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专栏

EEPW首页 > 博客 > (2021.6.15)半导体一周要闻-莫大康

(2021.6.15)半导体一周要闻-莫大康

发布人:qiushiyuan 时间:2021-06-16 来源:工程师 发布文章

半导体一周要闻

2021.6.7- 2021.6.11


1. SEMI居龙:全球缺芯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整

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6月9日拉开帷幕,SEMI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发表了《全球缺芯——半导体产业链布局加速重整》主题演讲,从全球缺芯话题谈起,以详实的数据深入剖析了目前国际、国内半导体产业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大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从汽车芯片的短缺开始,缺芯已经延伸到包括手机、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全行业,甚至引起了多个国家领导人的关注。“产能不足是全面性的,从先进节点到比较成熟的节点,我们甚至感受到了某些材料的短缺状况。”居龙指出,缺芯的问题除了需求旺盛、产能不足的因素以外,还包括对供应链的管理、新冠疫情及国际局势对产业链的冲击与重整。

1623807202755101.png

居龙强调,在数字经济、智能应用的强劲带动下,全球半导体市场至2022年将实现三年连续增长的Super Cycle超级周期。


全球半导体投资强劲,先进产能在东亚,成熟产能看中国。


全球产业布局从12寸晶圆厂的统计来看,先进节点的建厂数持续增加,12寸晶圆厂的建设以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为主。事实上,8寸厂的缺芯情况更紧张,从全球来讲,从2020年至2024年将持续提高8寸晶圆厂产能,预计增加95万片/月,增幅达17%,达到660万片/月的历史记录。中国8寸厂的产能持续上升,引领全球。2021年8寸晶圆产能中国占比为18%,全球第一。今后5年,中国产能将会持续上升。


2. WSTS 2021 Spring

1623807226186906.png

 

3. 南大光电ArF光刻胶产品拿到首个小批量订单

南大光电表示,公司正在自主研发和产业化的ArF光刻胶可以用于90nm-14nm的集成电路工艺节点。ArF光刻胶产品价格将根据市场行情****、询价结果确定。据悉,公司光刻胶项目已完成25吨产线建设,具备量产条件。具体投产时间需根据客户的订单情况确定。就在不久前,南大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宁波南大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ArF光刻胶产品继2020年12月在一家存储芯片制造企业的50nm闪存平台上通过认证后,近日又在逻辑芯片制造企业55nm技术节点的产品上取得了认证突破。


4. 前三星北美代工业务负责人转投英特尔

今年3月,英特尔正式公布IDM 2.0 战略,计划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投资200亿美元建造两座晶圆厂,并重启代工服务。据悉,该公司近期除重组业务部外,还宣布了最新人事任命。根据备忘录,新的业务部门将由负责制造和运营的高管 Keyvan Esfarjani 领导,曾任供应链业务负责人的Randhir Thakur将担任代工业务总裁的职位。


三星电子北美代工业务前负责人洪浩(Hao Hong)将担任英特尔代工服务的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据悉这一任命将在6月份生效。洪浩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后在斯坦福大学取得硕士学位,于2008年加入三星电子从事半导体相关业务13年,从2014年开始,他一直负责三星的代工业务。除洪浩外,英特尔还任命鲍勃•布伦南 (Bob Brennan)担任英特尔代工服务客户设计支持副总裁。鲍勃•布伦南最初在英特尔工作长达22年,从2013年开始,就职于三星电子,2018年入职美光工作3年。兜兜转转,最后又回到老东家麾下。


5. 谷歌让AI芯片学会下崽,下一代TPU就让AI自己设计

设计一块AI芯片有多难?这么说吧,围棋的复杂度10360,而芯片则是102500。一般来说,工程师们设计一块芯片,少则需要几周,多则好几个月。现在,AI生产力来了!


