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测试测量 > 设计应用 > A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介绍

A型现代行波故障测距原理介绍

作者:时间:2012-03-30来源:网络收藏

3 实测故障分析
3.1 本端和对端母线均为第1类母线
1997年12月14日2时17分49秒,甘肃天水供电局所管辖的330 kV陇马线(全长311 km)发生A相接地故障,其中陇西侧含故障线路在内同母线上3条线路的故障相电流暂态故障分量波形如图1所示。显然,本端母线为第1类母线。在故障线路上,来自故障方向浪涌引起的第2个波头分量与初始波头分量始终具有相反的极性,因而必为对端母线反射波所引起,而且对端母线也是第1类母线,从而可以直接获得扩展和综合模式下的测距结果为75.8 km,如图1(a)所示。标准模式下的测距结果可以间接获得(本例中难以直接获得),它应该等于故障线路实际导线长度与扩展或综合模式下测距结果之差值,并且可以近似表示为(km)。从故障线路电流暂态分量波形中可以发现,在对应于该近似测距结果的位置并不存在暂态波头分量,但在其邻域内距离本端235.6 km处存在由来自故障方向浪涌所引起的暂态波头分量,如图1(b)所示,从而可以将标准模式下的测距结果修正为235.6 km。实际故障点位于距本端(235~236)km处。在本例中,对端母线反射波先于故障点反射波到达本端测量点,因而故障点位于线路中点以外(靠近对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4179.htm


2002年4月5日14时33分7秒,黑龙江绥化电业局所管辖的220 kV康绥甲线(全长64.3 km)发生B相接地故障,其中康金侧含故障线路在内同母线上3条线路的故障相电流暂态故障分量波形如图2所示。故障线路两端母线都连接有多条其它线路,故两端母线均为第1类母线。在故障线路上,来自故障方向浪涌引起的第2个波头分量与初始波头分量始终具有相同的极性,因而必为故障点反射波所引起,从而可以直接获得标准和综合模式下的测距结果为27.4 km,如图2(a)所示。在故障线路上,来自故障方向行波浪涌引起的第3个波头分量(叠加在暂态波形的第2个暂态分量上)与初始波头分量始终具有相反的极性,因而必为线路对端母线反射波所引起,从而可以直接获得扩展模式下的测距结果为36.9 km,如图2(b)所示。实际故障点位于距对端37 km处。在本例中,故障点反射波先于对端母线反射波到达本端测量点,因而故障点位于线路中点以内(靠近本端)。


3.2 本端和对端母线分别为第1类和第2类母线
1997年10月2日13时46分47秒,山东德州电业局所管辖的110 kV临禹线(全长43 km)发生B相接地故障,其中临邑侧含故障线路在内同母线上3条线路的故障相电流暂态故障分量波形如图3所示,可见该波形较为复杂。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故障距离为26.9 km处存在由来自故障方向行波浪涌引起的波头分量,其初始极性与故障初始波头分量的极性相反,但二者很快变为同极性,因而必为线路对端母线反射波所引起,而且对端母线必为第2类母线,从而可以直接获得扩展模式下的测距结果为26.9 km,如图3(a)所示。标准和综合模式下的测距结果可以间接获得,并且近似为(km)。从故障线路电流暂态分量波形中可以发现,在对应于该近似位置的邻域内距离本端16.5 km处存在由来自故障方向行波浪涌所引起的暂态波头分量,如图3(b)所示,从而可以将标准和综合模式下的测距结果修正为16.5 km。实际故障点位于距本端16 km处(线路中点以内)。



关键词: 行波 故障测距 原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