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苹果手机将内置北斗芯片,支持中国北斗导航系统”这样的话题在网络上不断被提起。苹果新品iPhone 14上市前,“内置北斗芯片”的消息再次刷屏。其实,北斗才是这一话题的重点。这些年来,市面上的手机大多都在硬件上已经开始支持北斗导航,手机芯片对北斗的支持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10年前,一家国外企业的骁龙芯片。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我国建成的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卫星导航系统从此走向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时代舞台。北斗,属于中国人的骄傲。北斗,跳动的一颗“中国芯”。实现手机接收北斗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 汽车传感器,是汽车电子信息采集分析的前端系统,将汽车运行中的光、电、温度、压力、时间等信息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并传送给车内ECU,进行运算处理后发指令给执行单元,是汽车获取实时驾驶状态信息的重要媒介,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动,汽车搭载的传感器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升,汽车传感器的价值量也将快速提升。根据英飞凌预测,L2车需要的传感器价值量为160美元,到L4、L5级别的汽车需要则提升为970美元。(图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升,汽车传感器的价值量也将快速提升
- 关键字:
图像传感器 北斗芯片
- 记者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获悉,全球首个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16日正式发布。
图为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高精度导航定位芯片与1角硬币的对比照片
这是一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基带和射频一体化芯片,由深圳华大北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据专家介绍,这款超低功耗的第三代北斗芯片能在没有地基增强的情况下,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并实现芯片级安全加密。未来,芯片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GIS数据采集、精准农业、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可穿戴设备
- 9月16日,“全球首颗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芯片”正式发布。该芯片用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建设,在无需地基增强的情况下,便可实现亚米级的定位精度,实现芯片级安全加密。
雷锋网了解到,未来,该芯片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管理、汽车导航、可穿戴设备、航海导航、GIS数据采集、精准农业、智慧物流、无人驾驶、工程勘察等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透露,北斗三号全球系统的建设已全面启动,计划今年年底发射四颗卫星。目前正扎实推进北斗全球系统的组网建设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物联网
- 近日,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由其自主研发的启梦芯片获得成功,汉产40纳米启梦TM MXT2702芯片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其性能、功耗、集成度和成本方面均可媲美国际顶尖产品。该芯片系我国首颗40纳米高精度消费类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可广泛用于北斗导航和消费类导航,并能智能跟踪。该芯片的发布对于“十三五”期间打破GPS等国外技术垄断,改变我国战略资源与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有重要意义。
北斗芯片是导航产业链的核心。此次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的启梦TM MXT2702芯片,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SoC
- 从谷歌、苹果的发展经验来看,政府的支持不是产业发展的最终主导力量,而是要靠企业的自立自强,坚持创新。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物联网
- 200万片虽然不是个很大的数目,但对仍处于起步阶段的北斗产业来说是个好消息。有了出货量的提升,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性,从而降低成本,打开市场。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导航模块
- 尽管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掌上游戏机相比,便携式自动导航装置PND(Portable Navigation Devices)作为消费电子的一类产品的知名度和使用面并不大,但“北斗”作为与GPS类似的卫星导航系统在中国可谓早已闻名于遍街头巷尾。
10月17日,国家发改委以政策法规解读形式发布了《促进信息消费——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化发展》。在此前的一周时间里,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对外印发了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防科工局、总参谋部、总装备
- 关键字:
导航 北斗芯片
- 距离2012年底北斗正式商用已经过去多半年的时间,北斗芯片的战争是否已经引爆?
芯片是北斗终端设备的“大脑”,是北斗设备的核心。当时宣布商用,同时也对外宣布ICD,意味着国外的芯片厂商将大批进入,业内普遍担忧,国内的企业将如何应对?行业大洗牌恐在所难免。
大半年已经过去了,北斗市场并没有向我们大家所期盼的那样的热火朝天,也没有像业内所担忧的那样,企业“死伤无数”。
正所谓黎明前的黑暗静悄悄。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认为,预料
- 关键字:
北斗芯片 GPS
- 日前,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国内首颗55纳米北斗芯片以及地灾监测与驾考系统为代表的北斗新应用项目。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在产业应用领域正不断通过自主创新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在与国外导航系统的竞争中,芯片是制约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北京北斗星通通过多年攻关,成功推出的“蜂鸟”芯片,具有功耗低灵敏度高、体积小的优势,由其构建的模块的定位精度、灵敏度均达到国际领先的GPS模块同水平性能,而且在成本上也与GPS同类产品齐平,极具国际竞争力。
据介绍,截
- 关键字:
北斗星 55纳米 北斗芯片
北斗芯片介绍
目录
1 发展历史
2 应用
发展历史
国内做北斗芯片的企业也比较多,大家都看到市场前景好。但是芯片研发、流片、测试的前期投入很大,有的企业一直在亏损。
与发展了近30年的GPS相比,北斗的主要差距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天上的卫星、地上的地面站不够多。卫星数量不够,使得地面终端接收机能接收到的卫星数量少,要提高导航和定位精度,技术难度更大。地面站的作用非常重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