AI自己动手,竟然用6小时就设计出一块芯片。


6. 美国史上最大半导体财政措施有望到位,SIA副总裁解读政策将如何实施

6月8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68****赞成、32****反对的结果投****通过《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授权约1900亿美元用于加强美国技术和研究,并将单独批准支出540亿美元用于增加美国对半导体、微芯片和电信设备的生产和研究。


1623807251143938.png

 

Jimmy 指出,今天,美国公司约占半导体芯片设计市场份额的70%。全球大约36%的电子产品是由总部在美国的公司设计的,包括笔记本电脑、PC、数据中心、服务器等等。美国在电子制造方面相对较弱,尤其是半导体制造业。1990年代,美国在芯片制造业占全球份额的37%左右,领先世界,但现在下滑到仅12%左右。总的来说,美国政府的新财政措施非常专注于制造,韩国则是设计,而中国在供应链的所有环节都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因此中国政府的激励措施侧重于整个产业链的本地化。


1623807266201831.png

 

7. 长电科技郑力:后摩尔时代先进封装如何实现华丽转身创造颠覆性突破

6月9日,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上,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执行官郑力发表了以《后摩尔时代先进芯片成品制造技术的突破》为主题的演讲。


先进封装发展到今天,“封”和“装”已经不是它的决定因素,高度集成的“集”,还有高度互连的“连”才是它华丽转身的关键,同时也是制造关键。目前,晶圆级封装的再布线层线宽间距已经从20/20um发展到2/2um,缩小了10倍;手机主芯片的晶圆节点也从28nm发展到5nm,从有机基板变为扇出型再布线层;CPU、GPU的I/O密度增长10倍;无线射频模块内布元器件数量增长30倍。用一句话概括,先进封装在技术向前发展到异构集成,微系统集成阶段时实现了质的飞跃。


长电科技也在不断换挡提速,面向Chiplet异构集成应用推出了XDFOI全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2D chiplet、2.5D chiplet、3D chiplet等,可灵活实现异构集成。郑力透露,这些产品在2022年、2023年都有面向量产的项目和解决方案。


8. 吴汉明院士解读后摩尔时代:研究是手段,产业是目的,产能是王道

6月9日,2021世界半导体大会暨南京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南京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吴汉明以《后摩尔时代的芯片挑战和机遇》发表了演讲。


就芯片制造工艺方面来讲,芯片制造工艺中存在三大挑战,即基础挑战:精密图形;核心挑战:新材料;终极挑战:提升良率。吴汉明指出,在后摩尔时代,高性能计算、移动计算和自主感知是产业发展的三大驱动力。由此衍生了八大内容和PPAC四个目标。


吴汉明指出,在集成电路产业当中,研究是手段、产业是目的,产能是王道。在本次演讲当中,吴汉明援引《中国科学报》的文章中指出,我国要发展集成电路产业,需要树立产业技术导向的科技文化:1,产业技术不是科研机构转化后的应用开发,而是引导科研的原始动力;2,目标导向的研究,不看什么新成果,而是看产业技术有什么需求;3,实验室技术是单点突破,一俊遮百丑,而产业技术不能有明显短板,实验室技术也许能解决90%的要求,但剩下的10%可能要再花10倍的精力;4、坚持全球化技术发展路线,理念上要做重大调整,提倡企业创新命运共同体。


9. 增加200mm晶圆产能是解决全球芯片短缺的关键?(附中国和全球8英寸晶圆厂完整清单)

1623807304722136.png

1623807304756327.png

 

10. 台积电董事长预计2019年先进封装收入30亿美元

彭博消息,台积电董事长预计2019年先进封装收入30亿美元。


11. 吴汉明再次发声爆出国内半导体现状

替代问题。我们都说要将设备、材料、芯片实现国产替代,其实这个想法是没问题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化。吴汉明表示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不单纯的是某一个小项目的竞争,而是产业链的竞争,产业化的对比,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将外企实现国产化,过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增加合作,多方交流,才能走得更为长远!


