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手机与无线通信 > 设计应用 > 基于IPv6组播的M―FHMIPv6切换技术

基于IPv6组播的M―FHMIPv6切换技术

作者:时间:2012-08-10来源:网络收藏

(1)当移动节点MN检测到L2链路层触发信息时,预知道要进入新的网络,于是发送路由请求代理RtSolPr给原先接入的路由器OAR,告知它要进行
(2)OAR收到路由请求代理RtSolPr后,发送一个路由代理公告PrRtAdv给移动节点MN,MN收到该公告后,即可获得其在新子网的转交地址CoA;
(3)MN得到CoA后,立即至组播模式,并发送快速绑定更新FBU消息给通信节点CN,该消息中包含了MN的组播地址;
(4)CN收到FBU后,也快速至组播模式,并发送PIM注册消息给OAR,以组建组播网,然后快速发送绑定更新确认FBA给MN;
(5)NAR和PAR加入组播网,为CN传递数据给MN;
(6)因为此时数据已经通过组播网传输,OAR发送切换发起HI消息给NAR,NAR收到后便进行正常的DAD重复地址检测,完成后则发送切换消息HACK给OAR;
(7)OAR收到HACK后,发送一个快速绑定确认消息FBACK给节点MN和NAR,需要注意的是,这里不需要再建立OAR与NAR的双向隧道以传递数据,因为数据一直在通过组播网传递给MN;
(8)因为传统的DAD检测和切换工作已经完成,MN发送一个MLD的组播侦听者完成消息给当前接入的NAR,NAR通过PIM-SM协议进行剪枝操作,从而使所有节点和路由器都恢复到单播状态,此后,CN开始向NAR和MN传递数据。

3 M-切换性能分析
3.1 快速分层切换切换性能分析
图2所示是切换延迟时间图。从图2可以看出,FHMIPv6的平均延迟时间为:
TFHMIPv6=TFBU+THI+TDAD+THACK+TBACK+TL2+TFNA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54174.htm

b.JPG


3.2 IPv6组播的M—FHMIPv6切换性能分析
IPv6组播的M—FHMIPv6切换延迟时间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得到,M—FHMIPv6的平均延时为:
TM-FHMIPv6=TMulticast+TL2+TMLD

e.JPG


理论分析证明,M—FHMIPv6虽然在切换过程增加了组播组的构建过程,但能有效减少DAD检测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交互的延迟。

4 M—FHMIPv6切换的仿真结果分析
4.1 M—FHMIPv6切换仿真实验
M-FHMIPv6切换技术仿真实验所建立的仿真模拟环境为:VMware,Workstation+Fedora+ns-allinone-2.33+noah+FHMIP1.3.1。
仿真实验的拓扑结构设置有8个节点,MAC层采用802.11MAc协议,有线网络带宽与延时设置为100 Mb/s,10 ms,无线网络带宽与延时设置为1 Mb/s,2 ms。整个实验持续80 s,第5.0 s时,CN开始以10 ms的间隔发送512字节的TCP分组到MN。PAR与NAR之间设置距离为30 m,无线路由覆盖距离设置为40 m,于是,NAR与PAR之间的重叠覆盖范围为10 m。第10 s时,MN开始以1 m/s的恒定速度由位置(85,136)移动到(155,136),预计在第40 s左右时,由于MN快超出PAR的无线覆盖范围而进入NAR的范围,于是需要发生切换。第80 s时,MN到达终点,实验过程结束。
4.2 仿真结果分析
通过运行仿真软件所得到的FHMIPv6和M—FHMIPv6切换过程如图4所示。

f.JPG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