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京东方、深圳天马两家公司略带兴奋地发出了停牌公告。它们说,由于媒体报道它们要竞购上广电NEC五代线,因此需要对外解释一下。
现在两家公司一喜一忧。呼声最高的京东方出局了,深圳天马入围,与它同喜的还有武汉中恒。
京东方发布的公告显示,7月15日,它收到上广电NEC董事会发来的征询函,诚邀它参与TFT-LCD五代线重组。京东方说它五代线运营经验丰富且成功,如果参与重组,盘活上广电NEC 的生产线不在话下,且能节省自己的时间和资金成本。于是,它向广电NEC提交了竞购意向。但是,昨天,它收到
- 关键字:
京东方 LCD 显示器
- 中国平板显示产业正在走上半导体产业的征程。眼前的局面,有如2000年以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狂热。
两大领域的项目,上马之初,有着类似的逻辑。比如半导体项目,地方政府或产业人士喜欢套用一个简单逻辑,即中国芯片需求缺口大,进口额超过了石油,与其让老外赚,不如自己建厂供应。另一个理由当然是很有韵味的“中国芯”,即便是纯粹的代工厂,也往往忽悠这一概念。
平板显示产业如今也是如此。近来几个液晶面板与等离子项目上马的理由,一般是提升中国自主创新的能力,然后话题就转到带动多少GDP
- 关键字:
京东方 半导体 平板显示
- 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国内对感光材料的需求。据了解,2008年,中国TFT-LCD感光材料的用量达500吨左右,全部都是从国外进口。业内人士表示,国产感光材料要从实验室真正走向生产线还需要国家能从政策上给予扶持。
市场需求量大国内企业可从低端突破
北京科华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昕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是2003年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以后才进入TFT-LCD领域的,起步晚,因此与之配套的材料也落后于其他公司。然而,中国的平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LCD 感光材料
- 夏普究竟何时才能把其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引进到中国大陆,这是一个谜。不过从中国平板显示产业链较为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的发展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承接高世代面板生产线的能力。
中国大陆要发展高世代面板产业,短期内只有借助日韩或中国台湾的力量。而这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夏普,从长三角地区到珠三角地区,耗费一两年“考察”完我国平板显示产业链最为完善的两大基地后,却依旧选择继续放风而没有实际动作。
记者了解到,在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已呈现向中国大陆转移的大趋势下,高世代面
- 关键字:
京东方 晶圆 背光模组 液晶面板 彩色滤光片
- 台“马政府”有意开放12寸0.65微米晶圆厂及LCD面板厂到大陆投资,势必将引起朝野争议。为何过去不开放的政策会如此转变?最近中国光电协会家电厂来台采购面板一次新台币700亿元,还会持续有此荣景吗?
今年虽逢金融海啸冲击全球,但第一季LCD-TV仍逆势成长30%,一方面系受电视数字化影响,再者则受惠中国家电下乡,尤其第一季中国LCD-TV成长70%。
在金融风暴下,中国扩大内需规模将达人民币25兆元。策略是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村建设与消费。中国为维
- 关键字:
京东方 LCD 晶圆 面板
- ITO(氧化铟锡)导电膜玻璃具有透光率高、电阻率低和较好的蚀刻性能。ITO导电膜玻璃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为液晶显示器(LCD)。LCD是经过了TN(扭曲向列型)、STN-LCD(超扭曲向列型)、CSTN(彩色超扭曲向列型)到TFT(薄膜晶体管)的发展阶段。目前,ITO导电玻璃主要用于TNSTNCSTN 液晶产品。当液晶产业发展到TFT的时候,ITO是TFT生产中的一道工序,ITO是面板厂商作为一道工序自己完成的。
中国ITO生产能力很强,原因之一就是 TNSTN 包括CSTN,日韩基本不做了,目前生
- 关键字:
京东方 触摸屏 ITO LCD
- 南方的上广电集团面临资金缺乏的窘迫境地,北方的另一家大型液晶面板生产商——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方)则好过得多。
昨日,京东方向本报确认,今年4月已获中国证监会审核通过增发120亿元。京东方品牌总监张宇表示,目前,“六代线”的资金已全部到位。
此次京东方向10名投资者定向增发50亿股,单个投资者的认购上限不超过7亿股,发行价格最低为2.20元,筹资最少60亿元,最多120亿元,这批资金有1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余全部用于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LCD 液晶面板
- 京东方科技集团公司8日晚间公告称,已成功定向增发50亿股,每股发行价为2.4亿元,募集资金120亿元。
此次募集的120亿元将用于京东方位于合肥的6代液晶面板线。京东方6代线共需投入资金175亿元。
- 关键字:
京东方 液晶 面板
- 当前,中国大陆液晶面板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有的表面风光,实际却严重亏损;有的顽强前行,实则濒临倒闭。面对现状,让人颇感难解的是,既然相关政策一直表示要扶持该产业,相关方面也的确作出了努力,为何至今仍收效甚微?
