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地利微电子公司日前发布新的智能传感器系列,集成包括手势检测和Mobeam条形码仿真技术在内的六大传感器功能。TMG399x产品系列非常适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当今市面上许多其他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非接触式手势控制和显示屏管理。
奥地利微电子开发的手势检测功能利用四个定向二极管来感知反射的红外线能量,然后将该数据转换为物理运动信息,包括速度、方向和距离。
TMG399x手势识别软件目前支持优化的安卓驱动,同时提供可用于高通Snapdragon 6xx和8xx处理器系列上的ADSP的库文
- 关键字:
奥地利微电子 传感器 TMG399x LED 201501
- 恩智浦半导体(NXP)不久前推出LPC54100系列微控制器(MCU),这是超低功耗“始终开启”传感器处理方面的重大突破。因为LPC54100系列仅需3µA的极小电流即可实现持续传感器监听,这对始终开启的应用至关重要。作为传感器应用领域的首创功能,该系列产品的非对称双核架构实现了工作状态下可裁减的功耗/性能,让开发人员能够使用Cortex-M0+内核(55 μA/MHz的)来处理传感器数据采集、整合和外部通信,从而优化能效,或者使用Cortex-M4F内核(1
- 关键字:
恩智浦 LPC54100 传感器 201501
- 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始供应Maxim Integrated最新推出的MAX14836 24V双路输出传感器收发器。该器件为传感器驱动器,能够通过双24V输出驱动两个传感器,这两个输出均可配置为推挽式、高边或低边工作模式。该器件还具有丰富的故障检测和报告功能以及两个片上线性稳压器。此新型传感器收发器旨在用于需要传感器监测的工业应用。
Mouser分销的Maxim Integrated MAX14836 24V双路输出传感器收发器允许两个传感器与目标微控制器通
- 关键字:
贸泽电子 MAX14836 传感器
-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 成功鉴定性能并展示首款功能全面的层叠式CMOS图像传感器。相比传统的单片非层叠式设计,这传感器的裸片占用空间更少、像素表现更高及功耗更佳。这技术已成功实现及性能被鉴定于1.1微米(µm)像素的测试芯片,并将于本年稍以产品形式推出。
传统采用单片基板工艺的传感器设计需要单独的裸片区以支持像素阵列和辅助电路。有了3D层叠技术,像素阵列和辅助电路可放在不同基板上分开制作,然后通过硅穿孔技术(TSV)堆叠连接。这样,像素阵列就
- 关键字:
安森美 传感器
- 物联网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网络,试图将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都联接起来,势必要受到前所未有的阻碍。这些阻碍包括人们对隐私的担忧,物联网中数据的所有权问题以及物联网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的频谱利用问题等。
- 关键字:
物联网 wifi 传感器
- 市场研究机构IHS的最新报告指出,2015年将是环境感测器起飞的一年,主要推动因素是可监测空气品质的气体感测器,而日益恶化的空气品质正是亚洲许多国家所头痛的问题。
IHS 的感测器市场分析师Jeremy Bouchaud表示,该机构预期中国智慧型手机制造商将率先在产品中采用空气品质感测器;在IHS对智慧型手机厂商的探访中,中国业者对空气品质感测器展现的兴趣最高:“中国智慧型手机业者在采用新MEMS技术方面,变得比西方与韩国竞争对手更勇于尝试。”最近中兴(ZTE)在产品中采
- 关键字:
传感器 MEMS 三星
- 推动高能效创新的安森美半导体(ON Semiconductor) 推出新一代1,300万像素(MP)图像传感器AR1335,扩充其宽广的图像产品系列。基于先进的1.1微米(μm)像素技术,AR1335确立了灵敏度新基准,量子效率 (QE) 和线性电位井容量也得以显著提升。这图像传感器专为智能手机相机应用而设计,带来近乎数码相机的成像优质体验,同时也针对移动设备优化了功耗和占板空间。
安森美半导体为高性能智能手机传感器开发了创新的 1.1 μm像素技术,先进的像素和颜色滤波阵列 (CF
- 关键字:
安森美 CMOS 传感器
- 过去二十年,PC和手机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现在,当所有人都已联网之后,人们开始思考另一个问题:如何让世界上其它所有的东西也联网。在高通公司高级产品市场经理郭鹏眼里,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将会是手机之外的新增长点。
毋庸置疑,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热点领域和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这一物联网与智能硬件的澎湃浪潮中,“物联网和智能硬件高峰论坛”应运而生。
“物联网和智能硬件高峰论坛”由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主办,于2014年12月12日
- 关键字:
物联网 智能硬件 嵌入式 传感器 201501
- 三星电子联席CEO尹富根今日在CES展会上发表主题演讲,畅谈物联网的未来发展。尹富根在演讲中表示,三星90%的设备,包括所有电视和移动产品将在2017年全部实现联网,五年后所有设备是物联网设备。
展会现场,在展示完经典电影《回到未来》图片幻灯之后,尹富根宣布物联网时代已经开始。“它不是科幻电影,它已经是科学事实。”尹富根说道。
多年来,比尔•盖茨都在CES开幕式发表主题演讲,演讲内容多是展望科技未来,并号召科技行业关注重大问题。同样,尹富根的演讲内容侧重于
- 关键字:
三星 物联网 传感器
-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革新与更迭换代越来越快,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新兴事物在我们的周围拔地而起,红外传感器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天文、气象、军事、工业和民用等众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红外线,实质上是一种电磁辐射波,其波长范围大致在0.78m~1000m频谱范围内,因其是位于可见光中红光以外的光线,故而得名为红外线。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向外部空间以红外线的方式辐射能量。利用红外辐射实现相关物理量测量的传感技术,即为红外传感技术。
美国密歇
- 关键字:
石墨烯 传感器
- 题记
写一季电子笔记的念头由来已久,想了很多,放弃了更多,最终决定提笔码字儿找思路。行文的初衷是借高手之心得,普及电子知识。之所以命名为老王讲堂,是因为现在网上的老王就和小学数学课本里的小明一样,什么事儿都离不开他,是以冒用,请老王们笑纳!
