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在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接受CNET科技资讯网采访时透露,“原定投资的是60亿美元,而并非真正宣布的25亿美元。”
戴玉林指出,“当时和英特尔签署的协议书有100多页,像一本书一样。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英特尔在大连建立生产线和封装线的问题。”
对于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投产后,芯片组还是要送到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封装,是否会抢了大连风头的问题,戴玉林说,“这个问题的确存在。我们和英特尔正在研究这个问题,运到成都太远了
-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 在摩尔定律引领下的集成电路生产正在逼近物理定律的极限,芯片产业迫切需要替代技术。目前尚处于研发状态中的各种新的芯片生产技术—分子计算、生物计算、量子计算、石墨烯等技术中,谁将最终胜出?
1965年,芯片产业的先驱戈登-摩尔(GordonMoore)发布了著名的摩尔定律:集成电路芯片的复杂程度每过两年就会增加一倍。此后的几十年来,在这一定律的指引下,芯片制造工艺的进步让芯片的晶体管尺寸得以不断缩小,从而使电气信号传输的距离更短,处理速度也更快。
对电子行业和消费者来说,摩尔定律意
- 关键字:
英特尔 摩尔定律 晶体管
- 26日,英特尔成都芯片封装测试厂第4.8亿颗芯片下线,最先进的2010全新酷睿移动处理器正式投产。至此,成都成为英特尔全球最大芯片封装测试中心之一。
作为中国唯一的英特尔芯片封装测试中心,成都厂已封装测试4.8亿颗芯片,确立了其在英特尔全球布局中的重要地位。2010年下半年,成都工厂还将建设成为英特尔全球集中进行晶圆预处理的三大工厂之一,成为全球封装测试来料的重要供应基地。
2009年,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工厂年出口额约占成都出口加工区总额的80%,占四川省加工贸易出口的约30%。成都市委副
- 关键字:
英特尔 封装测试
- 作为拥有优秀传统的企业,英特尔40年的生命历程映证了一个不惑的规律:只有持续的创新,才有持续的成长。近年来英特尔产品的发展一直遵循着钟摆模式(Tick-Tock),稳步前进,续写着2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2年一次的微架构更新换代。所谓Tick指每隔两年的奇数年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应用更先进的制程工艺,Tock则指每隔两年的偶数年在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推出新的产品架构。
这样的策略让英特尔处理器可以在一定时间周期内,工艺制程和处理器微架构两方面交替升级并同时领先,使产品可以不断以新特性赢得消费者青睐。在
- 关键字:
英特尔 32纳米 酷睿 i7
- 昨日上午,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总经理柯必杰在接受CNET科技资讯采访时指出,“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投产,目前各方面已基本就绪。”
柯必杰告诉CNET科技资讯网,“我们现在最大挑战是确保10月份正式投产。目前我们各方面正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2007年3月26日,英特尔宣布投资25亿美元在中国大连设立芯片厂。2007年9月8日,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奠基并开土动工。
2009年3月份,英特尔大连芯片厂迁入主体功能大楼
- 关键字:
英特尔 32纳米 65纳米
- 经过3年的建设,英特尔在大连投资的300毫米晶圆工厂将在今年四季度正式投产。大连副市长戴玉林今日对媒体表示,几近投产的英特尔晶圆厂给大连高新区带来了高端就业机会、税收以及环境社区影响,这是他最自豪的一件事。
2007年3月26日,英特尔和大连市签约,并开始在大连建设300毫米晶圆工厂。到现在,这里已经有4000多名员工,并有相关的30多家供应商入驻。
戴除了和晶圆厂配套的供应商之外,大连晶圆厂也签约了当地60多家供应商,并在大连和理工大学合作开办半导体技术学院,这些举措都让大连的半导体投资
- 关键字:
英特尔 晶圆
- 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在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接受CNET科技资讯网采访时透露,“原定投资的是60亿美元,而并非真正宣布的25亿美元。”
戴玉林指出,“当时和英特尔签署的协议书有100多页,像一本书一样。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英特尔在大连建立生产线和封装线的问题。”
对于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投产后,芯片组还是要送到英特尔成都封装测试厂封装,是否会抢了大连风头的问题,戴玉林说,“这个问题的确存在。我们和英特尔正在研究这个问题,运到成都太远了
- 关键字:
英特尔 芯片 封装测试
- 眨眨眼睛就能听音乐、看电子书,轻轻扫描手指血管就能识别身份,不懂手语也能与聋哑人顺畅交流,开车疲劳了按一下方向盘就能立刻恢复清醒……这些极具创新和应用价值的概念与想法既不是天方夜谭,也不出自哪个高科技公司,而是历届英特尔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们在短短三个月内,通过集体的智慧将这些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其中的部分作品,在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后,将转化成真正的产品,直接造福社会。
