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le-media 文章
-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周三,美国第三大无线运营商T-Mobile终于正式完成了对第四大运营商Sprint的265亿美元并购交易。通过此举,T-Mobile将致力于构建最好的5G网络。通过与Sprint合并,T-Mobile获得了中频频谱,这是运营商梦寐以求的无线波段,因为它们能够在室内工作的同时提高速度,这是广泛部署的低频段和毫米波5G网络无法做到的。T-Mobile和Sprint的客户多年来始终忍受着声誉不佳的网络,但他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美国最大无线运营商AT&T和T-Mobi
- 关键字:
T-Mobile Sprint
- 5G能否为美国付费电视“掐线族”提供无线复兴的希望?美国移动运营商计划在未来几年花费数十亿美元,实现这一想法。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季大约有1350万户美国家庭已经放弃了传统的付费电视服务,这一决定被称为“掐线”。现在,Verizon和T-Mobile美国公司等运营商通过提供足以满足家庭对高清晰度视频需求的5G无线宽带服务,或将进一步将上述数字扩大。Verizon表示,希望通过固定无线5G部署,拥有超过3000万家庭用户;而T-Mobile预计,在5G服务的最初几年内,将售出约1000万台家庭住
- 关键字:
5G T-Mobile
- 几经周折,T-Mobile和Sprint于当地时间4月29日正式宣布合并,前者同意以全部股权交易方式收购后者。据悉,此次交易价格将达到260亿美元。
T-Mobile、Sprint是美国第三大、第四大运营商,二者合并后将超越AT&T成为美国第二大运营商,共计拥有1.3亿用户。
据了解,T-Mobile和Sprint的大股东分别是德国电信和日本软银集团。其中,德国电信持有T-Mobile约65%的股份,而软银则持有Sprint约83%的股份。
两家合并后将改名New T-Mob
- 关键字:
T-Mobile Sprint
- 据路透社报道,知情人士在本周一透露,软银集团和德国电信在Sprint与T-Mobile US的合并谈判中已经陷入僵局。据称,在上周五日本软银集团的董事会会议上,有几位董事对在交易中放弃Sprint的控制权表示质疑。
根据路透社上个月首次报道的暂定交易条款,软银和其他Sprint股东将持有合并后公司大约40%或者再稍多一点的股权。
谈判的搁置可能会使Sprint与T-Mobile的合并计划失败。双方若成功合并,则将拥有超过1.3亿美国用户,从而能够与Verizon和AT&T更好地展开
- 关键字:
Sprint T-Mobile
- 据国外媒体报道,谷歌最近收购了一家开发网页加载提速工具的初创公司——Relay Media。具体价格未公布。Relay Media旨在从事AMP(Accelerated Mobile Pages)网页加速项目,能够将普通网页转换为“AMP”格式,从而提高移动端网页载入的速度。谷歌表示,这项技术可以帮助移动终端提高网页加载速度15%到85%。
谷歌通过主页和LinkedIn页面宣布了这个收购消息,并向开发者通报了这笔收购。目前看来,在收购完成后,谷歌
- 关键字:
谷歌 Relay Media
- 分析师预计,在美国电信巨头AT&T达成协议收购时代华纳后,美国另一大电信运营商T-mobile最有可能成为业界收购目标。
当地时间本周一,T-Mobile交出靓丽的三季度财报:当季0.27美元的每股收益和92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均超出分析师预期,而且当季净增加200万客户,连续第14个季度净增100万以上客户。T-Mobile自称是美国增长最快的无线通信运营商。
分析师认为,T-mobile已经在抢占AT&T和Verizon的市场份额,这种势头预计会持续。T-mobile三季度
- 关键字:
AT&T T-mobile
- 华为在美国起诉T-Mobile,Nokia在美国反诉华为。
Nokia替T-Mobile出头反诉华为没有错,因为作为运营商,T-Mobile本身专利较少,根本无力应对华为的诉讼。
之所以Nokia要为T-mobile出头,原因也很简单,作为T-Mobile的主要设备供应商,在供货协议中肯定已经明确了一旦T-Mobile遭遇诉讼,Nokia需要承担所有诉讼的费用和赔偿。因此Nokia必须出头反诉,否则静等法庭判决只会输的更多。
华为电信设备无法进入美国市场,智能手机在美国销量也一般,因
- 关键字:
华为 T-Mobile
- 据美国媒体报道,周二华为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东区法庭提起专利诉讼,指控美国无线运营商T-Mobile拒绝与其达成专利许可协议,并继续侵犯自己的专利权。华为曾提出按照公平、合理和非歧视条款许可T-Mobile使用其4G专利,但T-Mobile拒绝此要求。
此次纠纷要追溯到2014年,当时华为想与位于内布拉斯加州贝尔维尤的T-Mobile进行专利许可谈判,但T-Mobile不愿意签署非披露协议,导致谈判终止。今年早些时候,华为提交了数起专利侵权诉讼。目前华为还未提出赔偿金额要求。相反,该公司要求法庭发布
