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中国芯,绕不过倪光南。
从1985年参与创立联想以来,倪光南与“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这两个课题苦苦对峙了30年。他就像希腊神话里的西西弗斯,一次又一次地推着石头上山,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而归。
这实在是一个悲壮的故事。
1994年,决意发展芯片技术的倪光南与坚持实用的柳传志爆发冲突,由此,“技工贸”与“贸工技”的大讨论在中国拉开了序幕。很难评价,这场论战是否存在一个真正正确的答案,但在
- 关键字:
中国芯 芯片
-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21日接受采访时说,经过多年创新攻关,国产芯片细分领域实现较大突破,对关键领域支撑能力显著增强。2017年,包括芯片在内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5411亿元。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光电子与微电子器件及集成”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中科院半导体所副所长祝宁华表示,我国近年来不间断地支持光电子领域的科技创新,从“863”计划、“973”计划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都投入大量资金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
- 关键字:
芯片 中国芯
- 日前,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国内产业界十分关注。这一事件会不会阻碍我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我们如何应对各种冲击?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及行业专家。
出口管制会不会阻碍中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步伐?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昌林表示,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中兴通讯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将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不会阻碍中国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步伐。
王昌林认为,这是因为中国在全球高技术产业链中处于重要地位。如果美国大规模限制对中国关键技
- 关键字:
中国芯 中兴
- 制裁中兴通讯可能将成为中国在芯片研发上的转折点,同时也将成为中国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里程碑事件。4月16日,美国商务部表示,将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时长7年。作为全球第四大、中国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目前,中兴通讯占全球电信设备市场约10%的份额,而国内市场份额约30%。但眼下,中兴通讯事件正出现连锁反应。
中兴困境的形成很容易复盘,也很容易把脉。在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下,中兴事件可能只是特殊背景下的个案,但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仅仅是贸易摩擦,还有全球化的
- 关键字:
中兴 中国芯
- 简单来说,高端芯片解决很多复杂问题,中端芯片解决单个复杂问题,低端芯片解决一个简单问题。
阿里巴巴收购中天微、自主研发“中国芯”,打响了中美贸易反击战“第一枪”的消息,给“芯痛”的中国注入一剂强“芯”针,舆论似乎又看到了中国芯片弯道超车的机会。事实上,我们应该正视的是:
中国芯片产业要走的道路还有很长,虽然一直在努力,但芯片行业的高壁垒使得短期内很难弯道超车。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集成电路
- 关键字:
阿里 中国芯
- 此次美国对中兴的“锁喉”,让整个中国半导体产业感到了危机。而这,或许会激励自主芯片产业的发展。
- 关键字:
中国芯
- 迫于增长放缓、成本上涨的压力,为简化组织结构和产品线,2015年起,芯片业刮起了一阵“并购潮”,延续至今。
- 关键字:
5G 中国芯
-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厂商能否力挽狂澜,一举夺得头筹?
- 关键字:
中国芯 5G
- 紫光集团作为清华大学旗下的高科技企业,在国家战略引导下,以“自主创新加国际合作”为“双轮驱动”,形成了以集成电路为主导,以“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生态链为依托,在全球信息产业中强势崛起,成为“中国芯”强军路上的一座丰碑。
目前,紫光集团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集成电路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企业;在企业级IT服务细分领域排名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与英特尔、惠普、西部数据等全球IT巨头
- 关键字:
紫光 中国芯
-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正在全面崛起。小到手机、电脑、家电和医疗,大到汽车、高铁、飞机和航天、航母,中国制造正不断涌现着惊艳世界的科技成果。但一个尴尬的现状是,这些令国人自豪的产品中,超半数以上的“心脏”——芯片,都是来自国外进口,而且是长期、大规模地依赖进口。“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国制造最头疼的产业症结。
中国制造要高速发展,芯片技术必须要跟上,倘若无法实现芯片国产化,就意味着需要在国际市场上高价采购,并随时面临着技术封锁和禁止
- 关键字:
中国芯 芯片
- 他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校130年来第一位横跨理、工、商三学科的学者。
他曾在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工作,负责超大规模CMOS集成电路设计研究,并提交了多件美国发明专利申请。
他是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欧美同学会副会长。
他被称为“中国芯之父”。他的企业,如今成功占领了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市场60%以上的份额,位居世界第一。
对于这些头衔,作为当事人的邓中翰更喜欢被人称为“中国科学家”。
&ldq
- 关键字:
中国芯 人工智能
- 全球手机芯片产业被高通等几家企业牢牢掌控,对芯片的过度依赖所产生的“副作用”显而易见。一块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就这样卡住了中国手机制造的脖子,解决这块“芯病”是必由之路。
- 关键字:
中国芯 5G
- 12月20日,地平线AI芯时代发布会在京召开。地平线技术创始人&CEO余凯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科院院士张钹,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文武共同在大会上发布了两款智能芯片,一个是针对智能驾驶的征程1.0处理器;另一个是针对智慧城市、智能商业的旭日1.0处理器。
- 关键字:
人工智能 AI芯片 中国芯
- 在这场硝烟尚未完全燃起的战争中,美国一直以来是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领跑者,而中国也已经开始着手加速入局。
- 关键字:
中国芯 AI
- 从过去的两次半导体产业转移来看,中国如今已经具备成为行业新霸主的条件,未来半导体行业迎来大发展可以期待。
- 关键字:
中国芯 DRAM
中国芯介绍
中国研究生产并且制造的芯片
中国芯”工程
·汉芯2号、汉芯3号:汉芯2号是我国首颗以IP专利授权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的“中国芯”,国外公司在其产品中嵌入汉芯2号需缴纳一定数额的专利费;而汉芯3号则申请了6项专利,IBM将在其系统整机方案中采用该芯片。
·龙芯1号:采用动态流水线结构,定点和浮点最高运算速度均超过每秒2亿次,与英特尔的奔腾Ⅱ芯片性能大致相当,在总体上达到了1 [
查看详细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