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红旗之殇 国产操作系统逆袭难在哪儿?
不久前,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多个政府部委机构正在推进操作系统国产化替代工作,并且有时间表和路线图,这将给国产操作系统厂商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5036.htm有人评说国产操作系统的春天来了。那么现实到底怎样,国产操作系统能否实现逆袭?
国家大力支持国产操作系统
“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说,一把手要对其在国家信息化推进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清晰的认识,还要采取相关举措支持软件国产化战略、政策的制定,推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决心必须来自国家的最高层。
周宏仁表示,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总体目标,即: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中国网络空间和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内涵和重点都将较之过去十余年有较大的发展和变化。
发展国产操作系统是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大局中,不可或缺的一步棋。
今年5月16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关于进行信息类协议供货强制节能产品补充招标的通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通知要求所有计算机类产品不允许安装Windows8操作系统。
早在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就开始建立电子文件系统测试中心,该中心执行主任、质量负责人薛四新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一系统旨在将文件档案电子化,形成可追溯的审查机制,“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企业建立这个系统,要求企业内部要建立起来,并且配备相关的人员管理”。
在此系统的测试中心,薛四新和她的同事们要求送来测试的系统必须能在国产操作系统上运行。电子文件系统作为一种应用系统要建立在操作系统和技术支撑平台上。过去,类似于地基的操作系统大多来自国外,在这个地基上建立的一切信息如果被拿去做大数据分析,将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冲击。“下一步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的总体战略要求,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支持国产操作系统。从浪潮的服务器到思普的操作系统,再到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金仓数据库,平台要能兼容这些国产品牌。”薛四新说,“只有使用才能发现问题。国产操作系统对比国外,肯定存在漏洞和缺点,形成一个使用的循环之后,能倒逼国产操作体系改革创新,不然他们很难自己发现问题。”
国产操作系统曲折发展史
事实上,国家对国产操作系统的扶持,从上世纪末就已经开始。
1999年8月10日,红旗Linux诞生。红旗操作系统的起势与10多年前中国政府机关的信息化建设几乎同步,其间的典型案例,是在2001年北京市政府桌面操作系统产品正版软件采购竞标中成功中标,将竞争对手微软挤下擂台。此役让红旗操作系统一战成名。
一直以来,由于政府采购、央企用的都是正版软件,倪光南估算,如果按照向微软支付100~600元中的最低标准100元计算,中国每年就要向微软支付一笔百亿级的巨款。他认为,“如果把这笔钱全部用在国产软件身上,足以养活那些优秀的国产操作系统公司”。
2001年以后,红旗的操作系统频频中标原国家经贸委、国家邮政局、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关总署、国家烟草专卖局等政府机关的正版软件采购项目。
但在普通用户中,红旗并未走红。业内人士说,在电脑上预装国产操作系统也没有用,大部分使用者,对预装红旗Linux的电脑第一件事就是格式化电脑然后重装Windows操作系统。不只是红旗Linux,预装其他国产操作系统也是这样的结局。
linux操作系统文章专题:linux操作系统详解(linux不再难懂)linux相关文章:linux教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