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最近的分析师报告预测:全球付运的、连接到LTE的设备总数将在2019年前突破18.9亿部,这凸显出移动安全威胁将是网络安全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在MEF名为“电信级以太网2.0革命”研讨会上, Vitesse Semiconductor首席技术官Martin Nuss博士在为众多听众演讲时,为移动安全提出了一整套方案,它覆盖了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和网络同步。
Nuss博士提到移动网络空中接口链路总是默认加密,因为它们被3GPP托管,但应用并非如此。即使它们也是如此,基础设施
- 关键字:
Vitesse 以太网
- 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虽然起步晚,但是,新世纪以来发展迅速。目前,中国的高速铁路以运载能力大、运行速度快、运输效率高闻名,已在中华辽阔的土地上建成了一张最先进的铁路网,铁路业在以惊人速度和效率崛起。
中国铁路的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企业将眼光投向了这里。雅特生科技 (Artesyn Embedded Technologies)推出的致力于列车运行控制和铁路信号应用、遵循最高安全级别SIL4标准设计的 “Commercial Off-The-Shelf” (COTS) 故障安
- 关键字:
ControlSafe 以太网 201412
- 据最近的分析师报告估计:电信级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的市场总额将在2018年前突破110亿美元,从目前开始将有一个接近90%的年增长率。尽管服务提供商网络虚拟化仍处在发展阶段,SDN和NFV将最终使电信级网络中更加敏捷的、自动化的和更快速创建可带来收入的服务成为可能。
作为一家在电信网、企业网和物联网(IoT)网络中推进“以太网无处不在”战略的领先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Vitesse Semiconductor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VTSS)率先
- 关键字:
Vitesse 物联网 以太网
- 致力于在电源、安全、可靠和性能方面提供差异化半导体技术方案的领先供应商美高森美公司(Microsemi Corporation)宣布提供支持以太网电源(PoE)和非以太网电源(non-PoE)企业设施的全新高可靠性室外额定性能雷击保护器件PD-OUT/SP11。
美高森美新型PD-OUT/SP11是单一端口器件,能够保护以太网电缆的所有8条线路,同时实现高达10/100/1000mbps的数据流和高达95W的PoE功率水平。该器件经优化用于室外设备,比如安全摄像机和无线LAN接入点(AP),并且
- 关键字:
美高森美 以太网 PD-OUT/SP11
- 在电信网、企业网和物联网(IoT)网络中推进“以太网无处不在(Ethernet Everywhere)”的领先芯片解决方案供应商Vitesse Semiconductor公司宣布:Vitesse首席技术官(CTO)Martin Nuss博士将在新推出的2015 MEF系列研讨会的首站活动上发表演讲,该活动着眼于从本地和全球的角度,推动电信级以太网2.0(Carrier Ethernet 2.0, CE 2.0)成为一种网络服务的部署模式。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0日下
- 关键字:
Vitesse 以太网
- 引言
在互联网络和局域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进行网络互联的同时,各种家电设备、仪器仪表、工业生产中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正在走向网络化。以太网(Ethemet)由于它的普遍性及低廉的接口价格,因而已经作为一种最通用的网络,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另一方面,嵌入式设备在价格、体积及实时性等方面是通用计算机无法比拟的,也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数据采集、通信网络等领域。因此,嵌入式以太网技术有着广阔的前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嵌入式以太网接口问题。
本文基于最常用的嵌入式处理器S3C44B0X和
- 关键字:
S3C4480X 以太网 三星
- 0引言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普及,信息共享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单片机为中心的数据采集、检测控制等系统接入网络共享信息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的互联网的应用正从以PC机为中心的时代逐渐转到以单片机系统为中心的时代。
但是,目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系统主要通过RS-232、RS-485和CAN总线协议通信,它们无法直接于互联网连接,因此,系统处于与互联网隔绝的状态。这些系统广泛采用低成本的8位单片机,而这种单片机一般只具有RS-232异步串行通信接口,要想接入互联网必须进行通信接口改造,这种改造不
- 关键字:
RTL8019AS 以太网 CAN
