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镇流器的灯丝预热电路与要求
1、 关于荧光灯的灯丝预热
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929和我国的专业标准ZBK74012-90关于电子镇流器在“正常情况下使用时,应使灯启动,但不对灯性能造成损害”;“施加阴极预热电压的最短时间应不少于0.4s”和“开路电压的波峰系数不得超过1.8;在最低预热期间,不得产生即使是极窄的、不影响有效值的电压峰值”等规定。对荧光灯的预热主要有以下要求。
在灯管预热工作期结束后,电子镇流器电路的工作频率发生变化,并在灯管两端施加一个点火电压,这个点火时间大约为0.2s,一旦完成灯管的点火,灯管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时加到灯管两端的电压下降到50~200V的范围内(灯管正常工作电压的大小和灯管类型有关)。
灯丝的预热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电流灯丝预热:在这种预热工作方式下,给灯管的灯丝通以一个固定幅度的灯丝预热电流。
② 电压灯丝预热:在这种预热工作方式下,给灯管的灯丝加一个幅度一定的灯丝预热电压,如果灯管调光至较低亮度值时,灯丝电流会大些。
2、 荧光灯的预热启动
预热启动是指灯阴极被加热至热电子发射温度后灯才触发启动。对预热启动,通常采用控制阴极电流进行预热或控制灯阴极电压进行预热的方式来预热灯阴极的启动。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启动,都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在灯阴极达到电子发射状态之前,灯两端或灯与启动辅助装置之间的开路电压应保持在低于导致灯阴极受损害的灯辉光放电水平。
② 在灯阴极达到发射状态之后,开路电压应足够高,应使灯迅速启动而无需重复多次才能启动。
③ 在灯阴极达到发射状态,若开路电压需升高后才能使灯启动,则开路电压从低到高的转变过程中,必须在阴极仍处于热电子发射温度期间完成。
④ 在灯阴极预热阶段,预热电流或预热电压不得过大或过高而使阴极上发射物质因过热而受到损害。
灯阴极预热启动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采用控制灯阴极电流进行的灯丝预热
① 有效预热电流和发射时间(te)。
电子镇流器相关文章:电子镇流器工作原理
相关推荐
-
-
-
-
-
zhuwei0710 | 2013-03-14
-
视显光电 | 2016-08-05
-
zhuwei0710 | 2013-03-11
-
dolphin | 2014-06-12
-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