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六一,微博与知名市场调研公司赛诺联合发布《2017年智能手机微报告》,根据2017年微博用户活跃行为数据做了定量分析,据此来持续调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变化。从报告中可以看出,2017年华为、小米、OPPO和vivo四大国产手机厂商表现得更加抢眼,又一次扩大了他们的品牌优势。相比之下,苹果在华市场份额持续遭到蚕食,其他手机品牌分得的蛋糕越来越小。 从最新微博用户存量、增量和换机留存率数据中可以看出,小米已重返头部手机品牌集团阵营,与华为、OPPO和vivo这三大厂商共同巩固国产品牌的地位,将其
- 关键字:
华为,小米
- 2016年起,智能手机进入了全面屏时代,雷军曾说,只要站在风口上,就算是猪也能飞。各大手机厂商也算顺势而为,纷纷开始研究全面屏手机。怎样实现更大的屏占比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难题,这边苹果刚出了Face id,那边安卓又出了屏下指纹,你方唱罢我登场,端的是一出大戏。 今儿个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屏下指纹这项新技术,掀开它的神秘面纱,看看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屏下指纹技术实现方案与原理 目前已知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案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利用光学实现,另一个则是利用超声波实现。 光学实现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 关键字:
屏下指纹,华为
- 6月18日,针对澳大利亚有关其构成安全风险的言论,华为发布了一封致澳大利亚政府的公开信,表示自己的5G设备供应涉及“国家安全”言论过于片面,并非事实。 这封由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董事长约翰·洛德和两位董事联合署名的致澳政府公开信说:“最近围绕中国的一些公开言论涉及华为及其在澳大利亚扮演的角色,引发了一些安全顾虑。大部分这类言论都十分片面,没有事实基础。” 这封公开信缘自最近几周,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大规模部署5G后,澳议员和澳情报机构双双发声希望政府禁止将华为5G设备纳入招标对象,因为其涉及国家安全
- 关键字:
5G,华为
- 据外媒报道,有消息称,华为已开始研发麒麟1020的处理器,其性能要比麒麟970高出两倍之有多。 此前,华为发布的麒麟970处理器自带AI芯片,但在性能上与高通骁龙845对比仍显不足。目前,能与对手高通骁龙845对抗的华为麒麟980正在量产中,将在性能上全面赶超骁龙845,或将成为华为mate20的主要卖点。 不过,华为正在研发的麒麟1020更受瞩目。据消息人士透露,该处理器采用7nm制程,功耗低,性能预计是麒麟970的两倍。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麒麟1020有望成为华为的“秘密武器”。 作为全球
- 关键字:
华为,麒麟1020
- 6月18日,针对澳大利亚有关其构成安全风险的言论,华为发布了一封致澳大利亚政府的公开信,表示自己的5G设备供应涉及“国家安全”言论过于片面,并非事实。 这封由华为澳大利亚分公司董事长约翰·洛德和两位董事联合署名的致澳政府公开信说:“最近围绕中国的一些公开言论涉及华为及其在澳大利亚扮演的角色,引发了一些安全顾虑。大部分这类言论都十分片面,没有事实基础。” 这封公开信缘自最近几周,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宣布大规模部署5G后,澳议员和澳情报机构双双发声希望政府禁止将华为5G设备纳入招标对象,因为其涉及国家安全
- 关键字:
华为 5G
- 6月以来,我国5G测试捷报频传。20日,华为宣布率先完成IMT-2020 5G推进组组织的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NSA(非独立组网)全部用例测试。 5G第三阶段测试作为5G技术研发测试的最后一环,也是最接近5G商用的一环。 早在第三阶段规范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曾形象地形容过此次测试的重大意义:“如果把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二阶段比喻成‘上小学’,那么现在可以说中国5G技术试验‘小学顺利毕业,正式进入中学了!’,即第三阶段试验,这将是5G实现‘18岁成人’之前的关键一步
- 关键字:
华为 5G
- 在2017年,随着乐视手机、360手机等逐步淡出市场,华为三星等强势厂商逐步淡化低端市场的布局,小米恰恰抢夺了这部分市场份额。
- 关键字:
小米 华为
- 今年3月,华为推出了P系列全新一代产品华为P20。虽然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为从P系列产品直接从10跳到了20,但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与P系列并驾齐驱的Mate系列,将和P系列一样,其产品也会从10调到20。这也就意味着,在今年秋季华为将推出的Mate系列新机为Mate 20。 据知情人透露,华为Mate 20将于10月份发布,新机将搭载全新一代的麒麟980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7nm工艺,相比上一代的麒麟970 AI芯片,整体性能提升20%,将全面赶超骁龙845芯片,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性能王者。
