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月24日,研华2010年首场题为“企业2.0,后危机时代组织学习创新”CEO管理读书会于深圳华侨城创意园一渡堂圆满举行!
研华CEO管理读书会(以下简称“读书会”)自2005年举办以来,迄今为已在全国近30个城市举办,参与者逾千名,来宾及合作伙伴广泛的覆盖了知名企业、资深媒体以及国内高等学府,在业界受到众多好评。读书会起源于研华科技“读书·学习·分享”的公司理念,由最初内部的员工活动转
- 关键字:
研华 工业控制
-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Lux Research的预测,全球针对交通工具与智能电网应用的电池、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以及燃料电池(fuel cells)市场,将由2010年的214亿美元成长一倍,在2015年扩充至444亿美元规模。
Lux Research指出,该市场的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大车厂推出电动车的计划,以及世界各国政府大举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智能电网技术。该机构分析了数种技术的前景,包括交通工具用的电池、超级电容、燃料电池,以及电网应用的储存、分布式发电(distribut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 3月20日晚,研华2010年首场产学活动“华人企业的品牌国际化-研华全球化国际品牌营销大师讲坛”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复旦管院”)拉开帷幕!
此次讲坛克振亲临复旦管院,以研华科技的实际案例和管院师生共同探讨了华人企业的品牌国际化之路。复旦管院孙一民副院长担任了整场讲座的主持人。
面对观众席近百名复旦MBA及经管高材生,克振以自己的创业故事作为此次讲坛的开场,从出身到就学,从踏入社会伊始到在工作中发现创业契机,从经历失败的创业初阶到今天
- 关键字:
研华 工业控制
- 作为国家投资的高端项目,高铁工程对安防设备、施工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参与者均为大牌。不过随着中国高铁事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发酵,高铁安防格局有望改写。
门槛高,参与者均为大牌
高铁商机固然引人注目,然而曾经参与或关注高铁建设项目的集成商或安防设备商无不感叹:高铁领域“太封闭”,门槛高!中国的高铁项目由铁道部统一规划及建设,相对来说,对参与项目的企业要求非常高。只有铁道部认证的“四电”(通信、信号、电力、电气化)系统集成商才有资格承担高铁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轨道交通
- 智能电网建设将是中国电网未来十年发展的主要方向,传统电网存在不支持大规模间歇性电源与分布式电源接入、输电损失巨大、且用户侧无法互动等问题,无法满足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智能电网作为先进信息技术和高级物理电网的充分结合,是解决未来能源输送问题的理想方案,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
世界能源发展格局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世界能源变革的目标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以低碳能源为核心的低碳经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把发展智能电网作为抢占未来低碳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措施,掀起了一场全球范围的智能电网建设热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 24日召开的2009年度上海市科技奖励大会传出喜讯:我国自主创新产品——智能列车监控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这项研究的上海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推出的智能列车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推广和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已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长期以来轨道交通的信号控制核心技术一直被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和泰雷兹等国际信号公司所垄断。不过,目前这种垄断正被国内铁路信号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破:上海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研制的智能列车监控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轨道交通 智能列车监控系统
- 工业机器人、机械手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 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
- 关键字:
工业机器人 工业控制
- 飞机之所以能在天上安全飞行,是依靠先进的飞行器、导航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来保障安全的,高铁也是同样的道理
随着一条又一条高速铁路的开通,这种安全、快捷、低碳、经济的高科技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旅客青睐,开始引领起一次划时代的交通革命。这么高的速度,其安全是如何保障的? 3月16日,在时速350公里的武广高铁开通运营整整80天的时候,记者在时速350公里的“和谐号”动车组上,就这一问题采访了广铁集团、武汉铁路局和武广高铁建设公司相关技术人员。
武广客运专线董事长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轨道交通
- 由于机器视觉系统在现代自动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逐渐被认知,经济危机只是暂缓了机器视觉的推广应用进程,生产企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机器视觉的需求逐年提高这一趋势却是必然的。
