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本土十大半导体分销商之一的世强,宣布又添新产品线,开始代理京瓷的显示器、晶体和晶振产品。这不仅是继世强代理京瓷旗下NIEC全线产品后与京瓷的又一次合作,也是继世强在刚刚宣布与基于增强型氮化镓的功率管理器件的领先供应商EPC、全球最大音圈制动器厂商SMAC、电池巨头maxell(麦克赛尔)合作后的又一次动作。 日本京瓷公司创立于1959年,最初为一家精密陶瓷生产厂商。如今,京瓷公司的产品包括手机和网络设备、半导体零部件、电子元件、水晶振荡器和连接器、使用在光电通讯网络中的光电产品、切削工具、打印
- 关键字:
世强 晶振
- 电子设备中使用着大量各种类型的电子元器件,设备发生故障大多是由于电子元器件失效或损坏引起的。因此怎么正确检测电子元器件就显得尤其重要,这也是电子维修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下面是部分常见电子元器件检测经验和技巧,供大家参考。 1.测整流电桥各脚的极性 万用表置R×1k挡,黑表笔接桥堆的任意引脚,红表笔先后测其余三只脚,如果读数均为无穷大,则黑表笔所接为桥堆的输出正极,如果读数为4~10kΩ,则黑表笔所接引脚为桥堆的输出负极,其余的两引脚为桥堆的交流输入端。 2.判断晶振的好坏 先用万用表(R×10
- 关键字:
元器件 晶振
- 笔者在这次电路板测试时,发现一块电路板总是烧不进程序。遂予以检查: 1、电源,地都没有问题 2、用示波器测晶振是否起振,发现了一个奇怪的问题,XOUT端的24MHz类正弦波出现,而XIN就是没有?是何缘故,没有找出来原因。 于是就不得换了颗主芯片,QFP128以前不会,现在拆装起来已经很轻松了,感谢同事的指导(小得意一把,要知道以前最普通的贴片我都不敢装)。 但是换过芯片后,虽然可以烧写程序了,但是我又量了一下晶振,还是XIN没有,XOUT有。可以确认芯片已正常工作了,为什么量不出晶振起振呢?
- 关键字:
示波器 晶振
- 众所周知,在电子行业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MCU比作电路的“大脑”,那么晶振毫无疑问就是“心脏”了。同样,电路对“晶体晶振”(以下均简称:“晶振”)的要求也如一个人对心脏的要求一样,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可靠。晶振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频率信号,如果晶振不工作,MCU就会停止导致整个电路都不能工作。然而很多工程师对晶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而一旦出了问题却又表现的束手无策,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晶振不起振问题归纳 1、物料参数选型错误导致晶振不起振 例如:某MCU需要匹配6PF
- 关键字:
晶振 振荡电路
- 总述 实时时钟芯片(RTC)允许一个系统能同步或记录事件,给用户一个易理解的时间参考。由于RTC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避开设计时出现的问题,设计者应熟悉RTCs。 选择接口 RTC可用的总线接口范围很宽。串行接口包括2线(I2C),3线和串行外设接口(SPI)。并行接口包含多总线(多数据和地址线)和带单独地址及字节数据输入的设计。接口的选择通常由所用的处理器类型决定,很多处理器包括2线或SPI接口。其它的,如8051处理器及其派生的处理器支持多路地址和数据总线。时间保持非易失性(NV) 
- 关键字:
RTC 晶振
- 晶振的老搭档负载电容分为C1和C2两个贴片电容,负载电容的作用就是消减其他杂波所带来的干扰,从而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大家在选择负载电容时,可以按照电容的具体大小计算公式是(C1*C2)/(C1+C2)+6.24。这个计算公式只是一种方法知道电容的大小,但是最好按照晶振厂家所配对好的负载电容值,这样会减少很多其他干扰。
晶振都有各自的特性,还是要结合实现来判断电容的大小值。在两者内,C1和C2值越低越好。最好C2值大于C1值,C2值偏大虽有利于振荡器的稳定,比较常用的取值是15p-30p之间。
- 关键字:
晶振 负载电容
- IC简称集成电路,是将大量的微型元器件(如晶体管、电阻、电容等)形成的集成电路,并内置芯片里面。我们所有看到的芯片都是个微型电路图,IC旁边的晶振,我们也叫做IC晶振。 IC在运行中,各微型元器件工作时,肯定要分先后顺序。晶振和IC都是通过PCB板铜线相连的,PCB就像是马路一样,汽车都是运行的电流或者电压,而红路灯就是指挥交流安全的,红路灯工作职能就像晶振一样。为什么IC旁边总有晶振的身影?扬兴告诉您是因为晶振要提供各部件先后工作顺序的时间分配,从而让IC正常的工作起来。 当然IC和晶振的距离也
- 关键字:
IC 晶振
