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医疗电子 > 编辑观点 >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彼得·斯科特·摩根的传奇一生

血肉苦弱,机械飞升——彼得·斯科特·摩根的传奇一生

作者:ZongYu时间:2023-05-26来源:EEPW收藏

当今医学的发展已经让人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疾病,但是人类机体一刻不停的衰老和无数的绝症仿佛阴影一般在人类社会中挥之不去,在医学发展和探索逐渐进入瓶颈进展缓慢之际,难道我们追求人类寿命极限的道路就会至此减缓甚至失败吗?每当这时候,人们就会想到一些“偏门旁道”,在我国古代,就有徐福受秦始皇之令,率童男童女三千人东渡瀛洲,为皇帝寻找长生不老药的故事。而到了今天,我们早已不再像千年前将“健康长寿”的思想寄托于怪力乱神之中,今天我们有了除医学以外的方法,既然血肉终苦弱,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抛弃病变的身体器官,将人类的肉体同硅芯片和金属机器融合呢?显然,这是当今无数科幻作品中的想法,但是,在如今这个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都在爆发式发展的今天,取电子信息领域的长,来补医疗领域的短,似乎不在那么遥远,而在我们之中,第一位尝试者,已经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我们今天要想各位介绍的故事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名(Cyborg,生化电子人),彼得·斯科特·摩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305/447021.htm

1.jpg

2022年6月15日,彼得·斯科特·摩根停止了呼吸,享年65岁,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最终还是没有用机械逃过死神的收割,但是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于坚持,也为人类未来的医学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彼得勇敢地尝试,让许多忍受身体血肉痛苦的绝症患者,在黑夜中看到了一丝烛光。

2.jpg

彼得·斯科特·摩根

彼得·史考特·摩根是一位英裔美国科学家,他出生于伦敦旺兹沃思,并获得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计算科学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他是该学院机器人系授予的第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在2017年之前,彼得获得了斐然的成就,作为一名机器人科学家,他在伦敦商学院、鹿特丹管理学院和波士顿霍特国际商学院担任教授时,致力于推动管理咨询领域的新技术发展。在这期间,他写作了多部著作,其中包括《机器人革命》和《我们全球未来的现实》。

似乎命运格外“垂怜”天才,2017年,命运和他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诊断结果显示他罹患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也被称作“渐冻人”症状)。是的没错,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斯蒂芬·霍金也患有同样的疾病。据医生预测,他生命只剩下两年,在这期间,彼得的身体各部位会逐渐变得僵硬无法动弹,其中包括呼吸和吞咽肌肉等,最终可能导致全身僵死。

这个消息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晴天霹雳,而对于彼得来说,它是一名机器人科学家,那么对于他来说也许还有一条前人无人能至的道路供他选择,对自己的肉体进行改造,用机械身躯来扭转的命运。在1984年彼得所写的《机器人革命》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人类)选择走上‘强化人’的道路,那么人类和机器人就有可能遵循同一条进化路线……如此一来,人类总有一天能够用更永久的机制取代其过于脆弱的肉体,并将超级计算机当作智能放大器。”我们不得而知,在1984年彼得会不会预感到,这条人类的机械强化之路的第一步,将有自己迈出。

彼得决定选择成为,这就意味着他与世界的所有互动都将由机器实现,他的所有感官都将电子化,甚至还包括大脑的部分也会用上机械神经。尽管这个计划非常危险,手术本身也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但彼得坚决要求进行。“我将不断进化,作为人类的我已经死去,未来我将以‘’电子人的身份继续活下去。”这是彼得决定成为赛博格之时的豪言壮语。

皮得为这个计划做了大量前期准备,考虑到自己未来将无法控制自己的肉体,他需要建立一个能说、能笑、能表达情绪的“自己”,从而让“他”替代自己与外界交流。

交流的第一步,自然是要保存自己的声音,为此皮得找到了语音技术研发专家 Matthew Aylett 博士,为了使得自己电子化的声音更接近真实,团队花费了超过一年的时间,彼得在录音棚待了好几周,留下了超过15小时的音频、1000 多个词组,以及平静、愤怒、兴奋等不同语气表达,再交由AI进行学习模仿;