今天,来自全球的近180支参赛队伍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汇聚一堂,
- 关键字:
英特尔 嵌入式 设计大赛
- 据中国台湾媒体报道,有业内消息称,英特尔今年将推出单独的USB 3.0控制器,此举将加快USB 2.0的被淘汰步伐。
最近,威盛和祥硕科技 (Asmedia Technology)刚刚加入到USB 3.0行列,而英特尔的加入将使USB 3.0 IC的价格逐渐下降,并加速市场向USB 3.0的过渡。
技嘉最近刚刚宣布,其USB 3.0主板出货量已达到100万部。而NEC的USB 3.0控制器IC的出货量更是高达300万部。
USB 2.0的最高数据传输率为480Mbps,而USB3.0
- 关键字:
英特尔 USB3.0
-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文件显示,英特尔CEO欧德宁(Paul Otellini)2009财年薪酬总额为1412万美元,同比增长17%。
2009年,欧德宁基本薪水为100万美元,与2008年持平,但现金补偿增长了 28%,为625万美元。此外,欧德宁还获得了价值787万美元的股票和期权奖励。
相比之下,欧德宁2008年的薪水总额为1210万美元。欧德宁薪酬增长与公司业界不无关系,2009年,英特尔净收入增长12%。但如果扣除欧盟14.5亿美元的罚款,以及支付给AMD的
- 关键字:
英特尔 半导体
- 眨眨眼睛就能听音乐、看电子书,轻轻扫描手指血管就能识别身份,不懂手语也能与聋哑人顺畅交流,开车疲劳了按一下方向盘就能立刻恢复清醒……这些极具创新和应用价值的概念与想法既不是天方夜谭,也不出自哪个高科技公司,而是历届英特尔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全球各地的大学生们在短短三个月内,通过集体的智慧将这些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其中的部分作品,在与企业合作进一步完善后,将转化成真正的产品,直接造福社会。
今天,来自全球的近180支参赛队伍代表在上海交通大学汇聚一堂,
- 关键字:
英特尔 多核 嵌入式开发平台
- 据国外媒体报道,据主要芯片生产商透露,英特尔公司及AMD公司近期内都已对其各自的电脑处理器产品阵容进行扩充。这些即将发行的新处理器芯片产品包括六芯处理器及低电压处理器。
英特尔公司即将推出的处理器芯片产品时32纳米高端双核处理器i5-680,其售价为284美元。该产品上市后将逐步替代现在市面上流行的i5-670型芯片产品。另外,英特尔公司还推出低电压处理器i7-870s。i7-870s的功耗仅为82瓦,售价将为 560美元。
AMD公司将在第二季度推出一系列六核PhenomII处理器,其中
- 关键字:
英特尔 处理器
- 英特尔今天公布了2009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报告显示,由于服务器芯片的需求增长,英特尔第四季度净利润和营收均同比大幅增长,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对2010财年第一季度业绩的预测也超出分析师预期。受此影响,英特尔盘后股价突破52周最高价。
在截至12月26日的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2.82亿美元,每股收益40美分,这一业绩比去年同期增长875%,比上一季度增长23%。2008财年第四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为2.34亿美元,每股收益4美分。英特尔第四季度运营利润为24.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
- 关键字:
英特尔 CPU
- 英特尔第三财政季度利润下降7.8%,但当季收入及毛利率均高于公司预期
英特尔(Intel Co.)第三财政季度利润下降7.8%,因销售下滑,不过这家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当季收入及毛利率均高于公司预期。
英特尔公布,第三财季较第二财季的收入增速创3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当季毛利率较前一季度增长7%。此外,该公司发布的第四财季业绩预期也好于市场预期。
英特尔公布,第三财季实现利润18.6亿美元,合每股收益33美分;上年同期实现利润20.1亿美元,合每股收益35美分。
第三财季业绩中包
- 关键字:
英特尔 CPU
-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今天公布了2009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英特尔第二季度净亏损为3.98亿美元,超出华尔街分析师此前预期,对第三季度业绩的预测也超出分析师预期。
在截至6月27日的这一财季,英特尔的净亏损为3.98亿美元,每股亏损7美分,这一业绩远不及去年同期。2008财年第二季度,英特尔的净利润为16.01亿美元,每股收益28美分。英特尔第二季度运营亏损为1200万美元,去年同期运营利润为22.55亿美元。英特尔第二季度净营收为80.2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4.70亿美元下滑15%
- 关键字:
英特尔 CPU
英特尔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 英特尔!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 英特尔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 英特尔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