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商机   下载  拆解   高校  招聘   杂志  会展  EETV  百科   问答  电路图  工程师手册   Datasheet  100例   活动中心  E周刊阅读   样片申请
EEPW首页 >> 主题列表 >> 物联网-传感器

物联网-传感器 文章 进入物联网-传感器技术社区

中国最先进“传感”智能公交系统亮相无锡

  •   当下最为热门的传感技术正在中国首个“物联网城市”无锡加快“民用”步伐,记者今日从无锡公交部门获悉,一种全新的智能化公交系统目前已在该市投运,其功能与设备水平超越国内任何一个城市。   随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如何令城市交通更完善便捷,已成为目前各国城市建设的首要“序曲”,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也刮起智能公交风潮,包括上海、广州、青岛等城市均有智能公交计划出台,但因技术与标准问题,功能目前还良莠不齐。   据无锡公交公司负责人介绍
  • 关键字: 物联网  GPS  智能公交系统  

中国物联网与世界同步 用于世博园区防入侵系统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组组长刘海涛研究员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物联网技术发展与国际同步,并已在诸多行业得到初步应用,而利用物联网技术,上海世博会园区的防入侵系统正在工程实施中。   相对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人人互联的互联网而言,物联网(即传感网)则是以感知为目的的物物互联,从技术角度叫传感网,从用户或产业应用的角度被形象地称为物联网。刘海涛介绍说,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于一九九九年率先启动传感网技术研究,历经十年攻关,应用示范与基础研究并重,在物联网技
  • 关键字: 物联网  RFID  

工信部正式批准无锡为物联网基地

  •   日前大陆工信部发布公告正式批准6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江苏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示范基地。   物联网概念是透过射频识别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等讯息传递的设备,将物品信息与因特网相结合,以实现智慧化识别、定位、监控和管理。   2010年初,无锡新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并合作设立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无锡市1位政府官员透露,无锡建造传感中心有2种层面意涵,1是成为物联网产业集群的中心,让大量物联
  • 关键字: 物联网  RFID  

未来物联网能做些啥?刷“卡”控温全靠它!

  •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筹备组组长、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封松林26日做客新华网,就继计算机和互联网之后第三次信息浪潮物联网对未来人类生活的影响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封松林说,物联网在英文里面叫internet of things,所以中文翻译之后简称物联网。1998年美国国防部立了一个项目叫做传感网技术,就是把传感器和通信组成网络以后,把某个区域和地方组成以后的一个来源。1999年有一个IT中心提出了以视频芯片为主要内容的物联网的来源;2006年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又启动了一个数字物理
  • 关键字: 物联网  传感网  

IDT推出DDR3内存模块高精度温度传感器

  •   IDT 公司推出首款针对DDR2和DDR3内存模块、固态硬盘和电脑主板市场的高精度温度传感器。新器件有助于企业、移动及嵌入式计算系统以最高效率运行,通过监测各子系统的温度来节省总电力,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全新的IDT温度传感器可测量计算子系统的局部温度,一旦温度上升超过预定水平,系统控制器就会通过控制系统带宽、调整内存刷新率或改变风扇速度进行响应。此外,如果温度达到临界点,新的IDT温度传感器可以触发一个子系统关闭,从而提高可靠性。IDT 的产品包括一个独立温度传感器(TS3000B3),以及一
  • 关键字: IDT  传感器  DDR3  

物联网商机上千亿 RFID、WSN行业应尽快布局

  •   台湾拓墣产业研究所日前表示,2010 年中国RFID产业、WSN产业市场规模,可望突破 100 亿元人民币,“物联网”商机上看千亿人民币更易如反掌,因此,拓墣建议,拥有RFID与WSN关键技术的台湾业者,应尽快布局物联网产业,及早抢进市场。   “物联网”指的是将感测器或RFID装置于载体上,运用WSN或其它通讯技术,让载体间能够传递感测资讯,甚至是触发自动控制装置,以达成物体智能化自动控制与反应等功能,若再加上定位或是云端技术,物联网更将具有追踪、监
  • 关键字: RFID  物联网  WSN  

