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仅仅一年,多晶硅市场风云突变。
时间回到一年前的9月下旬,《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38号文”),将多晶硅送进“产能过剩”黑名单。
一年之后,多晶硅却因供不应求,价格暴涨30%,令这个38号文件陷入尴尬。
资料显示,多晶硅价格从今年五六月份的50多美元/公斤开始上涨,至今已突破90美元/公斤。分析人士预计,下半年多晶硅价格破100美元/公斤几无悬念。
其实,对于工信部误判的质疑,一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位于江西省新余市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近日连续完成三项多晶硅制备及利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有关专家称其对于提高太阳能级硅材料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以及节能减排、改善环境以及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赛维公司经过 5年发展,已成长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光伏企业,硅片产能世界第一。该公司以国家光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道路,科研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台阶,其中“生产100cm×100cm多晶硅锭的工艺与设备研究
- 关键字:
赛维光伏 多晶硅
- 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高宏玲预计,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投资存在过热倾向,截止目前,多晶硅投资总额已超过1340亿,若不加以规范引导必然出现产能过剩。高宏玲是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做上述表态的。
此外,高宏玲还表示,2010年,各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大量扩产,其他行业厂商纷纷进入,预计2010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达11.6万吨,同比增长22%,2011年将达14.9万吨。
高宏玲介绍,当前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总额超过1340亿,实际已投资470亿,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针对工信部日前在工业经济夏季报告中提及多晶硅产业出现过剩的说法,国内光伏龙头企业之一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9月9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多晶硅产业并未过剩。
施正荣是在“共道未来”论坛上回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提问时做出上述表述的。
他还表示,工信部此前也曾作出类似的判断,但科技部等单位已经做过澄清,多晶硅目前并未出现过剩。
工信部9月7日发布工业经济夏季报告认为,目前风能设备和多晶硅产业存在过剩现象。
而针对新能源产业进入国务院确定的
- 关键字:
尚德 多晶硅 光伏
- 中国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新闻稿称,旗下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多晶硅生产副产物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近日获得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资助额度为500万元人民币。
新闻稿称,有关项目成功实施后,将在江苏中能现有四氯化硅氯氢化工艺的基础上,将产能、转化率、能耗物耗等技术和经济指标全面提升到国际先进甚至领先水平,进一步优化公司的封闭循环生产体系,降低多晶硅生产成本。
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
- 关键字:
保利协鑫 多晶硅 光伏
- 9月7日,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高宏玲预计,当前我国光伏产业投资存在过热倾向,截止目前,多晶硅投资总额已超过1340亿,若不加以规范引导必然出现产能过剩。高宏玲是在一个内部会议上做上述表态的。
此外,高宏玲还表示,2010年,各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大量扩产,其他行业厂商纷纷进入,预计2010年全球多晶硅总产量达11.6万吨,同比增长22%,2011年将达14.9万吨。
高宏玲介绍,当前中国多晶硅产业投资总额超过1340亿,实际已投资
- 关键字:
光伏 多晶硅
- 全球大型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8月30日发布新闻稿称,公司已与韩国多晶硅供应商OCI Chemical Corporation (下称OCI)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供货协议。
根据协议,OCI同意在2011—2015年期间向英利集团提供总价值约4.42亿美元的多晶硅产品。
记者向英利集团高层了解到,整个光伏产业呈现强势复苏趋势,包括英利在内的光伏企业目前订单较多,工厂常需加班赶工。英利旗下六九硅业虽已投产,一期年产
- 关键字:
英利 多晶硅 光伏
- 今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景气度急剧回升,终于从终端需求传导到上游原材料。
