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分布式组件的监测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分布式组件的监测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时间:2009-10-19来源:网络收藏

系统中采用的模块化:每项功能设计成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每一部分模块都是一个独立运行的程序,模块与模块之间各自预留接口,通过调用接口的方式相互调用。这就要求每个模块有自己独立的参数、变量和过程;各个模块的功能不重复,每个业务功能可以重复调用。模块化设计的优点:利于开发分工、减少程序的开销、提高代码使用效率等。

用户功能界面主要是由用户登陆模块、任务管理模块、命令控制模块、测量参数设置模块、数据显示及分析模块等组成。每一个独立的模块充分利用面向对象中类的思想来开发设计。在进行程序开发阶段,分别对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开发、测试,和完善各项具体功能。当进行整体规划的时候,就像堆砌房子一样,调用一个一个的模块,组成一个漂亮、实用、且可随意变形的“房子”。

3.2 中间层设计

中间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层,主要负责命令数据流的管理和设备管理与用户管理。其中数据流的管理包括:数据的分发与管理、命令的排队管理与分发、数据的分发与管理。

主要的数据流为数据请求过程:

(1)通过参数面板选择测量参数,通过命令面板选择功能操作,将命令直接编译成设备认识的、能直接操作的二进制流,递交给通讯服务程序;

(2)通讯服务程序将数据传输到对应的站数据管理服务程序(加到中间层队列中);

(3)数据管理服务程序将命令数据流发送到对应的设备驱动服务程序;

(4)设备得到的监测结果返回到数据管理服务程序;

(5)数据管理服务程序将监测结果数据自动转换成标准数据格式,递交给通讯服务程序;

(6)网络通讯服务程序将结果数据返回给用户界面;

(7)用户界面将数据显示出来或通过存储过程保存到数据库。

整个数据请求过程类似于“写信→寄信→回信”过程。首先用户界面按设备认识的格式写好“信和信封”,然后通过中间层“寄”给设备,中间层将设备的“回信”转换成标准格式返回给用户界面。

3.3 设备底层设计

底层设备以DCOM形式封装,各设备间独立运行。一旦设备出现意外问题诎口死机或断网等,不影响其他设备工作。设备底层的开发主要包括两部分:设备与中间层的DLL接口程序;设备的DCOM封装。设备与中间层的接口程序:当加入新设备时,中间层程序不需要编译,只需在底层的DLL中加入新的设备信息;底层DLL负责将上层命令翻译成底层DCOM能够识别的命令格式。

整个系统软件分为五个部分的内容,即:

(1)用户界面,他是瘦客户端,可以安装在需要监测的任意计算机上。

(2)登录服务程序,安装在监测中心的监测服务器上。

(3)数据流管理程序,也可称中间层。包括数据管理服务程序和状态管理服务程序,安装在监测站的监测服务器上。

(4)设备驱动服务程序。

(5)网络通讯服务程序,安装在需要远程访问的任意计算机上。

设计,使软件的各个部分可以完全独立来封装,形成一个可独立运行的程序,使软件的各部分可以运行于不同的计算机。这样可以缩短设备的启动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减少CPU占用率,可以使各软件功能之间、各设备之间完全独立。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