- 对于高频信号测量时,探头的鳄鱼接地线是万恶之源,无论多好的仪器都无法发挥价值,这是为什么呢? 1、高频晶振实测对比 我们先来感受一下,探头地线长与短其测量结果有何不同。 以晶振信号测量为例,如图1所示为常规的鳄鱼线接地测量方法,可看到信号过冲严重伴随振荡,和想像中的方波不一样。而图2所示的短地线弹簧接地测量方法,波形端正不少,显然资深工程师的方法没错。
图1 常规(鳄鱼线)测量方法(错误) 图2 短地(弹簧地)测量方法(正确) 2、核心区
- 关键字:
晶振 鳄鱼地线
- 据销售部同事反映,近来遇到一些新的采购,在采购晶振方面都比较头痛。同事说,上次遇到一个新来的采购,对方打电话咨询我们是否有25M的石英晶振,同事回答有,需要什么体积的,对方懵了,我手上只有写明说要25M的石英晶振,什么体积就不清楚。同事遇到这样的问题也遇到的多了,就索性的告诉客户,让客户掌握了晶振的体积或者是型号,精度,负载,是否带电压,如若带电压,是温补振荡器还是压控振荡器,还是压控温补振荡器,一大堆信息告诉新来的采购。采购光是听到都觉得头痛了,慢慢的记下来。准备一次性问清楚。 这样的问题
- 关键字:
晶振
- 32.768Hz频率晶振与精确计时;从数字钟的精度考虑,晶振频率越高,钟的计时准确度;补充说明:;1.频度越高计时精度越高,误差越小;假定我们要求定时的时间为Ts,计数频率(晶振频率;Tc=Counter·Tosc=Counter/;对于我们要求的定时时间Ts,一定可以找到这样的一;Counter/Fosc<=Ts<=;并且不管最后计时次数是取Co,从数字钟的精度考虑,晶振频率越高,钟的计时准确度就愈高,但这将使振荡器的耦电量增大,分频电路的级数也要增加,因此一般选取石英晶体频率为32.7
- 关键字:
晶振 32768
- 32768Hz频率晶振与精确计时;从数字钟的精度考虑,晶振频率越高,钟的计时准确度;补充说明:;1.频度越高计时精度越高,误差越小;假定我们要求定时的时间为Ts,计数频率(晶振频率;Tc=Counter·Tosc=Counter/;对于我们要求的定时时间Ts,一定可以找到这样的一;Counter/Fosc<=Ts<=;并且不管最后计时次数是取Co,从数字钟的精度考虑,晶振频率越高,钟的计时准确度就愈高,但这将使振荡器的耦电量增大,分频电路的级数也要增加,因此一般选取石英晶体频率为32678
- 关键字:
晶振
- 时钟,复位和电源管理: 2.0~3.6V电源和IO电压 上电复位,掉电复位和可编程的电压监控 强大的时钟系统 -4~16M的外部高速晶振,笔者学习时使用的原子的Mini版STM32F103RCT6,外部晶振使用的是8MHz -内部8MHz的高速RC振荡器(当外部高速晶振坏了时使用,自动)这个作用在我的另外一篇博客中也将会讲到,一般不会用到。 -内部40KHz低速RC振荡器,用于看门狗时钟 -内部锁相环(PLL,倍频),一般系统时钟都是外部或者内部高速时钟经过PLL倍频后得到(可以将震荡8
- 关键字:
STM32F1 晶振
- 时钟晶振32.768KHz为什么是15分频? 实时时钟晶振为什么选择是32768Hz的晶振,在百度上搜索的话大部分的答案都是说2的15次方是32768,使用这个频率的晶振,人们可以很容易的通过分频电路得到1Hz的计时脉冲。但是话有说回来了,2的整数次方很多为什么偏偏选择15呢? 以下是关于时钟晶振频率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几点: 1.频度越高计时精度越高,误差越小。 2.由于各种原因,每个晶振的实际频率与其标称频率之间也存在偏差。 3.晶振的工作环境对晶振的频率也有影响,用晶振的频率稳定度来表示不
- 关键字:
晶振 数字电路
- 众所周知,在电子行业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MCU比作电路的“大脑”,那么晶振毫无疑问就是“心脏”了。同样,电路对“晶体晶振”(以下均简称:“晶振”)的要求也如一个人对心脏的要求一样,最需要的就是稳定可靠。晶振在电路中的作用就是为系统提供基本的频率信号,如果晶振不工作,MCU就会停止导致整个电路都不能工作。然而很多工程师对晶振缺乏足够的重视和了解,而一旦出了问题却又表现的束手无策,缺乏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一、晶振不起振问题归纳 1、 物料参数选型错误导致晶振不起振 例如:某MC
- 关键字:
晶振 MCU
- 该文将讨论晶振电路设计方案,并解释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具体作用,并且在元器件数值的选择上提供指导。最后,就消除晶振不稳定和起振问题,最后文章还将给出了一些建议措施。1 晶振的等效电气特性(1) 概念[1] 晶片
- 关键字:
晶振 晶振电路 模拟电子
晶振介绍
在电子电路中,去耦电容和旁路电容都是起到抗干扰的作用,电容所处的位置不同,称呼就不一样了。对于同一个电路来说,旁路(bypass)电容是把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噪声作为滤除对象,把前级携带的高频杂波滤除,而去耦(decoupling)电容也称退耦电容,是把输出信号的干扰作为滤除对象。去耦电容用在放大电路中不需要交流的地方,用来消除自激,使放大器稳定工作。从电路来说,总是存在驱动的源和被驱动的负载。如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