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被看好的国产汽车芯片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然而,按照戴伟民的观点,对于国内的芯片企业来说,如果能够未来五年在“国产替代”浪潮中成为第一梯队,就会成为突出重围。但如果五年内做不到这点,则未来也很难取得一席之地。“对于半导体投资来说,未来三年也会是一个好机会,因为期间会出现一个去伪求真的过程,并剩下一些不错的企业。”戴伟民在论坛上指出。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国产半导体的深度参与者的芯原股份不但在用自己的技术和对产业的理解来帮助中国半导体腾飞。与此同时,公司举办的,致力于帮助推介国产芯片的“松山湖论坛”已经举办了十二届,且这些芯片推出了以后都取得了相当有优越的表现。 据介绍,在过去11年里,松山湖论坛共推介了来自63家企业的89款芯片,其中量产的芯片有82款。值得一提的是,在这63家企业中,迄今已经有15家上市,1家已经过会,且还有多家在推进IPO的过程中。超高的量产成功率和上市比例,足以证明了该论坛“选产品”和“选企业”的独具慧眼。 乘着这个彪炳“战绩”,芯原科技在本届松山湖论坛上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芯片——一个在过去两年异常火热的国产芯片赛道。





正如很多文章所说,过去几年汽车产业出现了俗称“新四化”的演进,也就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这就使得除了高算力芯片以外,还在汽车产生上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芯片需求,这个也是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说出“一台智能汽车所需的芯片绝对数量在5000颗以上,涉及几百种”这样的话的原因。 在这些芯片清单中,除了上述的高算力芯片外,汽车领域还有一些传统和新兴芯片正在走进国产厂商的目光。 首先看车规MCU方面,因为一些“国产替代”需求,这就推动了车规芯片在国内的繁荣,MCU就是其中一个倍受关注的领域,其中就涌现出了泰矽微和云途半导体这样的代表厂商。 上海泰矽微电子有限公司资深市场总监朱建儒首先指出,面向现在汽车的智能按键或者智能表面需求,公司推出了车规3D Touch芯片及解决方案TCAE11/31-QDA2。 据介绍,TCAEXX-QDA2系列包含TCAE11-QDA2和TCAE31-QDA2两款芯片,均通过AEC-Q100 Grade 2 完整的可靠性认证测试。TCAEXX-QDA2系列是基于ARM Cortex-M0 内核的高可靠性专用SoC芯片,工作主频32MHz,内置64KB Flash 和4KBSRAM,支持LIN总线通信,具备高抗干扰性和高达8kVHBM ESD性能。



在未来的汽车世界里,传感器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因为在现在的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中,我们需要靠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等在内的传感器来帮助汽车“看”清楚路况,保证汽车的安全。 在这次的松山湖推介会上,我们也看到了多家国产芯片厂商在上面的努力。首先介绍的是国内少数涉及汽车功能安全的传感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之一——琻捷电子。在本届的松山湖推介会上,他们带来了首颗国产电池包压力检测芯片SNP805,通过监测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压力变化,提前发出预警信息,避免电池包起火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据官方资料介绍,SNP805 系列是一款空气压力测量传感器,专为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压力监控应用而设计。芯片内置 8 位 MCU、12 位 ADC、多个传感器(压力、温度、供电电压)。芯片能够实时测量电池包的压力变化,当压力变化超出正常范围时,提供报警信号。 能获得这样的突破,这与公司夯实的技术积累有重要的关系。 琻捷电子创始人李梦雄先生指出,琻捷电子专注于高性能汽车级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拥有全栈IP技术平台,包括从信号感知到处理和传输,完整的数模混合芯片能力,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这让他们有能力为客户提供优秀的汽车电子传感芯片和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内领先的汽车芯片供应商。




不能忽视的时钟芯片
在上面介绍的芯片中,大家也许不十分了解,但或多或少都知道这些芯片在汽车上的用途。但说到时钟,可能大家和笔者一样,知之甚少。但按照广东大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TO田学红所说,时钟芯片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应用上十分重要。 所谓时钟芯片,是指可提供日历(年、月、日、时、分、秒)、计数器、报警、定时唤醒、中断等多种功能,还可以作为 32.768kHz频率源输出。作为一项复杂的设计工程,时钟芯片需要将晶体特性和芯片设计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性能状态,设计门槛要求较高。在过去的发展中,伴随着网络通信制式的演进,时钟芯片的性能在逐步提升。但随着自动驾驶驾车的到来,对时钟芯片又提出了新的需求。

从这十颗芯片,我们看到了国产厂商在汽车芯片上的努力。这其实也是近年来国产芯片发展的一个缩影。那就是紧跟需求,在传统产品上做国产替代的同时,在新应用上做创新,拉进与国际巨头的差距,甚至领先。这对于现阶段的国产半导体乃至科技产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正如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所说,中国半导体的发展正面临一个“外忧内患”的关键时刻:从外面来看,以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打压作为最主要的标志,我们外部形势越来越严峻;从内部看,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最近也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 “但是,中国半导体的发展,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兴衰成败不以某些人,某些事件而中断。在过去的很多年当中,我们这个行业是靠我们全体企业家,全体从业人员共同奋斗才获得今天的成绩。在未来我们还会碰到很多困难,但这些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魏少军教授强调。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半导体产业应从过去的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设计为中心。 换而言之,产品才是中国半导体的最终目标,这和松山湖峰会一直所做的事情是不谋而合的。我们也希望能看到这个峰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国产好芯片。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离子色谱仪相关文章:离子色谱仪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