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RFID技术?
什么是RFID?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什么是RFID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 RFID的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阅读器(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体的目的。通常阅读器与电脑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电脑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RFID的工作原理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读取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RFID标签分类 RFID标签分为被动标签(Passive tags)和主动标签(Active tags)两种。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读/写距离较远同时体积较大,与被动标签相比成本更高,也称为有源标签。被动标签由阅读器产生的磁场中获得工作所需的能量,成本很低并具有很长的使用寿命,比主动标签更小也更轻,读写距离则较近,也称为无源标签。 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 通常阅读器发送时所使用的频率被称为RFID系统的工作频率,基本上划分为3个范围:低频(30kHz-300kHz)、高频(3MHz-30MHz)和超高频(300MHz-3GHz)。常见的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134.2kHz及高频13.56MHz等等。 阅读器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吗? 通过使用防冲撞技术,RFID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标签,例如TI的13.56MHz系统每秒钟能处理大约50张标签。 RFID系统的读、写距离相同吗? 一般来说,能对标签写入信息的最大距离小于读取标签的最大距离,大约为读取距离的40%-80%。 影响RFID系统读写距离的因素有下面三个: ☆阅读器产生的磁场; ☆感应的灵敏度,尤其在复杂环境下; ☆标签本身获得能量并发送信息的能力。 RFID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标签成本的降低 ☆读写距离的提高 ☆标签存储容量增大 ☆处理时间缩短 为什么说EAS也是一种RFID系统? EAS商品防盗系统是一种特殊的(1Bit)RFID系统,标签只有两种编码状态,当阅读器(感应器)感应到其中一种状态时即报警。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未来的EAS系统在报警的同时还可以显示出被盗商品的名称及数量。 RFID技术与条码(Barcode)技术相比有什么优势? 条码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但RFID与之相比优势非常明显: ☆不需要光源,甚至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 ☆使用寿命长,能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 能够轻易嵌入或附着在不同形状、类型的产品上; ☆读取距离更远; ☆可以写入及存取数据,写入时间相比打印条形码更少; ☆ 标签的内容可以动态改变; ☆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标签; ☆标签的数据存取有密码保护,安全性更高; ☆可以对RFID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进行追踪****。 RFID系统的一些典型应用如下 ☆物流和供应管理 ☆生产制造和装配 ☆ 航空行李处理 ☆邮件/快运包裹处理 ☆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 ☆动物身份标识 ☆运动计时 ☆门禁控制/电子门票 ☆道路自动收费 RFID技术将对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带来什么好处? 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因素,对此RFID技术能够提供充分的保证。RFID系统使供应链的透明度大大提高,物品能在供应链的任何地方被实时的追踪,同时消除了以往各环节上的人工错误。安装在工厂、配送中心、仓库及商场货架上的阅读器能够自动记录物品在整个供应链的流动—从生产线到最终的消费者。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