追赶问题。就像吴汉明说的那样,我们在新材料、新工艺、光刻装备、IP EDA 等等方面都比较落后,这些都是需要追赶的。一台高端光刻机其所涉及到的物理、光源、设备、系统等等都是来自某些国家顶尖技术,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其也指出,随着后摩尔时代技术发展趋缓,这就给追赶者提供了机会。


产能问题。其实“14/28nm够用”是排除了那些对芯片有特殊要求的设备,比如手机或是笔记本之类的,从制程节点分布上来看,10nm以上的节点占了市场83%的份额,也就是说成熟工艺依然是主流。如果往后导,我们在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在产能上领先日本两年,落后老美6年,奈何到了1996年的时候就落后日本20年了,所以提高产能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这里也就能够理解为啥中芯没有着急攻克7nm的问题,反而投向28nm领域了,因为一来市场需要,二来我们也确实需要更多像中芯这样的企业,提高产能,提高国产占比,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国产替代不是?


12. 应用材料目前尚未拿到向中芯国际供货的许可

美国独立资产研究公司 Bernstein Research举办了第37届伯恩施坦战略决策线上会议(Bernstein Strategic Decisions Virtual Conference),Bernstein Research资深分析师Stacy Rasgon主持会议,应用材料主席兼CEO Gary Dickerson为会议主要嘉宾之一。Gary Dickerson回答,自从美国去年下半年发动对中芯国际的制裁之后,目前应用材料一直未能取得向中芯国际的供货许可。


13. 2026年全球GaN射频器件市场预计超过24亿美元

1623807369723086.png

 

14. 合肥晶合年底N1N2满产,月产能将达10万片

当前,合肥市“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提升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能级。力争到2025年,集成电路产业的产值突破1000亿元。据合肥日报报道,位于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的合肥晶合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至今已6年。该项目一期于2017年10月正式量产,截至今年3月产能突破4万片/月,实现了在手机面板驱动芯片代工领域领先的目标。预计在2021年底N1及N2厂达满产,届时总产能将达到10万片/月,成为全球晶圆代工领域排名前十的公司。


15. 关于长鑫存储的一些冷静声音

长鑫存储在中国大陆拥有超过3000项专利,并从几家国际公司获得了超过30000项专利的授权。在全球范围内,长鑫存储也有几百项专利。最近长鑫存储在美国的专利申请中也表现得非常活跃。


“他们还从大型专利组合中购买了国际专利(最显著的是他们在2019年购买了奇梦达DRAM专利)。长鑫还将继续从多个来源授权技术和专利,并维持知识产权授权的年度预算。2019年,长鑫存储和Rambus公开宣布其已获得Rambus DRAM专利组合的许可。”报告强调。


根据Digitimes的报道,长鑫存储的这些DRAM都是在19nm工艺上打造的。长鑫存储的下一代产品预计在2022年到来,届时这些产品将具备17nm到18nm的特性尺寸。据报告披露,2020年,长鑫每月交付的DRAM晶圆约占全球DRAM晶圆总量的2.9%,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于当前的晶圆产能统计,长鑫存储DRAM出货约占全球总产量的1.4%。

1623807412332629.png

 

16. 封装是英特尔迈向IDM 2.0的致胜关键?

Pat Gelsinger担任新CEO后的第一步,是对英特尔历史性的商业模式进行彻底180度调整,进入IDM 2.0时代。他希望将英特尔的晶圆厂开放给外部设计,并将其知识产权授权给那些利用英特尔晶圆厂进行制造的客户。英特尔迅速将自己定位为汽车世界的另一个来源。此外,他们还请愿称,他们是美国国防工业唯一安全的领先代工厂。这些将是重要的胜利。


SemiAnalysis认为,在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技术方面,英特尔将至少在2025年之前落后台积电两年。


过去10年,在智能手机业务上手忙脚乱、如今又放弃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英特尔在前沿半导体领域的总份额不断被台积电(TSMC)和三星(Samsung)夺走。过去几年,随着苹果、英伟达(Nvidia)、AMD、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和其他芯片公司的努力,导致亏损速度加快。如果他们在长期中继续失去份额,他们可能会失去资助未来过程开发的能力。IDM 2.0的核心目的之一就是扭转这一趋势。