传感器—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翅膀
也许会有同学问,既然是电子讲堂,为何不讲讲电阻、二极管、放大器等知识呢?会讲的,都会讲的。首讲传感器,不是为了说明她多基础,而是为了说明她多重要—这是一个充满各种智能硬件的物联网社会。
- 关键字:
传感器 物联网 智能硬件
- 机器人变得越来越智能。在工厂,工业机器人需要感测到工人的存在,以避免对工人造成伤害。此外,它们还应该能够检测到异常情况,例如可能造成损坏的剧烈震动。服务机器人,无论是守卫仓库或作为远程工作人员的网真装置,都需要进行自主导航。就像我们用天生的感官一样,机器人也需要借助传感器技术使它们变得更智能、使用更安全,同时增加对人类的用途。
MEMS传感器是令人惊奇的小器件,大小仅为几平方毫米,通常包含两个芯片。一个是传感器芯片,通常来说MEMS器件提供运动或压力信息,但它也可以用作磁性固态传感器。另一个芯片
- 关键字:
MEMS 传感器 机器人
- 在将来,我们就可以通过自动贩售机或者大型卖场简单的购入自己需要的传感器,只要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就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知道的数据。
最近,韩国电子通讯研究院就开发了一个平台,该平台可以通过实时搜集用户的传感器数据来进行大数据分析。
智能设备的发展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感到便利。例如,温度、湿度、紫外线、无线电波、辐射盐度、气候、自动售货机消毒、清洁机器人等都可以通过传感器管理,大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通过这一平台,如果使用者搜索盐度,平台就会通过搜索所有盐度传感器的数据
- 关键字:
传感器 可穿戴设备
- 设计了一个自动往返和智能控制的小车。采用MSP430F149为核心芯片,选用双全桥驱动芯片作为小车电机驱动,利用PWM技术动态控制电动机的转速,红外线光电传感器检测标识线,U型红外光电传感器测量路程。MCU判断和处理各种传感器传回的信息,向电机驱动器发出指令,控制小车在往返过程中实现自动加速、限速、减速、刹车、倒车和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行驶时间,行驶路程等相关数据。
智能小车,是一种以汽车电子为背景,涵盖智能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等多学科的科技创意性设计。全国电子大赛和省
- 关键字:
MSP430 PWM 传感器
- 摘要:可穿戴运动监测系统可方便地实现人体的运动姿态检测以及运动功能评估。本系统采用高集成度惯性传感器及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构建体感网,同步采集人体多个部位加速度和角速度信号,实现可穿戴的多节点运动监测。系统可应用于与人体运动功能相关的研究,如帕金森病人运动功能评估等。
引言
本文设计实现了包含5个传感器节点的可穿戴运动监测系统。通过将传感器节点置于被试者的双脚脚踝、双手手腕和腰部,采集人体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角速度等运动信号。此后,将采集到的信号上传至上位机,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与运动功能相关
- 关键字:
体感网 可穿戴运动 传感器 网关节点 ComFlag 201501
tof 传感器介绍
您好,目前还没有人创建词条tof 传感器!
欢迎您创建该词条,阐述对tof 传感器的理解,并与今后在此搜索tof 传感器的朋友们分享。
创建词条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企业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征稿 -
友情链接 -
手机EEPW
Copyright ©2000-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PRODUCT WORLD.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产品世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北京东晓国际技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27778号-2 北京市公安局备案:1101082052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2473