而交流的第二步,就是记录下自己的面部,制作一个生动逼真的3D虚拟化身,而这一部分技术支持,由Pinewood Studios负责。Pinewood Studios使用了动作捕捉技术,让彼得展示他的情绪:大笑、微笑、眨眼,并完成他的标志性动作——抬起右眉。最终,经过工程师的努力,达到了皮得所要求的“实时同步”。新的虚拟皮得已经可以用声音、嘴唇和表情都协同,可以表达同现实中的皮得相同的情感;

3.jpg

使用动作捕捉技术来记录情绪

而第三步便是如何让彼得自由的输出想法,皮得找到了帮助过史帝芬·霍金博士的Lama Nachman来负责,同样使用眼球追踪技术来实现字母的选择和输入,但是由于霍金博士的需求同皮得不太一样(霍金更加要求准确性,而彼得则希望于人工智能的接入能不能给他带来什么惊喜体验),因此在皮得的输入系统中,植入了一个可以不断学习他说话习惯的人工智能,最大化得使得皮得的交流顺畅。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皮得获得了借助虚拟形象来表达自己情绪的能力,并且能够说话和笑了。同霍金博士一样,彼得的轮椅前有一个屏幕,他可以通过它操控整个系统,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彼得的伴侣后来开玩笑地说,“怎么觉得家里有三个人。”

4.jpg

而到了最后一步,便是要完成一个史无前例的手术计划,这个计划不止对于彼得,对于整个人类来说,都意义重大,但是鉴于医学伦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医疗团队愿意接受一个如此激进的手术,后来手术终于在2018年7月10日完成了,整个过程历经3小时40分钟,在这期间,他接受了多项改造手术,包括胃和膀胱造口以及全喉切除等,这些手术去除了危及他生命的某些生理功能,并引入了机器来替代他身体的器官,如将一条导管直接插入他的胃中以输送营养物质;一条导管与膀胱连接以排出尿液;一条导管与结肠相连以负责处理他的排泄物。而这个手术的医学论文后来也被选为2019年牛津年度医学病例报告,这将成为对于整个人类的一次里程牌式的尝试。对此,皮得本人也兴奋的表示:“我打算做一只人类小白鼠!这就像是一次科学实验,不管手术结果好坏,我们都能从中学到东西,并在下一次做得更好。”至此“皮得1.0”正式上线。

时间来到了2019年,彼得为了预防呛咳意外事故,提前接受了全喉切除手术,通过医生将食道和气管分开,接入了一条新管子以维持呼吸。彼得在完成手术一个月后,在社交网络上宣布:“彼得 2.0 已上线!“这是他已经成了一个真正的赛博格。

5.jpg

彼得 2.0 已上线

面对如此重大的科学事件,记者争相采访,对彼得进行了全面的报导,他们向彼得询问赛博格化的意义,而彼得的发生器械中,缓缓说出一句话:“我想为每个人重新定义被困在自己身体里的意义,这不仅仅和相关,也和人类残疾息息相关,无论是事故、疾病、遗传还是老年痴呆,都有权力追逐自己的幸福。”

皮得的结局各位读者已经知晓,他虽不像霍金博士那样“幸运”,但他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一直活到了2022年,打破了医生做出的只剩两年生命的预言。在这一年,他的愈发严重,身体的机能也在逐渐下降。6月,彼得的身体不堪重负,即便是体内的半机械也无法拯救他逐渐模糊的意识,就这样世界第一位真正的赛博格彼得·斯科特·摩根去世了,享年65岁。

6.jpg

皮得的故事像是一首关于勇气的诗歌,让我们在如今这个时代停下来思考科技进步的意义。虽然成为赛博格后,彼得的生命只从两年延长到了四年多,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成为赛博格就是“不划算”的尝试,他的勇敢尝试,让更多的像皮得一样的渐冻症患者看到了希望。这也让我们看到了科技进步除了能改善生活、提高生产效率之外的一层重要意义——赋予希望。彼得希望将自己作为实验对象,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残疾的看法,为全球所有极度残疾人和所谓的绝症患者“点亮一盏不灭的希望灯塔,引导他们走出黑暗”。

“我们有权利选择想要的生活,即便身患残疾,也是如此”。——彼得·斯科特·摩根




关键词: 赛博格 义体 渐冻症

评论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