- 关键字:
华为 T-Mobile
- 美国最大的移动运营商Verizon周五宣布,对于新入网用户,将停止提供带补贴的合约机,不再要求用户签订两年的使用合约。在此之前美国第四大移动运营商T-Mobile已经取消了合约机。或许,Verizon彻底取消合约机的做法将在整个美国移动通信行业引起连锁反应。
Verizon认为,通过取消合约而专注于不同的数据流量套餐,将简化用户的选择。Verizon的新套餐将于8月13日上线,其中包括4种选择,分别为30美元包1GB流量、45美元包3GB流量、60美元包6GB流量,以及80美元包12GB流量。这
- 关键字:
Verizon T-Mobile
- 据德国经理人杂志(Manager Magazin)报道称,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卡斯特(Comcast)是目前正在与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kom)就T-Mobile美国展开商谈的公司之一,该媒体援引内部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康卡斯特有意收购T-Mobile美国。
本月初华尔街日报报道称,Dish Network和德国电信正处于合并其美国业务的初期阶段。但双方均为就此发表官方评论。
德国经理人杂志表示,德国电信尚未作出决定,但是来自康卡斯特的要约可能相当具有吸引力,鉴于这家有线电视运
- 关键字:
康卡斯特 T-Mobile
- 存储器厂持续在eMCP(eMMC结合MCP封装)领域扩大进击,继东芝(Toshiba)与南亚科洽谈策略联盟,新帝(SanDisk)亦传出首度来台寻找移动式存储器Mobile RAM合作伙伴,考虑与南亚科签定长约或包下产能,显示国际存储器大厂亟欲寻找Mobile RAM货源,并敲开与台厂合作大门。
半导体业者透露,在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主导下,智能型手机内建存储器规格从eMMC转为eMCP,原本NAND Flash芯片外加关键零组件Mobile RAM芯片,2015年东芝??新帝阵营将展开大反扑。
- 关键字:
NAND Flash Mobile RAM
- 全球微控制器(MCU)和触控技术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Atmel公司近日宣布,公司已签署一项最终协议为收购领先的高性能、低功耗Wi-Fi 和蓝牙解决方案提供商Newport Media, Inc.(以下简称“NMI”)。通过此番收购,Atmel将拥有业内最为完整的面向“物联网”的智能无线联网产品组合。
NMI的802.11n Wi-Fi和已认证蓝牙产品将拓展Atmel业已广泛的SmartConnect™无线产品组合,提供高度集成的创新解决方案,以
- 关键字:
Atmel Newport Media 物联网
- 2013年9月4日,圣迭戈——美国高通公司(NASDAQ:QCOM)今日宣布,其全资子公司高通生命公司(QualcommLife,Inc.)在201...
- 关键字:
高通 2net Mobile 便携式移动医疗
-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里程碑版本,beta和RC版本的发布后,jQuery UI团队宣布发布稳定版本1.9.0,其中包含了新的widgets,对API进行了重新设计以及bug修复。新的wigets包括:
Menu——自1.8版本开始,菜单是autocomplete widget的一部分;现在已经成为独立的UI组件。
Spinner——除了常规的功能外,现在Spinner控件能和Globalize一起结合对货币和日期格式进行微调。
Tooltip——能支持本地及远程的内容,支持动画和鼠标的跟
- 关键字:
jQuery UI 1.9.0 jQuery Mobile 1.2.0
- 据国外媒体报道,周四传出新闻称日本软银正寻求收购美国移动运营商Sprint的控制股权,促使后者的股价上涨接近15%,但这笔交易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此,美国移动市场可能将因而进入最后一轮超级整合。
现在,真正有点反应过激的是Clearwire,该公司的股价周四大幅上涨70%。该情况是基于我们此前所做的报道——作为软银交易的重要部分,已经持有Clearwire 49%股权的Sprint将寻求完全控制这家移动宽带公司。
Clearwire正在铺设下一代LTE网络,使用的技术与软银在日本国内所采用的
- 关键字:
Sprint LTE T-mobile
mobile-media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mobile-media!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mobile-media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mobile-media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