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如果认真参观上海世博园,细心的您或许会发现:在展示人类未来美好生活的世博园中,一些全新科技项目的前景与发展,已然成为世界各国各地的共识,有一些甚至已经开始推广,逐渐走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其中有一项被人们称为“智能电网”的技术,甚至于整个上海世博园都成了它的实验场,成为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的示范区。
相较于更多仍在概念与探索中的世博科技亮点,智能电网很可能是如今距离我们最近的全新技术之一。最近,上海还专为此特别制定发布了三年行动计划《上海推进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在金融危机后,纷纷出台了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和实施规划,其中智能电网无一例外地作为了这些规划中的核心部分。2009年4月19日,国家电网公司发布《国家电网公司绿色发展白皮书》,对其在中长期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助力国家碳减排提出了明确的愿景。
因地制宜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作为先进信息技术和高级物理电网的结合,是解决未来能源输送问题的理想方案,是电网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国可以大规模开发的新能源形势主要是风能、太阳能和水电,然而大规模可开发的可再生能源储藏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在前不久举行的IDF2010大会上,英特尔首席技术官贾斯汀(Justin Rattner)介绍了如何使用更智能的技术降低以及更好地管理家庭和工作场所的能耗。其展示的基于英特尔技术的家庭能源显示器工作原型让人耳目一新。该显示器通过与无线传感器相结合,可监控能源利用情况、推荐更高效的能源使用方案,设定目标并设法达到。英特尔的该项设计虽然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契合了当前全球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可以说是未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主旋律。
为了进一步了解英特尔在智能电网和个人能源方面的进展,记者日前专程采访了英特
关键字:
英特尔 嵌入式 智能电网
乍暖还寒的春天,我们似乎可以嗅到电子产业全面复苏的气息。近日,众多企业在展会上和发布会上亮相,推出他们的最新策略,为2010年春天带来盎然的生机。
现在企业和企业的竞争已经不是一个企业个体和企业个体的竞争,也不是企业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竞争。在今年深圳IIC(国际集成电路展)期间,微软Windows Embedded部携其众多合作伙伴来参展。会上,微软Windows Embedded全球合作伙伴和区域市场总监Olivier Fontana告诉笔者:“未来十年,微软的重
关键字:
智能交通 智能电网 嵌入式 201004
全球已步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纷纷把发展智能电网产业作为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一个主要抓手。智能电网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进入了实质建设阶段。
目前中国发展智能电网面临的困难主要在4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智能电网发展战略还不够清晰,智能电网的发展远景、路径和参与主体不够明确。二是缺乏相应的法规、扶持政策和激励机制,以推动智能电网建设。三是跨行业协调合作机制还有待建立和健全,需要调动包括电力、装备制造业、信息通信业等多方的力量,共同建设智能电网。四是智能电网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建立还有待加强,需要尽早建立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高性能电力线通信(PLC)芯片公司ADD半导体日前宣布任命罗秉舫(Robbin Luo)先生为中国区总经理,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表计和家庭/楼宇自动化领域。在其新角色中,罗先生将负责中国大陆、台湾和新加坡的业务拓展活动,其工作地点是ADD半导体在北京的办公室,并直接向ADD半导体全球销售副总裁Jesus Teijeiro汇报。
ADD半导体首席执行官Guillaume d’Eyssautier评价说:“我很高兴宣布对罗秉舫的任命,他将负责ADD半导体在中国大陆及周边地
关键字:
ADD 智能电网
“电力工业发展危机并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各种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此长彼消,电力行业必须做好应对准备。预计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将实现快速增长,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同比增长8.7%。”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郝卫平表示,2010年我国电力工业仍将持续快速发展趋势。他是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10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做出上述
关键字:
工业自动化 智能电网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Lux Research的预测,全球针对交通工具与智能电网应用的电池、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电池(fuel cells)市场,将由2010年的214亿美元成长一倍,在2015年扩充至444亿美元规模。
Lux Research指出,该市场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大车厂推出电动车的计划,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大举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智能电网技术。该机构分析了数种技术的前景,包括交通工具用的电池、超级电容、燃料电池,以及电网应用的储存、分布式发电(distribut
关键字:
智能电网 超级电容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Lux Research的预测,全球针对交通工具与智能电网应用的电池、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电池(fuel cells)市场,将由2010年的214亿美元成长一倍,在2015年扩充至444亿美元规模。
Lux Research指出,该市场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大车厂推出电动车的计划,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大举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智能电网技术。该机构分析了数种技术的前景,包括交通工具用的电池、超级电容、燃料电池,以及电网应用的储存、分布式发电(distribut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加拿大人马克·坎贝尔(Mark Kerbel)绝对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的一个念头,正在给信息时期的社会发展,带来甚至可以称为革命性的影响。
通常一栋办公大楼里总有各种各样的耗电设备,但用一种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整体耗电量,这对于一个环保主义者的坎贝尔而言,并不是一件挑战性的工作。
最初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大楼里的电器互相协调,减少大楼在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但要完成这项工作,还必须要有一个控制系统,当然,不是很麻烦的那种。
2005年的那个冬天,坎贝尔发明了一种无线控制器
关键字:
工业自动化 智能电网
内蒙古自治区的风力发电量正在急速飞涨,2007年最高用电负荷是1109万千瓦,到2020年风电装机计划将达到5870万千瓦。然而,由于没有全部接入全国电网,电量消纳效率成为问题,电能损耗曾高达30%。现在,内蒙古政府只好减缓风电的装机速度。现实变得极为严峻----大量新建的能源发电站,并没有解决能源短缺这一根本问题。
与中国相比,德国人正在做着相反的事情:加速新能源的应用范围,最好令其无空不入。他们的新计划是,在每个家庭的房顶上,都装上太阳能发电装置,再在庭院里建一个小型风能发电站,用它们来满足
关键字:
工业自动化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建设将是中国电网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电网存在不支持大规模间歇性电源与分布式电源接入、输电损失巨大、且用户侧无法互动等问题,无法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智能电网作为先进信息技术和高级物理电网的充分结合,是解决未来能源输送问题的理想方案,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
世界能源发展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世界能源变革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以低碳能源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智能电网建设热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与全行业销售收入11%的负增长相比,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衰退就显得比较温和了,全年度中国市场集成电路销售总额为5676亿元,同比下降5%;与全球集成电路市场9%的降幅相比,中国市场的表现也让人感到些许宽慰。
从过去5年的情况来看,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的表现也明显优于全球整体水平,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总经理李珂透露,从2005年到2009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0.5%,而全球市场是在原地踏步。
电子产品整机生产大国的地位决定了中国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品的消费重镇。据李珂介绍,20
关键字:
PCB 无线 智能电网
ZigBee联盟和Wi-Fi联盟宣布双方达成一项协议,将针对智能电网(Smart grid)应用的无线家庭局域网络(HAN)展开合作。
双方合作最初将主要集中在 ZigBee Smart Energy 2.0,这是一个基于当今成功的 ZigBee Smart Energy Profile针对智能电网家庭的新一代能源管理协议。透过此次合作,ZigBee Smart Energy 2.0 预计也将应用于 Wi-Fi 技术领域。
两联盟将利用双方各自技术独特的优势和能力找到应用 ZigBee S
关键字:
ZigBee WiFi 智能电网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宣布正式对外界公布了“坚强智能电网”计划。智能电网计划的启动将带动电网生产运行、经营管理、客户服务以及社会能源利用模式的重大变革。信息化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特征,其发展趋势、建
关键字:
智能电网 电网企业 信息化 分析
智能电网介绍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