17. 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进展

根据Businesskorea的报道显示,三星电子美国代工部门前负责人Hao Hong最近通过他的 SNS 频道宣布,他将从6月开始担任英特尔全球业务发展副总裁。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并在斯坦福大学完成硕士学位后,Hong于2008年加入三星电子,从事公司半导体相关业务13年。2014年起,负责公司代工业务。今年3月份,英特尔宣布了IDM2.0战略。发展晶圆代工业务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打造世界一流的代工业务——英特尔代工服务(IFS)。该部门由半导体行业资深专家Randhir Thakur博士领导,他直接向基辛格汇报。IFS事业部与其他代工服务的差异化在于,它结合了领先的制程和封装技术、在美国和欧洲交付所承诺的产能,并支持x86内核、ARM和RISC-V生态系统IP的生产,从而为客户交付世界级的IP组合。


18. 梁孟松蒋尚义联手中芯国际喜提行业第三,国产芯片正在崛起

公开资料显示,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由于集结了300多位台湾技术人才和100多位欧美日韩国专业人才,中芯国际自诞生以来始终保持着高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中芯国际2020年成熟制程营收市场份额不足10%,但IHS预计成熟制程在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31亿美元。


根据相关媒体报道,在2020年中芯国际联手国家大基金二期,成立合资企业中芯京城,并斥资500亿扩产28nm。在今年3月,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将与深圳政府拟以建议出资的方式,由中芯深圳进行项目发展和运营,重点生产28nm及以上的集成电路。


而在扩产成熟工艺的同时,中芯国际也没有放弃先进制程的研发,在梁孟松的带领下,中芯国际已经实现14nm FinFET制程的量产,并且将良品率提升至95%。


19. 首次实现量产,北京首款MEMS芯片在国内下线

6月10日,位于北京经开区赛微电子旗下赛莱克斯微系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8英寸MEMS国际代工线”(北京FAB3)正式启动量产,不仅为客户企业建立国内供应链体系填补了重要一环,也标志着其拥有了标准化规模产能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


北京FAB3成功量产的首款芯片为来自通用微(深圳)科技有限公司(GMEMS)的MEMS麦克风芯片,该型芯片具有高信噪比、高AOP特征,与其在瑞典FAB代工的同型号芯片性能一致,基于该芯片封装的MEMS麦克风性能优异,与楼氏电子、英飞凌等国际知名传感器公司的同类产品相当。同时北京FAB3制造的首批晶圆良率与瑞典FAB1&2处于同一水平,开始进行批量商业化生产。本次通用微科技研发的MEMS芯片首次在国内实现量产,为其建立完整的国内供应链体系填补了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环。


20. 五年后或将进入EDA 2.0时代?

芯华章运营副总裁傅强表示,以开放、智能化、云平台化为特征的EDA 2.0时代正逐渐临近,2026年或将成为EDA产业发展的“2.0时代”元年。


什么是EDA 2.0?其与前代产品有何不同?芯华章《EDA2.0白皮书》指出,未来的EDA 2.0应在芯片设计全行业、全流程、全工具的多个方面改进,具体包括开放和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平台化和服务化等多个方面。


数据显示,目前的EDA工具的全球市场规模超过110亿美元。就市场规模来看,EDA 2.0将比EDA1.X时代更大。这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那么,对中国企业来说,该如何抓住这个机会呢?傅强指出:“数字应用场景和人才是EDA发展的关键因素。”中国拥有人工智能、智能汽车、通信、智能制造等多元化数字应用场景,将为EDA的原创性突破提供强大的助推力;而EDA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专业领域,其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集数据库、图形学、图论与拓扑逻辑、编译原理、数字电路等多学科最新理论于一体,新一代EDA将需具备算法、云与高性能硬件系统等前沿科学人才。因此,需要更系统化地培养人才,才有助于将知识梳理出来,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新生代EDA人才的相关知识储备。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关键词: 半导体 EDA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