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越来越看重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是把双刃剑。如何让人工智能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正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隐私 安全
机器换人是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中国机器人使用的崛起伴随着招工难、用工贵及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但有什么证据证明一些因素确实正驱动企业使用机器人作业?如果“同事”是机器人,未来人的“饭碗”能不能保住?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团队近日在《经济展望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9年第二期上发表《The Rise of Robots in China》(《机器人使用在中国的崛起》)。研究认为,企业工资开支和机器人使用呈正相关,员工的自愿离
关键字:
机器人 人工智能 机器换人
新媒称,根据一项新指数,美国显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世界领导者,而中国紧随其后。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新指数 格罗思
近日,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从和谐友好、包容共享、尊重隐私、开放协作等角度,为我国人工智能法律、伦理及社会问题研究打了一剂强心针。
关键字:
人工智能 发展 科研与产业
17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提出了人工智能治理的框架和行动指南。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治理 曾毅
6月11日,作为上海首批人工智能试点应用场景之一的长阳创谷“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园区”正式揭牌。走进园区,随处都会邂逅一些“智能机器人”,但由于人工智能在产业界的应用尚处在“婴儿期”,目前这些智能机器人还只能从事较为单一的工种。随处邂逅“智能机器人”警觉的巡更机器人、灵巧的割草机器人、敬业的扫地机器人、呆萌的导览机器人……在上海杨浦的长阳创谷“人工智能应用试点园区”里,各种的智能机器人随处可见,成为园区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利用精确无线定位和人工智能的无人全自动剪草坪机器人,可以对大面积和复杂地形条件的园区
关键字:
机器人 人工智能
近几年,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火热,市场上标榜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科技产品层出不穷。智能牙刷、智能水杯、智能体重秤,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物品似乎贴上“智能”的标签,转眼就“高大上”起来。然而事实是,人们的生活可能正在被大量“伪智能”产品所蒙蔽。 由于学术界和产业界对于“智能产品”并没有一个准确定义,目前市场上很多打着“智能”旗号的产品距离实际意义的智能控制还有很大技术和功能上的差别,比如一些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只是通过简单的“电脑控制”辅以智能概念而宣称智能化;有的冰箱将成熟的自动调节温度技术说是智能化,其实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智能化 概念
在人们越来越看重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是把双刃剑。如何让人工智能在保障用户隐私安全的轨道上有序发展,正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隐私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发布《治理原则》,以“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为主题,希望“负责任”贯穿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技术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
人工智能
美媒称,人工智能(AI)现在可以做到只参考一小段音频,就能生成一个人面部的数字图像。
关键字:
人工智能 语音识别 神经网络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智能手机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正与欧洲、日本和中国的汽车公司合作,计划最早在2021年推出自动驾驶汽车。该公司正寻求超越其传统电信设备行业,推出更广泛的人工智能产品。
关键字:
华为 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
芯片是今天中国最热门的话题,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芯片设计和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凸显。 在不同种类的芯片中,量大面广的处理器芯片被公认为“半导体皇冠上的明珠”。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处理器是被俗称为“大脑芯片”的中央处理器(CPU)和“图形芯片”的图形处理器(GPU),以及用于通讯、语音、图像处理等领域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DSP)。 根据海关的公开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处理器及控制器进口金额为289.54亿美元,进口数量为235.67亿个;处理器及控制器出口金额为73.09亿美元,出口数量为
关键字:
华夏芯 人工智能 芯片设计
去年,执掌一个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纽约大学教授凯特•克劳福德开始研究极受欢迎的亚马逊(Amazon) Echo设备的“黑箱”流程,她与塞尔维亚学者弗拉丹•乔勒合作,绘制支持Alexa(与Echo用户对话的人工智能助理)的供应链、原材料、数据和劳动力的地图。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lexa 克劳福德
中国十余家各城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产业)或联盟,31日在此间举办的链接未来·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发展论坛上,共同倡议发起成立“中国人工智能城市产业联盟”。
关键字:
人工智能 厦门 高峰论坛
目前神经科学与脑机接口是DARPA研究的重点领域,也是近年进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该领域覆盖了感觉知觉、运动神经、外周神经、中枢神经等不同接口技术,旨在增强士兵的认知和决策等能力,大幅提升脑机交互和脑控技术。
关键字:
DARPA 神经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介绍
人工智能目录
【简介】
【人工和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
【实际应用】
【学科范畴】
【涉及学科】
【研究范畴】
【应用领域】
【意识和人工智能的区别】
【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简史】
【电影】
【相关著作】
【安全问题】 【简介】
【人工和智能】
【人工智能的定义】
【实际应用】
【学科范畴】
【涉及学科】
【研究范畴】
【应用领域】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