,2009年我国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行业克服种种困难,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方面成绩显著。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出口退税等一系列政策,全行业经济景气指数呈现逐月递增的势头。平板显示产业链日臻完善、家用电器产业向节能高端转型、数字电视和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带动了终端产业的大发展,这些都为明年全行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业整体转暖 拉动内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消费电子 液晶电视
- 日前,为了帮助广大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确定所生产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环保使用期限通则》(简称《通则》)。该《通则》一经发布,立即引起了业内的极大关注。其作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的配套标准,虽然属于指导性技术文件类的标准,但对于规范行业开展污染控制工作,帮助消费者及时了解产品环保使用期限,营造绿色、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意义重大。
规范年限标识做好电子污染控制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电子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技术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电子元器件 电子测量仪器
-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肖华表示,新18号文件正在制订当中,并已拟出征求意见稿,相对于原18号文件,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优惠政策更多一些。
2000年国务院发布实施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促进了上述两大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该文件的相关优惠政策即将到期,业内一直期盼能够有后续相关政策出台。
肖华表示,根据国务院的意见,原18号文件中尚未到期的增值税优惠将继续执行,有关方面加快了新18号文件的制订进展,已经拿出征求意见稿,总体上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TD-SCDMA 集成电路
-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表示,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软硬件比例仍不合理,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在北京举行的2009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上,周子学在发言时指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制造业、硬件业比重高,软件业的比重少,产业增长的极限开始显现。硬(硬件产业)的没有太多的市场动力,技术上没有新的突破,显然发展的潜力就不足。而软(软件产业)的又要有待于培育,现在还没有到达爆炸期。
“以劳动力为代表的传统增长成本优势正在逐步弱化,还有像人民币升值等因素,都导致了原来的增长方式是不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半导体
- 1-10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累计进出口总额6076.34亿美元,同比下降19.5%,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4.6%。
进出口增幅呈现负增长,降幅继续收窄。1-10月,电子信息产品累计出口3593.77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37.5%,同比下降18.35%,比前三季度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1-10月,电子信息产品累计进口2482.57亿元,占全国进口总额的31.1%,同比下降21.11%。
1-10月,便携式电脑、手机、液晶显示板依然排在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前三位。其中便携式电脑出口额累计达到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处理器 液晶显示板
- 12月4日消息,“2009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今天在北京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娄勤俭、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等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年会。
年会以“经济振兴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等领导,以及来自Google、东软、诺基亚西门子、IBM等企业代表在会上分别发表演讲,畅谈国内外经济及信息产业当前发展态势,以及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和新举措。
会议透露,在电子信息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通信设备 测量仪器
- 工信部网站今天发布的2009年10月份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指出,下半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继续呈现小幅回调态势,从10月数据看,全行业总体企稳回升趋势基本明朗,但部分行业和领域仍存在波动反复现象,产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凸显并出现新变化,全行业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要巩固和加强。
一、产业企稳回升态势进一步明朗。1-10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增速比1-9月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10月工业增加值增长7.2%,比9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同期全国工业低9.5个百分点。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分立器件 集成电路
- 消费电子及相关产业主要包括终端、内容和渠道三大产业。终端主要包括家用影音设备、PC多媒体、通讯、便携影音、汽车电子等消费电子产品;内容包括资讯、娱乐和广告;渠道是指通讯传播网络,包括广电网、电信网和互联网。
06年以前,电子信息制造业保持了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体现了中国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的崛起。但是随着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的世界地位确立,产业链上端尤其是内容和技术发展却相对滞后,同时由于收入分配结构并未向个人倾斜,导致我国文娱及相关消费增长缓滞。在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的大背景下,消费电子及相关产业将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消费电子
电子信息介绍
“电子信息”是近几年频频出现的一个词,它是在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成为信息学的词汇。电子信息在信息的存储、传播和应用方面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长期以来由纸质载体储存和传播信息的一统天下,代表了信息业发展的方向。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