- 0 引 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家电设备、仪器仪表也在逐步走向网络化,以便共享网络信息资源、远程监控等,这也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趋势。而以太网作为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局域网,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因此,对于大量存在的8位微控制器而言,实现以太网通信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在应用较多的是基于51内核单片机的上网方案,由于处理能力的限制,要实现较复杂的网络传输和控制有点困难。本系统采用ATMEL公司的高性能单片机Mega64和10 Mb/s以太网控制芯片RTL8019AS实
- 关键字:
AVR 以太网 ATMEL
- 为了在虚拟仪器设计中使用以太网总线来将数据采集系统纳入局域网甚至Internet,从而实现虚拟仪器的网络化,文中给出了一款基于TCP/IP协议专用芯片的以太网接口的设计方法。此接口选用Altera公司的FPGA芯片EPM570GT100C4,并配合专用协议集成芯片W3150A+和物理层芯片RTL8201,可成功实现以太网的数据传输。
0 引言
虚拟仪器以其性价比高、开放性强等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并成为测控仪器新的经济增长点。步入信息化时代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信息网络在各行业中的渗透和普及,其中
- 关键字:
以太网 虚拟仪器 W3150A+
- 嵌入式以太网不仅可用于工业现场实现现场节点的自动上网功能,而且还可以用于信息家电的以太网接口实现远程控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文章介绍基于TMS320LF2407型DSP的嵌入式系统与LAN91C111型自适应10Mb/s/100Mb/s嵌入式以太网控制的接口电路及软硬件实现方法。
1 引言
目前关于嵌入式以太网的设计方案不是很多,其中大多是基于单片机的,缺点是速度慢、成本太高。DSP作为一种特殊的嵌入式微处理器系统,具有嵌入的协处理器和用于快速数据处理的并行数据通道,在嵌入式网络设备中引
- 关键字:
以太网 DSP LAN91C111
- 研究了以太网在多核系统中的数据通讯,设计了以太网IP核到MPSoC网络资源的硬件接口。阐述了设计中各模块的实现功能和设计方法,通过仿真和FPGA验证结果表明,以太网接口数据通讯具有实时和高吞吐率。实现了多核系统与网络数据的信息传递,硬件设计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网络通信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太网技术经历了10 Mbit·s-1到10 Gbit·s-1的发展历程。当前电子设备网络化、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片上多核系
- 关键字:
MPSoC 以太网 FPGA
- 现代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的网络化,对信息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STM32F103微控制器和W5300芯片搭建的网络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文中通过对系统的硬件结构及总线接口的介绍,阐明了系统的硬件实现;通过对W5300的驱动程序及测试方法的详细分析,明确系统的通信过程。该设计能够进行信息的高速、远程传输,实现以太网接口功能。
STM32F103的高速以太网接口设计.pdf
- 关键字:
STM32 W5300 以太网
- 目前,以太网(Ethernet)协议已经非常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计算机网络,如办公局域网、工业控制网络、因特网等场合,并且还不断地发展。基于以太网的新技术和联网设备不断出现,以太网已经成为事实上最常用的网络标准之一。
但是,基于以太网的嵌入式系统目前并是很多。其原因除了嵌入式系统本身运行速度较慢、资源较少且不足以实现以太网的各种协议外,更重要是设计以太网的接口及协议相对比较复杂,使人望而却步。
本文将介绍以8051系列单片机系统为例的嵌入式系统与10Mbps以太网控制器芯片DM9008的接口电
- 关键字:
以太网 8051 DM9008
- 摘要:制造业革命需要大量的工业机器人、PLC、电机,FPGA及模拟芯片厂商需要因应新的工业需求,推出新型的芯片或模块解决方案。
机器人需要新型芯片及模组
世界机器人市场
现代工业正逐渐由“工业自动化”向“工业智能化”迈进,传统制造业正开启“智”造之门。实现工业智能化需要更高安全性、可靠性的工业以太网、更高精确度的运动控制技术以及马达控制解决方案等,机器人就是综合体现这种智能化的设备之一。
据统计,世界机器人
- 关键字:
机器人 以太网 FPGA PLC 201412
- 公司首席技术官Martin Nuss盛赞MEF第三网络动议,在MEF GEN14大会上向以太网业听众表明提升自动化将改善网络和服务的敏捷度
2014年11月17日 – 据分析师的数据预测,电信级以太网服务市场的总额将在2015年突破500亿美元,同时到2018年之前云服务市场的总额有望达到2000亿美元;再加上智能手机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预计到2020年之前可能出现的750亿部联网设备,广域网(WAN)基础设施将会在其极限之外受到约束,从而迫使业界去开发一种新的方式来管理通信和数据。
- 关键字:
Vitesse SDN/NFV 以太网
工业自动化.以太网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工业自动化.以太网!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工业自动化.以太网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工业自动化.以太网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