目前,政府对液晶面板产业的扶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投入巨资建新面板生产线;二是给予税收优惠。
不可否认,这两种方式都有利于企业,但却有些货不对板、药不对症的味道。
在与笔者的接触中,诸多企业均指出,投资建新线和税收优惠都只能治标不治本。以税收优惠为例,其主要形式是出口退税,尽管
- 关键字:
京东方 液晶 面板
- 编者按:近5年来,我国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TFT面板企业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生产线的关键设备仍严重依赖进口,这就造成了我国TFT-LCD产业制造成本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弱、生产受制于人的现状。国务院发布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要“努力在新型显示面板生产、整机模组一体化设计、玻璃基板制造等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组织实施彩电产业战略转型产业化专项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鼓励以平板显示骨干企业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 面板
- 液晶面板厂商京东方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称,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发言人张宇透露,京东方目前已经开始研究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他认为OLED与现在主流的TFT技术并没有质的差别。
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
据张宇介绍,去年年中17寸液晶面板的售价为120美元,今年1月份跌到了48美元。但从2月份开始,每月已经有3美元到6美元的回调,目前17寸液晶面板的手售价为70美元左右。
“液晶面板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至于会回调到什么水平,现在还不好说”,张宇
- 关键字:
京东方 OLED 液晶面板
- 尽管液晶产业回暖的迹象还不明显,但京东方追加投资生产线的决心依旧。5月11日晚间,京东方宣布对合肥刚刚开建的第6代液晶生产线追加7亿元的投资,追加之后京东方对这条国内最先进的液晶生产线持股比例已经升为97%,京东方曾表示最终希望对其百分百控股。
根据此前多方签署的协议及项目进展的资金需求,京东方已经于2009年1月和3月分别两次对合肥6代液晶生产线单方增资,累计增资6亿元人民币。近日京东方已经完成了对合肥6代线的第三次单方增资,金额为7亿元人民币。增资完成前京东方持有该生产线93.77%股权,增
- 关键字:
京东方 液晶
- 以京东方为基础的国家级TFT-LCD工艺技术工程实验室将于明年6月竣工投入使用,这是自京东方投资合肥6代线后,进一步完善液晶面板产业的布局。21日有消息人士透露,京东方将进军自主品牌的彩电业务,“目前正在招兵买马,预计下半年成立专项公司。”该人士表示目前京东方正从国内各家电厂商挖人,但并未透露具体是哪些厂商。
京东方公关关系总监张宇表示,目前京东方有生产整机的能力,但均以OEM方式为主。不排除公司有进军自主品牌整机生产的想法。
国内著名家电评论家刘步尘表示,京东方从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LCD 液晶面板
- 京东方公布了2008年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08年实现营业收入为83.34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25.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75亿元。 其中,TFT-LCD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9.37%。从地域上看,全球各地区营收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美洲下降幅度最大,达41.36%。
京东方表示,亏损源于金融危机下液晶面板需求萎缩和价格大幅下降。去年6月份液晶面板价格开始大幅下滑,在主营TFT-LCD业务上,京东方将经营策略从“满销促满产”转变为&ldquo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LCD
- 4月21日上午消息,京东方投资175亿元的合肥六代TFT-LCD生产线动工才一周,21日上午,落户京东方、总投资1.8亿元的国内首个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奠基破土。
图为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王东升在奠基仪式上发表演讲
据介绍,京东方TFT-LCD工艺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政府投资1500万元,总投资1.8亿元。
实验室将面向显示技术未来发展需要,整合京东方中央研究院、工信部支持的京东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前沿技术实验室所形成的企业资源创新资源和共建单位清华大学、华南理工
- 关键字:
京东方 TFT-LCD
京东方介绍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4月,总部设在北京,是一家在中国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京东方A:000725;京东方B:200725)的高科技公司。
经过13年的创业,京东方已发展成为中国大陆显示领域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科技企业。200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达87.8亿元。截至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32.8亿元,总资产162亿元。
京东方业务聚焦于显示科技、产品与服务领域,主要产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