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市调机构IDC预测,在未来几年,智能手表、手环等手戴产品将一直领跑整个可穿戴市场。IDC称,2015年手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070万部,占据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九成。由于手戴产品能帮助人们分析日常行为活动,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与之相关的可穿戴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度。
我们知道,一个典型的可穿戴设备通过一个外部设备整合用户数据和外部数据分析并显示用户信息。可穿戴设备的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存储器件、连接器件(射频控制器)、显示屏及电池。目前市场上最有名的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当属智
- 关键字:
生物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 光学式生物讯号感测器需求劲扬。心率/呼吸监测、血压或血氧等生理讯号监测功能已成为新一代穿戴装置提升产品价值的新法宝,将刺激相关光学式生物感测器出货量爆发性成长,因而吸引众多晶片商竞相展开产品及技术布局。
自 年初Apple Watch问世以来,穿戴装置市场热度便一路飙升。尤其品牌厂纷纷透过智慧手表内建光学式生物感测器与应用程式结合,提供心率监测(HRM)、呼吸/睡眠 侦测、体脂、血压及血氧等体征讯号量测(Vital Signs Monitoring, VSM)功能,更进一步揭开“穿戴
- 关键字:
生物传感器
-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与GENIALLIGHT株式会社就生物传感器组件的事业化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如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现象非常严重。因此,让健康生活伴随终生,“延长健康寿命”已成为极其重要的课题。为了延长健康寿命,每个人不仅要提高健康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身体状况的变化,及时就医,采取自我预防与纠正措施等等,防患病于未然。
为了实现防患病于未然,正确进行生物数据的日常检测并了解其变化相当重要。这就要求随身携带的可穿戴设备、尤其是设备上搭载的生物传感器产品做到无线、
- 关键字:
阿尔卑斯电气 生物传感器
- 最近,美国西安大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可植入的装置,用以检查患者的心脏状态。这种装置也是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来的。
这个装置的创建者是KyleG.Fricke,他是在RobertSobot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个无线的可植入系统集成了血压传感器、完全可植入心血管压力监视器(包括支架),其体积只有2.475立方厘米,重量刚刚超过4克。Fricke的传感器是如此之小,它们可以被放置在最小的实验室小鼠的左心室内都没有问题。
由于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从人体内部收集的数据往往比通过外部手段,比如X
- 关键字:
3D打印 生物传感器
- 生物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
生物传感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目前,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食品毒性检测、工业加工和监测、农业应用、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调研公司PMR(PersistenceMarketResearch)近日发布的一份
- 关键字:
生物传感器
- 事实证明,我们无法想象谷歌还会一次又一次地推出怎样令人惊叹的产品,但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谷歌的目标很清楚,就是通过科技让生活、工作变得更简单、更高效、更智能。不管谷歌推出的是汽车、眼镜、机器人、太空船还是其它意想不到的产品,我们都将拭目以待。
- 关键字:
谷歌 生物传感器
-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传感器交叉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涌现出来,如量子点、DNA、寡核苷配体等纳米生物传感器。
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赵永生看来,未来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集成多功能、便携式、一次性的快速检测分析机器,它可以广泛用于食品、环境、战场、人体疾病等领域的快速检测。
例如,食品和饮料中病原体或者农药残留成分的快速灵敏检测;环境中污染气体或者污染金属离子等远程检测和控制;人体血液成分和病原体的快速实时检测,以及战场生化武器和爆炸物的快
- 关键字:
纳米技术 生物传感器
- 随着纳米技术和生物传感器交叉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纳米生物传感器涌现出来,如量子点、DNA、寡核苷配体等纳米生物传感器。
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赵永生看来,未来纳米生物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应该是集成多功能、便携式、一次性的快速检测分析机器,它可以广泛用于食品、环境、战场、人体疾病等领域的快速检测。
例如,食品和饮料中病原体或者农药残留成分的快速灵敏检测;环境中污染气体或者污染金属离子等远程检测和控制;人体血液成分和病原体的快速实时检测,以及战场生化武器和爆炸物的快速检测。
- 关键字:
纳米 生物传感器
-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人们迫切希望拥有一种能对污染物进行连续、快速、在线监测的仪器。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研制的在线、便携、台式和微型传感器四种水中有毒污染物高灵敏检测生物传感仪器系统,能灵敏、直观反映各种污染物的综合影响,已成功应用于微量有毒污染物的测试。
据悉,生物传感器技术是基于现代生物技术、电子技术、微纳米加工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感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和测试方法简便的特点,是国际上环境监测领域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前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以施汉昌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
- 关键字:
生物传感器 仪器
- 美国Zoll医疗器械公司开发出一种可佩戴在病人腰间的世界上第一只“可佩戴型心房除颤仪”,由于设计新颖,该产品曾荣获“北美洲保健医疗产品创意奖”。
据研制者介绍,仅美国每年有40多万人死于房颤引起的心脏骤停。市场上虽然已有形形色色的心房除颤仪产品,但它们大多体积较大,携带非常不方便,一旦心脏病人外出办事或上班途中突发房颤,转送医院治疗为时已晚。新开发的可佩戴式心房除颤仪体积小巧,它由2部分组成,一是双肩背带,该背带藏有可测量房颤等异常心脏信号的袖珍生
- 关键字:
Zoll 生物传感器 除颤仪
- 介绍了一种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压电生物传感器检测电路。该检测电路以高性能CPLD(MAX7128)...
- 关键字:
FPGA CPLD 生物传感器 检测电路
- 一、生物传感器研究起源
20世纪的60年代,Updike和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种生物传感器,即葡萄糖酶电极。到80年代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已基本形成。其标志性事件是:1985年《生物传感器》国际刊物在英国创刊;1987年生物传感器经典著作在牛津出版社出版;1990年,首届世界生物传感器学术大会在新加坡召开,并且确定以后。生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
- 关键字:
医疗电子 生物传感器
- 咨询公司INTECHNOCONSULTING的传感器市场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容量为506亿美元,预计2010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可达600亿美元以上。调查显示,东欧、亚太区和加拿大成为传感器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而美国、德国、日本依旧是传感器市场分布最大的地区。就世界范围而言,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依旧是汽车市场,占第二位的是过程控制市场,看好通讯市场前景。
一些传感器市场比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
- 关键字:
传感器 智能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
- 一、生物传感器研究起源
20世纪的60年代, Updike和 Hicks把葡萄糖氧化酶 (GOD)固定化膜和氧电极组装在一起,首先制成了第一种生物传感器,即葡萄糖酶电极。到 80年代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已基本形成。其标志性事件是: 1985年《生物传感器》 国际刊物在英国创刊; 1987年生物传感器经典著作在牛津出版社出版;1990年,
- 关键字:
生物传感器 生物芯片 高精度血糖分析仪
生物传感器介绍
生物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biosensor)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与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
1967年S.J.乌普迪克等制出了第一个生物传感器葡萄糖传感器。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