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EEPW首页 > 元件/连接器 > 连接器 > 本分的富士康:台资企业如何成内地楷模

本分的富士康:台资企业如何成内地楷模

作者:时间:2010-01-27来源:中国经营报收藏

  同为1985年起跑的企业中,郭台铭的从某种意义上是内地企业的榜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05575.htm

  如果不是2006年的“血汗工厂质疑”风波,郭台铭和还在公众的视线外“闷声发大财”。

  这家1985年创立,几乎不做广告的公司,2009年仅其在内地的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营业收入就达1927.75亿元人民币,高居广东省企业100强的榜首,超过中国平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400多亿元。

  其实,这只是一家很本分但绝不安分的企业。

  把空机壳慢慢填满

  1985年,郭台铭给自己的创了一个品牌“FOXCONN”,这就是“”。“FOX”代表模具Foxcavary,“CONN”代表。但是也有人说“FOX”代表英语中“狐狸”,而郭台铭生肖属“虎”,台湾一本写郭台铭的书就起名《狐与虎》。

  1988年10月,深圳西乡崩山脚下的一栋新厂房前,郭台铭向新招来的150名大陆员工训话:“富士康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企业。”

  下面的员工偷偷地笑:“这个老板真能吹牛”。

  郭台铭在大陆设立的这家工厂叫“富士康海洋精密接插件厂”,所谓接插件又叫电脑

  1996年,富士康在连接器之后开始做电脑机壳的时候,有很多人不明白:在电脑所有的零配件产品当中,机壳是一个最不起眼、最没有科技含量的产品了,为什么大张旗鼓地进军这个产品?

  接到苹果的第一份电脑机壳订单,郭台铭来到深圳龙华看土地,他站到高处,对着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土地大手一挥:“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了。”一下子就划下了半个龙华镇。然后,边建厂连出货,一栋栋厂房快速建起,建起一栋就投入生产一栋。

  10多年后,有产业界人士惊讶地描述富士康的龙华厂,这是一个压缩到极点的供应链,称得上是一种革命性做法。在龙华这个“一条龙”的工厂里,流程涵盖了钢板裁切、冲压、成型、烤漆、点焊、组装等,再加上厂外来料,比如电源供应器、软盘机、线材、扩充卡、面板等等。 一层楼生产连接器,一层楼生产主机板,一层楼生产机壳,一层楼组装,一台台电脑从流水线上下来,直接装到停在楼外码头的大货柜车上运走,连仓库都没有。在一栋楼上,复杂的电脑产品就能生产出来并运走。

  直到2001年7月27日,富士康才向外宣布,接到英特尔的P3、P4电脑订单,已经完成了整个电脑系统的生产。接下来,又成立群创公司生产液晶面板显示器,除CPU之外,富士康已经实现了电脑整机生产制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评论


相关推荐

技术专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