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亿级大单,AI芯片龙头拿下
编辑 | 漠影
寒武纪又中标了。芯东西7月26日报道,昨日,浙江政府采购网、浙江政府购买服务信息平台网站发布关于「浙东南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期)」的结果公告,AI芯片上市公司寒武纪作为牵头方中标,中标金额为7.53亿元。
01.竞逐A100国产替代
▲寒武纪过去一年总市值变化
截至7月26日收盘,寒武纪股价为169.42元/股,较今年1月3日收盘时上涨198%,最新市值为706亿元。这些风光表现自然离不开大模型热潮。从云端AI芯片落地来看,寒武纪无疑属于国内第一梯队。随着英伟达旗舰GPU“一芯难求”,国内头部AI芯片企业也纷纷被拉到聚光灯下,被反复询问产品能否替代英伟达A100/H100。今年寒武纪的表现已经非常低调,专门发公告称“公司不直接从事人工智能最终应用产品(例如类ChatGPT应用)的开发和销售,公司相关产品正处于适配阶段,尚未产生收入”。寒武纪还在今年4月公布的定增申报稿中写道,英伟达在AI芯片领域占有绝对优势,在云端智能芯片机加速卡市场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目前云端产品客户与公司(寒武纪)尚未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但这仍拦不住投资者的热情,将其股价和市值持续抬高。去年云端AI芯片的落地已经一定程度带动了寒武纪云端收入。思元290、思元370系列芯片产品成功导入阿里云等头部客户,与多家头部企业实现合作,完成规模化销售,推动2022年寒武纪云端产品线同比增长高达173.5%。▲寒武纪现有主要产品及推出时间
其中思元370是寒武纪第三代云端产品,采用7nm制程工艺,是寒武纪首款采用Chiplet技术的AI芯片,最大算力高达256TOPS(INT8)。寒武纪新一代云端智能训练新品思元590芯片还没发布,但已经受到很多关注和讨论,特别是寄予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任务中一定程度上替代A100的厚望。此前已公开的信息是该芯片浮点运算能力较思元290有较大提升,芯片面积为800mm²,接近A100的826mm²,实测训练性能较在售产品有显著提升,提供了更大的内存容量和更高的内存带宽,PCIe接口也较上代实现升级。02.智算基建“专业户”:连年斩获亿级大单
▲2019~2022年寒武纪各业务线营收分布变化,近三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占比均超六成(芯东西制表)
但营收来源过于集中、极度依赖政府的订单也是寒武纪长期被诟病之处。相比之下,其边缘产品线、IP授权及软件的发展势头并不乐观,2022年收入均呈大幅下滑。从2017年至2022年,寒武纪营收分别为0.78亿元、1.17亿元、4.44亿元、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2017~2022年寒武纪营收变化(芯东西制表)
净亏损亦未见好转。过去六年,寒武纪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亿元、-0.41亿元、-11.79亿元、-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2017~2022年寒武纪净利润变化(芯东西制表)
上市三年,亏损超过25亿元;成立六年,累亏41亿元……亏损如滚雪球般连年积累,就像一个无底洞,不知何时出现盈利曙光。入不敷出背后,是深不见底的研发投入。2018年-2022年,寒武纪研发支出分别为2.40亿元、5.43亿元、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研发费用率均远超同期营收。▲2017~2022年寒武纪研发费用变化(芯东西制表)
这也折射出国内独立AI芯片企业的不易,连寒武纪这样的头部企业,每年至多投入十几亿元,而国际AI芯片龙头英伟达2022年的研发投入高达73.4亿美元,折合超过500亿人民币。▲寒武纪在研项目进展或阶段性成果
截至2022年底,寒武纪研发人员有1205人,与2021年底的1213人持平。2022年其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为72.4万元,较2021年的60.9万元提升了18.9%。而在今年第一季度,寒武纪研发费用大降4370万元,单季营收则仅增加1230万元。结合其年报数据,研发费用中7成左右是研发人员的工资,因此下降原因很可能与裁员或降薪有关。这一定程度佐证了今年4月在某职场社交平台被曝出裁员的事实。03.左手定增开源,右手减持如潮
04.结语:谁能接住AI算力需求暴涨的机会?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