2009年的经济危机对国内的许多企业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视觉企业也不例外,但是比起其他行业来说,影响相对要小一些。大恒图像在2009年初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式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规划和市场开拓计划,确立了立足于成熟行业,努力开拓其他行业的发展方向。经过公司上下一年的不懈努力,公司销售额提升,公司的人员规模也得到扩充,在既定目标上也都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机器视觉
- 编者语:目前机器视觉客户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需要继续提高集成能力。“现在许多客户都要求你能提供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而不只是购买几个机器视觉产品或者系统软件。这就要求机器视觉厂商要有很强的集成能力,这个能力不仅仅是可以将成熟的机器视觉系统提供给客户,更重要的是你要懂客户的机械设备的加工性能和他的应用习惯。
回首机器视觉在中国的发展,过去10年是这个行业在中国市场发展最快的时期。伴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机器视觉产业也在中国市场度过了发展的最初时期,国际知名机器视觉厂商纷纷在中国开展业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机器视觉
- 电子信息产业在本质上是个创新型产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研发创新的支持。从世界范围看,研发创新做得好的区域,往往能够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环境,形成支撑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成为全球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如美国的硅谷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如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关键与核心环节薄弱等,产业发展在总体上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但目前这种局面正在发生改变,在研发——制造——销售这一产业价值链中,研发环
- 关键字:
电子信息 嵌入式软件 医疗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控制 201003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建议,将智能电网提升到建设智能电力系统的高度并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战略规划、“十二五”规划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计划。一是可全方位推动水电、核电、风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优化能源结构与布局,提高清洁能源比重;二是通过实现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双向互动,可实现有效的需求侧响应,提高电能终端使用效率,促进用电侧节能;三是可以增加发电机组和输变电设施的利用小时数,降低火电机组发电煤耗,促进发电侧节能;四是推动其他前沿相关技术的进步,如新型输电技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智能电网 蓄能 新型输电
- 编者语:在我国建筑业大力兴建环境下,建筑智能化市场迅速成长起来,楼宇自控系统的市场也随之越来越大。但当前的楼宇自控市场也有喜有忧,喜的是这个市场很大,国内外楼宇自控厂家纷纷争抢这块大蛋糕;而忧的是目前这个市场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乏统一的管理。
在我国建筑业大力兴建的环境下,建筑智能化市场迅速成长起来,而给人们带来舒适工作及生活环境的楼宇自控系统的市场随之越来越大。
通过楼宇自控系统(这里指通常所说的小BA系统或狭义BA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以丰富灵活的控制、管理软件和节能程序,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楼宇自控
- 中国高铁订单助它起死回生。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川崎重工将如何分享中国轨道交通尤其是高铁市场的大蛋糕?
京广高速铁路武广段,预算投资1080亿元,去年12月已经开通;京沪高速铁路总造价也高达1000亿元,2011年也将正式运行。
高额的造价——平均每公里投资额达到1亿元。巨大的市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总规模将达到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两者相乘就是未来中国高铁建设的巨大市场。
根据中投顾问最新发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轨道交通
- 曾经落后世界潮流30年的中国铁路装备制造业,正在以其一贯的震撼力,带给世界更多、更快、更先进的高铁工程。中国高铁,正在悄悄重塑着未来世界铁路产业的格局。
铁路和火车曾经是人类工业文明的标志物,在呼啸奔跑近170年后,这一产业于上世纪70年代步入了令人吃惊的高速时代。30年后,在中国广阔的大地上,目标7000公里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又掀起了人类进入高铁时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建设热潮。
高速铁路,以其充满速度和激情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高速铁路,已经不再是只有发达国家才能享受的奢侈品,越
- 关键字:
工业控制 轨道交通
工业控制介绍
工业控制自动化主要包含三个层次,从下往上依次是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自动化,其核心是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
工业控制网络将向有线和无线相结合方向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线技术以及智能传感器技术的结合,产生了“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的全新概念。这种基于无线技术的网络化智能传感器使得工业现场的数据能够通过无线链路直接在网络上传输、发布和共享。无线局域网技术能够在工厂环境下,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