多晶硅现货价格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就一蹶不振,不过从今年7月底开始,多晶硅现货价格出现近两年来的首次回升,短短一月时间就较年初报价上涨了20%。受此影响,A股市场上的江苏阳光、南玻A、乐山电力、天威保变等个股近期也是纷纷上涨。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后续没有海外市场利空消息的出现,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全球最大多晶硅厂--江西赛维董事长彭小峰25日表示,两岸在太阳能产业的互补性最高,两岸业者应该连手一同去赚世界的钱。目前台湾营收已占到赛维的20%以上,比重未来还会进一步提升。
彭小峰此次赴台出席新日光能源(电池)台南新厂破土典礼,他指出,台湾太阳能产业(也称光伏)过去成长快速,以新日光为例,成立不到5年,营收就成长27倍,其它像昱晶、茂迪等成长速度同样惊人,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台湾营收已逾20%
赛维与台湾所有太阳能电池厂都有业务往来,一方面卖芯片给台湾业者,另一方面也买台湾业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日本德山化工近日宣布,公司已准备在马来西亚Samalaju重工业园区建造6000吨多晶硅工厂,该工厂将于2011年初正式动工,并预计于2013年春季投产运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指出,尽管早在2008年底德山化工就开始了在马来西亚进行厂址筛选工作,但之后并无实际动作。主要原因应该是众所周知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在很大程度上打乱了其产能扩张的部署。而德山化工之所以选择目前这一节点宣布其扩张计划,主要与2010年上半年以来全球多晶硅市场供需紧张,并导致现货市场价格一路攀升有关。
- 关键字:
多晶硅 光伏
- 在金融危机后的低碳时代背景下,面对新一轮国际竞争,新能源被赋予了抢占未来战略制高点的重任。
“世界正在进入低碳为主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为应对高碳能源为主的高碳结构和低碳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提出要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并加快形成以风能、太阳能以及先进核能等绿色能源、替代能源的支柱产业。”中国工程院副院长谢克昌近日在上海世博会“科技创新与城市未来”主题论坛如是说。
谢克昌以及与会多位专家指出,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迫使全球走向低碳,而在低碳经济
- 关键字:
新能源 多晶硅
- 太阳能电池厂近期除担心产能不足、无法因应订单需求,另一个隐忧则是多晶硅现货市场报价振荡幅度愈来愈大,从上半年每公斤50~55美元,目前平均已达到55美元以上,现货市场更传出突破60美元交易,报价波动幅度愈来愈大,且成交纪录一路走高。
2009年金融风暴使得多晶硅现货报价从每公斤400美元跌到100美元以下,多数硅晶圆及电池厂饱受过往高价签定料源合约所带来营运压力之苦,不愿再签定长期合约,使得2010年产能快速扩充的硅晶圆厂及电池厂,有相当比例料源必须依赖现货市场。
太阳能电池业者指出,现货
- 关键字:
多晶硅 太阳能电池
- GT Solar International, Inc.是面向太阳能、LED和其他专业市场提供多晶硅生产技术以及蓝宝石和硅晶体生长系统的全球供应商。该公司今天宣布,已经收到来自韩国多晶硅生产商OCI Company, Ltd.对其最新SDR™ 400化学蒸汽沉积(CVD)反应器和其他设备的后续订单,价值2340万美元。这些反应器和设备将用于支持OCI多晶硅工厂的扩建。
GT Solar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m Gutierrez表示:“对于OCI所展现出来的对我们多晶硅生产
- 关键字:
GTSolar 多晶硅 生产设备
- 作为其计划增加50%产能从而在2010年生产600MW,并在2013年达到1G2的产能规划,京瓷开始在其新的太阳能电池中野洲市,滋贺县,日本的制造工厂批量生产。
2010年3月京瓷创建了创纪录的16.9%的转换率,该技术使用'背接触'细胞技术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来提高电池效率。最近,京瓷公司已计划提升40%的容量到400兆瓦,2010年持续强劲的需求已经迫使该公司调高其整体扩产计划。 该公司在主要市场的销售渠道目标是超过100个渠道,如日本,美国和欧洲市场渠道。
同时还计划2010夏天开始
- 关键字:
太阳能电池 多晶硅
- GT Solar 8月4日宣布已经收购了私有公司Crystal Systems, Inc.。 Crystal Systems是一家晶体生长技术公司,生产高质量,大面积的蓝宝石衬底材料,用于LED, 国防,医疗,及航空工业领域。
“Crystal Systems公司的蓝宝石工艺技术与我们的硅生长技术互补,我们相信这一合并将帮助我们尽快推出产品,并迅速超过其他供应商所提供的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GT Solar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om Gutierrez说道,“
- 关键字:
GTSolar 光伏 多晶硅
多晶硅介绍
多晶硅(Polysilicon)是生产单晶硅的直接原料,是当代人工智能、自动控制、信息处理、光电转换等半导体器件的电子信息基础材料。被称为“微电子大厦的基石”。
主要的多晶硅生产商有Hemlock Semiconductor、瓦克集团(Wacker Chemie)、REC、日本德山公司(TOKUYAMA)、MEMC、Mitsubishi、Sumitomo-Titanium,以及一些中国的一些比较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