- 关键字:
华为 麒麟980
- 据路透社报道,华为周一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表示澳大利亚称其引起安全风险纯属“孤陋寡闻”,这或将加剧北京-堪培拉之间的紧张局势。 来自澳大利亚媒体的消息称,华为可能会被澳大利亚政府禁止参与该国的5G移动通信部署,因为担心华为事实上受中国政府控制,导致敏感基础设施落入北京手中。 这家中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否认了这些指控,华为澳大利亚董事会主席约翰·洛德(John Lord)和董事会成员约翰·布伦比(John Brumby)、兰斯·霍克里奇(Lance Hockridge)在这封“破天荒”的信中写道:“最近围
- 关键字:
华为 5G
- 6月14日上午消息,近两周围绕余承东口中“吓人的技术”GPU Turbo图形处理技术外界有着许多猜测与解读。基于此,华为召开了一场EMUI主题沟通会。从系统到新技术做了讲解。 一、GPU Turbo是个多层级的梳理技术 首先是数据上的一些分享,目前EMUI的日活用户接近3.4亿人;华为为老机型用户提供EMUI 8.0的用户数达到了8000万。而站在发展历史角度,EMUI 5.0则是华为内部对系统的分水岭。 GPU Turbo技术讲解 谈到优化,就不得不分层讲解:手机由硬件底层到可以看到的系统,
- 关键字:
华为,GPU Turbo
- 5G的步伐真的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美国圣地亚哥时间6月13日,3GPP 5G NR标准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标志着首个真正完整意义的国际5G标准正式出炉。 5G产业进入全面冲刺新阶段 加之去年12月发布的基于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架构的5G Release15早期版本,5G已经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 按照3GPP规划,5G标准分为NSA和SA两种。其中5G NSA组
- 关键字:
华为,5G
- 6月13日晚,在京东与锤子科技专场直播上,罗永浩就近期热点话题,与直播嘉宾主持人张鹏进行了深度对话,并回答了网友的热门问题。同时发布了坚果R1 8GB+512GB版本,该机将于6月14日上午10点正式发售,售价4999元。 在直播中,有网友提问:“现在手机的进化一直在探索加入更多‘黑科技’,带来更炫酷的功能和体验,例如屏下指纹、GPU加速技术等。锤子科技在‘黑科技’这方面有什么进展,下一代手机会有体现吗?” 谈到国产手机的黑科技宣传,罗永浩除了对华为的GPU Turbo认可之外,对其他手机厂商的黑
- 关键字:
华为,GPU
- 6月13日下午,何刚在CESA上发表演讲,与大家分享了华为近来对影像进步的一些看法和观点。在移动影像领域,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手机摄影已经占据了我们绝大多数生活。演讲上何刚大胆预言:“未来,技术进步将推动移动影像的革命性发展。全新的移动影像世界将打破记录形式的限制、打破影像内容的边界、打破呈现方式的约束以及打破交互体验的障碍,移动影像将无缝连接人类所处的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提供前所未有的创新体验。” 何刚CESA主题演讲 “从65000年前原始人类的岩画,到5000年前古埃及人的壁画以及2000年
- 关键字:
手机 华为
- 5G来临之际,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将来到。作为互联中很重要的领域,各大巨头都纷纷现身,欲占领一席之地。作为巨头中的一员,华为迟迟没有入场。然而,近日他终于发话了: 该报道称,该技术名为V2X通信,已在江苏试测,可以自动识别道路交通状况、信号灯状态以及道路指示牌,智能化控制车辆的前进速度,以方便导航实现半自动驾驶等。 一旦测试成功,到2020年,这项技术有望覆盖全国90%的城市基础道路及高速公路。 而就在前几天,华为LTE产品线总裁熊伟透露,和奥迪进行合作的同时,2018将覆盖10万网联车。 而大约
- 关键字:
华为 5G
- 就美国政府最近与中兴达成的协议而言,美国政府是否也会与华为达成类似的协议呢? 回想一下,因涉违反禁运法向伊朗和朝鲜出售相关网络设备,华为因此面临美国商务部的调查。这与中兴通讯在4月被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7年的情况完全相同。 据报道,至少从4月底开始,华为就开始接受了美国商务部的调查。 特朗普政府日前基本确定了特朗普总统对中兴通讯的协议:中兴将额外支付10亿美元的罚款,并接受美国挑选的“合规团队”以监督公司及其股东,引进新的管理层及董事会。 如果经过此次调查之后,华
- 关键字:
华为 中兴
华为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华为的经营领域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强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2009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1491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