工信部发布公告正式批准无锡为物联网基地

  •   1月25日消息,近日,工信部发布公告正式批准了62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其中,江苏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为物联网示范基地。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让物品与互联网链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讲可以实现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为未来家庭生活和办公提供便利。   在今年年初,无锡新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并合作共
  • 关键字: RFID  物联网  

中国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之影响

  •   为因应客户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快速成长的关注,PwC于2004年开始本系列研究:《中国对全球半导体产业之影响》。更具体地说,帮助客户找到中国的生产量是否加剧全球产能过剩因而导致产业下滑的答案。调查结果发现,对全球半导体产业来说,中国的市场成长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产量成长更重要。   过去的一年里,中国的半导体产业第一次明显受到全球产业不景气状况的影响 —— 一次预料之外的冲击。相对来说,2001年的经济萧条基本上未对中国构成影响,即便在当时全球半导体市场下降了32%的情况下,中国半导
  • 关键字: 半导体  IC设计  传感器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推进两化融合

  •   2010年全国电子信息行业工作会议是在电子信息产业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对研究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新思路、新举措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8年下半年以来,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销售收入增速大幅下降。2008年11月份,全行业销售收入出现了十多年来首次月度负增长,2008年全年增速仅为12.5%,创多年来增速之最低。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电子信息产业广大干部职工卧薪尝胆、砥砺奋进,目前,电子信息产业已走出低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物联网  智能电网  移动信息终端  

光纤传感器在测井上的研究分析

  • 一、前言   光纤传感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伴随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传感技术,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不少光纤传感系统已实用化,成为替代传统传感器的商品。 
  • 关键字: 研究分析  井上  传感器  光纤  

光电传感器的电磁兼容设计

  • 引 言
      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光电传感器,一般是开关型的,被称为光电开关。光电传感器由投光器、受光器、集成电路、输出电路等组成,属弱电检测传感器。它容易受到强电设备的电磁干扰。它工作时,引起电磁辐
  • 关键字: 设计  电磁兼容  传感器  光电  

基于集成压力传感器的无源胎压监控系统研究

  • 1 引言   2002年,由于凡世通(Firestone)轮胎的质量问题,造成了超过100人死亡和400人受伤的事件,引起了汽车业和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普利斯通/凡世通公司被迫收回650万只轮胎。据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最近的调查,
  • 关键字: 监控系统  研究  传感器  压力  集成  基于  

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能力

  • 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一项较新的技术,以其特有的能力可以解决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本文结合作者专业所及为汶川大地震类似的地质灾害监测提供一种采用新技术来提高监测能力的设想。但是从设想到实现中间还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中间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投入。
  • 关键字: 灾害  监测  能力  地质  提高  无线  传感器  网络  利用  

LM35温度传感器应用及特性

  • LM35是一种得到广泛使用的温度传感器。由于它采用内部补偿,所以输出可以从0℃开始。该器件采用塑料封装TO992,工作电压4~30V,所以乍一看来,它似乎是无需校准的LM335。
      
    在上述电压范围以内,芯片从电源吸
  • 关键字: 特性  应用  传感器  温度  LM35  

光纤传感器结构原理及分类

  • 1、光纤传感器结构原理
    以电为基础的传统传感器是一种把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的电信号的装置。它的电源、敏感元件、信号接收和处理系统以及信息传输均用金属导线连接,见图(a)。光纤传感器则是一种把被测量的状态转
  • 关键字: 分类  原理  结构  传感器  光纤  
共9796条 591/654 |‹ « 589 590 591 592 593 594 595 596 597 598 » ›|

物联网-传感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物联网-传感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物联网-传感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物联网-传感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热门主题

树莓派    linux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