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容由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编译自digitimes,谢谢。
国际局势动荡不已,半导体供应链中断风险居高不下,芯片荒的严重性使半导体产业成为各国严肃检视的战略问题。 另一方面,以日本为总部的半导体企业,市占不断下滑,从1988年的50.3%,降到2019年的10%,现在更降到10%以下。如果以日本境内的半导体生产来计算,全球占比也在下滑中。这让日本政府与业界,回顾半导体产业衰落的原因,寻求解决方案。 
日本半导体产业失落30年,有五大原因
日经新闻(Nikkei)、Mynavi等媒体报导,日本经产省透过2021年6月发表的半导体数码产业战略,以及2021年底、2022年1月的几次会议中,勾勒出振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方案,挽回日本半导体失落的30年。 日本经产省整理日本半导体产业失落30年的原因,共有5项因素: 




振兴日本半导体产业的三阶段策略,以10年为期
在贸易战与科技战开打后,各国亟欲本土化半导体等重要产业,日本经产省则开始研拟半导体产业振兴策略。从2022年1月会议中的演讲来看,日本经产省已拟定并开始执行的半导体振兴策略,分为3个阶段。 


台积电JASM制程从28/22纳米提升到16/12纳米 振兴策略有进展
日本经产省的半导体振兴三阶段策略,目前已有部分成果。 原本台积电赴日设立晶圆制造子公司JASM,宣布引进到日本的是28/22纳米制程,但日本执政党自民党的众议员,同时也是自民党半导体策略推进议员联盟的会长甘利明强调,日本如果只满足于28/22纳米,将失去振兴半导体产业的意义,投入的补助金也只是白费,一定要设法朝向更精细的制程技术。到了2022年2月中旬,除了Sony之外,电装也宣布出资JASM,同时JASM也表示会把晶圆厂的制程技术,提升到16/12纳米。这是朝向日本经产省的阶段性策略,以及甘利明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 接下来的目标,则是发展更加先进的制程技术。甘利明认为,台湾的官方政策不希望把最精细的制程技术放到其他国家,即使台积电赴美设厂,也不是最先进制程,3纳米制程仍留在台湾;即使台积电赴日设厂,也不可能把最精细制程放在日本。要发展2纳米或以下,日本必须自行筹组联盟,透过跨国合作来发展。 不论是扩充产能,或朝向更精细的芯片制程,都需要大规模投资,甘利明期望以10年时间,由官方带头,与民间各出一半左右,合计7~10万亿日圆(605~865亿美元)的规模来推动。大致以10年为期、每年有不同进度的半导体振兴方案,而光电融合技术将是关键的技术。甘利明的构想,与日本经产省提出的三阶段策略大致一致。从2020年左右,到2030年以后的10年期间,分阶段实施。
与之相比,美国将通过52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补助半导体制造,国内2014年以来2期「大基金」支持半导体发展合计投资500亿美元以上,相较之下,日本官民10年内投资半导体7~10万亿日圆,落差并不大,但依照日本的财政能力,是否能顺利挪出钜额的经费?仍是未知数。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